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管网的技术管理第10章
1第十章管网的技术管理2技术管理的内容:建立技术档案;检漏和修漏水管清垢和防腐蚀用户接管的安装,清洗和防冰冻管网事故抢修检修阀门、消火栓、流量计和水表等第十章管网的技术管理3管网养护时需技术资料有:1.管线图,表明管线的直径、位置、埋深,以及阀门、消火栓等的布置,用户接管的直径和位置等。2.管线过河、过铁路和公路的构造详图。3.阀门和消火栓的记录卡,包括安装年月、地点、口径、型号、检修记录等。4.竣工记录和竣工图。10.1管网技术资料第十章管网的技术管理4检漏是管线管理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减少漏水量既可降低给水成本,也等于新辟水源,经济意义是很大的。10.2检漏一、意义第十章管网的技术管理51.因水管质量差或使用期长而破损。2.由于管线接头不密实或基础不平整引起的损坏。3.因使用不当例如阀门关闭过快产生的水锤以致破坏管线。4.因阀门锈蚀、阀门磨损或污物嵌住无法关紧等,都会导致漏水。二、引起漏水的原因第十章管网的技术管理6实地观察法是从地面上观察漏水迹象。听漏法使用最久,所用工具为一根听漏棒,使用时棒一端放在地面、阀门或消火栓上,即可从棒的另一端听到漏水声。分区检漏时用水表测出漏水地点和漏水量。方法是把整个给水管网分成小区,凡是和其他地区相通的阀门全部关闭,小区内暂停用水,然后开启装有水表的一条进水管上的阀门,使小区进水。如小区内的管网漏水,水表指针将会转动,由此可读出漏水量。水表装在直径为10~20mm的旁通管上。查明小区内管网漏水后,可按需要再分成更小的区,用同样方法测定漏水量。这样逐步缩小范围,最后还须结合听漏法找出漏水的地点。三、检漏的方法第十章管网的技术管理7由于输水水质、水管材料、流速等因素,水管内壁会逐渐腐蚀而增加阻力,水头损失逐步增长,输水能力随之下降,水质下降。除了新敷设的管线内壁事先采用水泥砂浆和环氧树脂内衬外,对已埋地敷设的管线则有计划地进行清洗涂衬。10.3管网的清洗第十章管网的技术管理8清洗简便,水管中无需放入特殊的工具。操作费用比刮管法、化学酸洗法低工作进度较其他方法迅速。用水流或气-水冲洗并不会破坏水管内壁的沥青涂层或水泥砂浆涂层。10.3管网的清洗一、水力清洗第十章管网的技术管理坚硬的积垢须用刮管法清除。刮管法的优点是工作条件较好,刮管速度快。缺点是刮管器和管壁的摩擦力很大,往返拖拉相当费力,并且管线不易刮净。二、刮管法9为了保持管网的正常水质,可采取以下措施:•通过给水栓、消火栓和放水管,定期放去管网中的部分“死水”,并借此清洗水管。•长期未用的管线或管线尽端,在恢复使用时必须冲洗干净。•管线延伸过长时,应在管网中途加氯,以提高管网边缘地区的剩余氯量,防止细菌繁殖。•定期清管、刮管和衬涂水管内壁,以保证管线输水能力不致下降。•无论在新敷管线竣工后,或旧管线检修后均应冲洗消毒。10.4维持管网水质第十章管网的技术管理10第十章管网的发展方向10.5给水管网系统信息化管理给水管网的工况特点给水管网的工况特点¾动态的、时变的¾流量、流速不均匀¾工况复杂¾附件多¾管材种类多¾敷设年代不同¾管网拓扑结构复杂¾是一个庞大的管式反应器11给水管网存在的问题给水管网存在的问题¾电耗多¾漏失多¾事故多¾管网水质受到二次污染¾人为的经验型管理¾难以实现科学管理12实现科学化管理必须实现数字化管网,实现科学化管理必须实现数字化管网,把供水企业办成把供水企业办成““节约型节约型””供水企业,用供水企业,用科学指导生产科学指导生产数字化管网建设的必要性13¾各个公司都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的基础¾GIS的应用可视化+空间分析GIS——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¾GPS的应用做到管线、阀门的定位,变成可视化的管网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¾SCADA系统的应用实时传递管网数据信息数字化管网建设的可行性14水流方向WNW工作站计算分析供水路径运行负荷供水趋势等水压区域自由水头满足区域压力负荷给出设计方案及控制策略管网数字化的应用应用151.为了管理管网,平时应该积累哪些技术资料?2.如何发现管网漏水部位?3.旧水管如何恢复输水能力?4.保持管网水质可采取什么措施?思考题第十章管网的技术管理
本文标题:管网的技术管理第10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667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