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区别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博学多识、思想深邃的学者。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全世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影响着整个东西方文明。直到今天,他们的教育思想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孔子与苏格拉底相隔近一个世纪,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互不相同,个人生活经历也不尽一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短长,但同时他们的教育思想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共性和差异,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以推动当今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一、均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深信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深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重大作用。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还一直以为是《三字经》……)(《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人们的性情本是相近的,只因为习染的不同,便渐渐相差很远了,从而肯定了人受教育的可能性与教育改变人的作用。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都放在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的基础之上,极力把教育向平民推广。同时,他也意识到人的个别差异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从而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苏格拉底则认为人天生有区别,但教育可以使所有的人都得到改进,人人都必须受教育。他说:“我也看到人们同样地天生彼此有差别,而由于训练便获得很大长进;由此可见,人都一样,天生聪敏的人跟天生拙笨的人一样,谁想在某一门技艺上成为一个值得赞美的人,谁就必须学习和钻研这门技艺。(个人还是赞成后者)”①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提出的“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对当时流行的四种美德:智慧、正义、勇敢、节制都进行了论述,并认为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为什么不是“知识即美德”呢?疑惑ing)他认为,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有了知识,才能有智慧,并能在追求中识别善恶。尽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主张中其知识的内涵是片面的狭窄的,但却可以看得出他所揭示的教育之巨大作用。孔子与苏格拉底在肯定教育作用的基础上,都以培养治国人才作为教育目的,致力于教育为政治服务,以实现其政治理想。孔子弟子子夏所说的“学而优则仕”(这个思想真的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了,即使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人们对金钱的追求达到前所未有的热衷,但是做官是更诱人的吧。毕竟有了权力就代表拥有了一切。这也是中国官员的腐败屡禁不止的文化根源吧)(《论语·子张》)反映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所要培养的“君子”要有四个条件,第一,要有“仁者爱人”的思想境界,“均、和、安”的政治理想;第二,要有“为政以德”的治国兴邦的才能;第三,要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个可能是中国官员最缺失的道德)的节操;第四,要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气度。孔子力争多培养这类高级人才,就是要改善春秋以来“天下无道”的局面,以实现他的理想社会制度。“学而优则仕”恰当的反映了孔子教育服务于政治的思想。(我觉得这个思想很有道理,人民把权力交由国家,那么代表国家执行权力的必须是能是具备相关方面的能力、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学而优则仕”,不仅是中国春秋时代的特产,也是苏格拉底育人的目的。苏格拉底倡导圣贤治国,认为群众缺乏理智和政治能力,治理国家只能依靠那些少数优秀人物。苏格拉底说,“君王和统治者并不是那些拥大权、持王权的人,也不是那些由群众选举出来的人,也不是那些中了签的人,更不是那些用暴力或者凭欺骗手法取得政权的人,而是那些懂得怎样统治的人。”②他的圣贤治国思想后来成为柏拉图哲学教育思想的基础。苏格拉底以培养造就有知识的治国人才为己任,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哲学和教育事业上。他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一大批治国人才。他在答复智者安提丰时说:“是我一个人独自参与政事,还是我专心致志要培养出尽可能多的人来参与政事,使我能够对政治起更大的作用呢?③由此可见,苏格拉底把培养治国人才看成比自己亲身从政更为重要。他认为培养从政人才,实际上是最大的从政。而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其要义是,通过教育去影响执政者,就能很好地去为政治服务,何必亲自去做官呢?可见,东亚、西欧两千多年前的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所倡导的关于从政主张何其相同!二、均践行着“有教无类”的教育改革思想在春秋之前,“学在官府”,教育、学术皆由“官府”世守,那时候的教育是“有类”的。到了春秋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文化下移,下层平民希望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孔子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办学方针。意为,无论地域,无论民族,无论等级,只要是乐于接受教诲的人,孔子都积极地教育他。孔子不分贵贱、贫富、等级招收学生是有史可考的。(呵呵,这是否就是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呢?这应该是宪法中人人拥有受教育权的前身吧)《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其他有关的史料记载的几十个学生,据考证,有贵族家庭出身的南宫敬叔、贫贱家庭出身的子路、颜渊和商人出身的子贡等。其中贫贱出身的占大多数,这是“有教无类”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是鲁国人,他的学生却不限于鲁国,还有来自卫济、晋、陈、宋、楚、吴、秦等国。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是教育对象上的一次革命,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也为华夏族的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各族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同时,一定程度上具有鲜明的教育民主性的色彩。苏格拉底是第一个从雅典人中出身的教育家,是一位不收酬金的义务教育家、知识的无私奉献者。《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7卷第521页载:“他认为政治学的任务就是‘关心所有同一城邦人民的灵魂,使他们达到尽可能的完善。”色诺芬回忆说:“他接待了许多希望听他讲学的人,其中有本国公众,也有外国人,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讲学而向任何人索取过报酬,而是以其丰富的学识,毫不吝惜地向所有的人施教。”④对受教育者他不仅不收取报酬,有时还愿意倒贴钱,最大限度地奖励那些愿领受他的教益的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工作过程中,苏格拉底的教学没有一定的对象,更没有固定的地点场所。