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 创业之星第二次个人心得
个人心得第九组,程晓飞,2009306202008今天重新开始了一轮,我们的总策略发生了一些变化:放弃上海市场,主攻广州、武汉、成都市场,产品还是以最好的品质型为主,经济性和实惠型为辅。放弃上海的原因是因为开发它只需要一个周期,百分之八十的公司都会去开发,这就导致市场的拥挤。我们策略失误有以下几点:1、在第一季度很盲目的用最差的原料设计品质型产品,不仅没有抢占到多少市场,还使得我们后期不得每次都要为它报价和定上限,但是我们不能再去生产,所以一旦有了订单,我们还没转卖出去的话,我们的交货率就出现问题。2、我们开发成都市场是因为老师说只做四季度,加上它需要开发三次,也就是第四季度才可以去卖货,但是,一旦开发出来,就很少有人和我们去竞争,后来也证明成都市场只有两家公司。而我们的失误也是在这,还是没有提前去看市场分布,得意忘形的以为只有我们一家,所以在第四期雇了4个工人,在打算全部占领成都市场,不仅上限定的很高,价格也都是最高价,然而事与愿违,还有一家公司想法和我们一样,再加上他们的定价比我们低,我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积压了很多商品没有卖出去,这也使得我们之后的资金紧张。3、在第五季度。商品的上限定的太高,导致我们有订单却没货,而整个市场都是货少订单多,我们的订单不能按时交付,被罚了款也被扣了分。在这两次之后,我仔细想了想,我假如再做一次应该怎么操作。在前期市场少,公司多的大前提下,尤其是第一季度只有北京市场,我们简单的按照有450*3=750个市场,20家公司去竞争,平均每家70个订单,而按每个商品均价100元,那么70件商品也就是7000快,我们再来算下成本,一个工人3000工资,销售人员3500,每件商品的成本价格按35,乘以70就是1050,这么算下来,是7550,还没有加上厂房和生产线的成本,我们已经是赔的了,当然,我这么算的只是所有公司的一个平均情况,我想表达的是第一季度我们不管怎么做,都是稳赔的,你假如订单多,定价就肯定得低,定价高订单就肯定少,不管怎么样都是赔。第二季度,由于大批公司都会进入上海市场,所以情况和北京市类似的,所以我的想法是,战略性放弃北京和上海市场。接下来说说每一季度我该做哪些事:第一季度:开发广州、武汉、成都市场,不请工人和销售人员,不生产。第二季度:继续开发市场。租小厂房,购买一根柔性线,因为它有安装周期,购买第三季度产品的原材料,我计划是第三季度广州和武汉市场品质型各200,经济型各150,实惠型各100,。按照这个量去购买有到货周期的原材料。第三季度:由于已经有目标,所以我们要聘请两个工人,两地销售人员各一名,然后继续开发广州市场。还有资格认证。确定第四季度的目标产量:广州和武汉市场总数量不变,可以微调,成都市场三种产品各300,然后去提前购买原材料。这一期价格可以低点,尽量多的抢占市场。第四季度,再招两个工人,和成都的两个销售人员。从银行贷款,因为之后要保持大规模生产。第五季度之后,保持这个数量慢慢增长并抢占市场。这是我的理想做法,因为在前期需求少公司多的大前提下,第三季度才是真正的开始。还有就是我发现在第五季度之后,由于很多公司前期投资太多,浪费太多,导致资金会紧张,从而生产力下降,但是市场越来越多,所以就出现订单多货少的情况,所以,假如我们在第三第四季度做的好的话,我们可以做个大胆的尝试,从第六季度开始,返回去北京和上海市场,扩大生产规模,因为很多公司出现紧急贷款之后无法继续生产,就会放弃很多市场,这么下去我们的公司就一直是良性循环,时间越长竞争力就越大。不过,这都是我个人的想法,还是需要通过实践去验证。嗯,最后还想说明的就是,这个游戏计算很很有必要的,估计市场需求,生产工人的数量,销售人员的量,每个产品数量,原材料的数量,定价,报上限等等,这些都要去计算才能得到,所以,算的越准赚的就越多!
本文标题:创业之星第二次个人心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828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