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招教教育学心理学重点总结+试卷(山香)
1招教教育学心理学总结+试卷【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教【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教【沛西·能】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在批判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师,但是教师一定是教育者。教育中诸多矛盾中,【受教育与教育内容】这一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教育功能】:是指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1,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和物等机型、无阶级性,是原始转台下的教育机会均等。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古代中国:夏代已经有了学校的设置(主要有两类“序”“校”)。西周的教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隋唐时期: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人分为四个等级最高的是【婆罗门】即僧侣。婆罗门以家庭教育为主。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书吏)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一大特征。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史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雅典教育目的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斯巴达教育目的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良好总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人文主义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表现:1在教育目标上,反对僧侣主义教育,提出身心和人格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2、在培养对象上,扩大了教育对象,反对体罚和羞辱儿童,强调尊重和爱护儿童。3、在教育内容上,反对“神道”之学,提倡人文之学。4、在教学方法上,破除经院学风,提倡新的教学方法。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近代】。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现代】。【近代社会教育】:1、国家较长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教育世俗化。3、初等教育的普遍实施。4、教育的法制化。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的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教育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微观角度的研究意义):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教育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成萌芽,独立形态,多元化,现代化四个阶段。【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与三隅反,则不复也。【因材施教】--“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教学相长】: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论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苏格拉底】---产婆术亦称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昆体良】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近代史眼科学鼻祖胚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学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夸美纽斯】--1632年《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概述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班级授课制)康德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赫尔巴特】是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在西方教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赫尔巴特教育观点】教学四个阶段: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赫尔巴特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时间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杜威】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区别于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说,他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说。【杜威教育思想】: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生长。3,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4,学校即社会。5,五步探究教学法。/杜威提出“从做中学”【五步探究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那个假设能2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1939年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通过近20年的小学教学改革试验,出版了《教学与发展》一书。他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原则。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理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阐述了他的和谐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论述【杜威的主要思想】: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有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生长3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4学校即社会5五步探究法【教育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的变化发展产生反作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性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经推算,美国1929-1957年教育水平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姓杨、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校园文化】主要有三个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学生文化是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集体气氛、人际关系、行为特点的总体特征。【学生文化】的主要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或【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格赛尔,霍尔等。【环境决定论】或【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佛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性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他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有种系发展决定(复演说)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也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他甚至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呢的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遗传对个体身心发展影响】: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但是遗传素质不决定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王安石的《伤仲永》中的仲永就是个例子。“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说明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它会随着环境、教育的改变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等作用而逐渐发生变化。格赛尔通过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证明他的“成熟势力说”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4,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遗传提供的可能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才能变为现实。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主观能动性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决定主导作用。因为: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从生活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
本文标题:招教教育学心理学重点总结+试卷(山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790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