他的门人中既有贵族,也有民主派;有本邦人,也有外邦人;有政治家,也有将军。从青年到老人,从富者到穷人,无论是普通的农民,还是手工业者都成了他教育的对象。他教无定所,体育馆、广场、街坊、商店成了自然的教室。这与孔子周游列国时一直在搞教育,走到哪里,教育就办到哪里是一样的。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⑥可以确凿地讲,在教育对象上,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在不同的地域都实行了“有教无类”,造就了一大批贤才、哲人,为东西方文化、学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三、均重视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孔子的教育内容虽包括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两部分,但以道德教育为主。孔子的道德教育主要是讲“仁”和“礼”,但内涵很大,包括:孝、义、忠、恕、勇、信、诚、勤、温、良、恭脸、让、谦、和、宽、敏、惠、直、中庸等。所有这些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仁最基本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一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再进一步是“爱人”,爱一切人,为天下人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苏格拉底的思想是针对当时雅典的道德堕落提出的,德育自然也就成为其教育的主要内容。其道德思想的主要观点是,“道德是一种善”,“知识即道德”,“守法即正义”和“自制是道德的基础”。这与孔子德育思想惊人地相似。孔子几乎把一切知识的教育最终都落实在道德上,一切道德都被孔子看作是最好的学问。苏格拉底所讲的“守法”与孔子的“礼”颇为相似。礼是社会的规章制度。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不学会遵章守法,就不能立于社会。苏格拉底说的“自制”,即自我控制。孔子及其儒家学派,一贯主张“君子必慎其独也”。即自己独处,且有犯错误环境时,也能严格约束自己,决不犯错误。可见,孔子与苏格拉底在道德修养的见解上极为相似。但两者在内容上也有不同。首先,孔子在教学中没有列入宗教科目。《论语·述而》明确指出“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对于中国几千年来教育的非宗教性有着重大的影响;而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中则有较多的宗教色彩。另外,孔子的道德教育是主张修己之后要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与苏格拉底强调的“认识自己”,“首先要关心改善自己的灵魂”⑥也有不同。关于教育内容,还需要提到的是,苏格拉底比较重视身体锻炼。他认为只有经常锻炼身体,才能使自己在平时和战时经得起严寒、酷暑、饥渴、疲劳困顿的考验。他要求人们一方面要尽量向那些知道怎样保持健康的人学习;另一方面每个人自己要一生一世注意:什么食物、什么饮料和什么样的运动对自己有益处,以及怎样利用他们使自己获得健康。实际上,孔子也是十分注重体育锻炼的。他身体健壮,多才多艺,喜歌乐舞,文武兼备。他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教学生。礼、乐、书、数是文,射、御是武。他教文化的场所有杏坛,教武功的场所有射圃。孔子的学生子路就被培养成了大将军。孔子平常教育学生要经常锤炼自己。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胧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即要吃苦,要磨砺自己的意志。但无论如何,孔子远不如苏格拉底更注重健康教育。这有其国家文化背景的影响使然。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还有一个同于孔子的显著特点,即除了政事、道德之外,他还主张学一些天文学、算术、占卜术等等,以拥有广博实用的知识。孔子所传授知识中的“数”即包涵天文、阴阳、算数、占卜术等。《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而喜易,韦编三绝”。但孔子更重视道德、伦理的传授。其实,中国与西欧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两地的统治者所好不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系统,主要不在孔子思想与苏格拉底思想对后世影响的不同。当然,二者是有差异的,但这个差异绝不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四、均能熟用启发式教学首先,他们都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孔子与弟子们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语录。其中,记载了学生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孔子及时而恰当地予以针对性很强的回答。通过这一问一答,启发学生的思维,增进学生的学识。苏格拉底施教时,不是以准备好的现成结论直接传授给对方,而是向对方提出问题,并根据对方的回答不断提出一连串问题,直到对方认识自己的矛盾、错误和无知,自然地达到正确的认识。其次,他们都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孔子所主张的“不愤不启,不徘不发”(《论语·述而)),强调的正是学生的主动思维。他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自我努力,以进入一定的学习状态,然后教师才能因势利导,适时点拨,进而使学生触类旁通。孔子在教学中常常通过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来,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则常常通过一系列机智地安排好的问题去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迫使学生积极思索,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避免了填鸭式的硬性灌输,所着眼的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激发人们自觉去探求知识,其教学方法定名为“产婆术”,便深刻反映了苏格拉底的这一指导思想。再次,他们都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认为只有把学习和思考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所成就。孔子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他一方面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开动脑筋,敢于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也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硬性的注入,而要掌握在学生求知而未知和欲言而未能之时,进行适当的启发,通过“举一反三”来训练和增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与独立思考。苏格拉底同样的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他认为人们所以没有发现和追随正当事理的原因仅仅在于没有审慎地思考。因此,他在教学中注重通过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正确的结论。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影响及他们各自哲学认识论上的差异,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孔子采取的方式是通过交流引导,使学生自悟。苏格拉底则是通过逻辑推理,迫使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知,而后去认识真理。孔子在教学中,或直接回答学生的提问;或采用反诘的方
本文标题: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区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73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