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育教学技能(开卷)
1教学技能第1章概述1、国内外关于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①活动方式说,这种观点将教育教学技能视为活动方式或动作方式;②行为说,该观点将教育教学技能视为教师的教学行为;③结构说,该观点认为,教育教学技能不是单指教师的教学行为或认知活动方式,而是由二者结构而成的系列;④知识说,当代认知心理学不赞同将技能定义为行为变化,而把技能纳入知识范畴,该理论在对知识的划分和表述上,以一种新的观念和姿态出现,认为知识包括两种,即狭义的知识和广义的知识,狭义的知识即指知识的贮存和提取,而广义的知识,除了知识的贮存和提取外,还包括知识的运用。并对各种观点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和说明。2、教育教学技能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复合性。①从技能的类型来看,是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的结合;②从技能的来源而言,表现为个体的经验和人类经验相结合的结晶;③就技能的形成而言,强调知识与练习的结合;④从技能的熟练而言,通常被视为技能的一大特征。(来说,娴熟的教师可以组织得当,应付自如,但却不能用自动化加以概括。)3、从教学能力与教育教学技能的种属关系来给教育教学技能下定义:教育教学技能系通过练习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规则达成某种学目标的能力。4、关于教育教学技能的几个理念:①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教师要尽力做到以下几点: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学会在教书中育人、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②知识传授与合作探究相结合------;③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相结合;④专业精深与博学多才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第2章大学教学原则—大学教学之道1、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的联系与区别:原则是用来指导方法的,更抽象一些,方法则更具体一些。二者在实际运用中的区分不太容易,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规律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教学原则则是根据教学规律所提出的在教学中所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要求。前者的基本形式应该是(客观)描述的,回答“本是什么”的问题,而后者的基本形式是(主观)祈使的,指明“该怎么做”“该遵循什么要点去做”,也就是说规律是实然性的,而原则是应然性的。3、教学原则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与区别:教学内容与教学原则之间的约束具有双向性。教学内容对原则的制订是有约束性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则要根据教学原则来确定,而不能违反教学原则的要求。4、教学原则的提出和研究是有必要的,这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证。5、衡量教学原则体系科学性的标准:①科学性或相容性;②完备性;③独立性;④简练性。6、大学教学原则体系包括六个原则:①知识结构合理原则,即以专业知识为主体,人文、科学、社会三大类知识合理构成的原则;②“授之以渔”原则,即在教学中教师主要讲述思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的原则;③增强学生参与原则,即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学生留下了思索和想象的空间;④结合研究学习原则,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的区别就在于,知识的学习和接受不再是它唯一的目的,它更肩负着研究、创新的目的,科研是大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和职责,最为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⑤指导自由选择原则,包括专业选择权、课程选择权、教师选择权、活动选择权以及自由评论权;⑥心理协调发展原则,包括知识积累与能力增强的协调发展、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协调发展、智力与心力的协调发展、各基本心力要素的协调。7、对此大学教学原则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评述它的科学性:①相容性;②完备性;③独立性;④简练性。教学原则: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要求。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教学规律:教学内部诸因素间、教学与其它事物间具有本质联系以及教学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基于生成性教学思维理念,人们对于教学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教学内容,系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第3章教学准备——通往成功的阶梯1、教学准备主要表现为备课的基本流程包括五个方面。①了解学生;②钻研教材;③确定教学目标和步骤;④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⑤课程管理的策略。2、了解学生时需要掌握以下内容: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心向;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有的压力和情感。可以倾听以及一种“同情式的理解”来达到对学生的了解。3、钻研教材时在内容上做到不能唯教材论,在内容可有所“增减”,一定要强调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方式可采用集体备课、涉及更广泛的阅读材料等方式来进行。4、确定的目标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确定目标的方式多样:①可在与同行的探讨中形成教学目标;②充分考虑到大学的职业特性、专业特性、理论特性、独立特性、创造特性以及实践特性;③可以用一种设问的方式来编写教学目标;④还可设置一份教学目标自评卷。5、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指导自学法。可通过说课、听课、参考精品课程等方式选择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6、课程管理中①要强调教学材料既便于学生的使用,②也要尽可能适于多媒体化操作;③需要考虑到课程顺序、时间、地点、学生的实际情况;④还要提供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7、开展教学活动之前的意识准备包括:①尽早开始教学准备工作;②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习的基础。尽早赢得学生的尊敬;③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④真诚地对待学生;⑤授课的内容可以结合课堂观察做必要调整。⑥灵活运用教学技能。28、教案的写作部分包括:大学教案的特点:大学教案具有与中小学教案不同的特点,大学教案一般以课题为单位进行设计,而中小学教案一般以课题为单位进行设计。大学教案的作用:大学教案是上好课的前提,具有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反思、总结教学工作的重要作用;大学教案的分类:大学教案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①按照编写教案的详略程度分类,可以分为详细教案和简略教案,②按照现代课程的内容和性质分类,可以分为文化课教案和活动课教案,③按照课的类型分类,可以分为单一课教案和综合课教案,④按照学科的类别分类,可以分为语文教案、数学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等等;大学教案的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即总课题计划和分课时计划。大学教案的形式一般来说主要有两种,即表格式和文字叙述式。3.2教材梳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一般指课时教学目标。大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是灵活性的,在遵循大学不同性质、不同专业等总的教育目的的前提下,可以从多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教学手段:是为了提高教学方法效果而采用的一切器具和设施。大学教学手段可以是媒体现代化的视听工具,专用教室、多媒体等。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学科特点和具体内容、学生实际、教师个性和教学能力等因素。课程管理:学校对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过程的管理。包括:课程生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系统。高等学校的课程是宽泛的。基本上是由各学校、各专业、各教师根据自己专业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来开设。教案:是教师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而设计的教学方案。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分析教材、分析学校现存的教学资源、并对自己的特点、特长进行分析后将所教的知识进行筛选、重组、规划后,再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法相结合的产物。(三)大学教案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包括两部分:1、总课题计划——对整个课题教学的一个整体安排。包括:课题、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等部分。2、分课题计划——将整个课题分为若干节课教学时的每一节课的教案。包括:课题名称、课题时限、教学目的、课堂教学类型、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巩固新课的目的与方式、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与要求。其中,教学过程是主体部分,是对一节课从顺序、时间、内容等构成的安排。一般包括: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板书设计、小结等方面以及其各部分的时间安排。教学设计、案例和教案: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设计。它是课前的一个准备。是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相应的教育媒体,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分析、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教学设计是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的。教案仅是实施教学的计划安排,而教学设计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着眼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够客观地评价和判断教学结果。教学设计更加符合教学规律,容易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教学案例:把教学的内容实例和教学设计意图表现出来就行了。这个例指的是教的内容的“例”,而不是以这堂课作为例。一般是用来交流或者是自我经验积累的。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它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就是生动的故事加精彩的点评。教案: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指导老师上课用的,同时也是备课的依据。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课前预设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总结。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第4章讲授一种永不过时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且并不是一种过时的教学方法,仍然具有存在的价值和理由。讲授能提供最新的知识,能对分散在多种原始资料中的材料进行概括,突出思维的条理,能更清楚地讲解难点,重复要点,并能启发学生理解关键信息的重要意义,同时它还具有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价值。2、选择讲授法的目的不是呈现信息,也不能把学生的学习看做是接受信息,是:①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概貌;②形成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③激发起学生对某个课题的兴趣。3、要上一节成功的讲授课,课前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一〉决定上课内容,在内容的选择上所要遵循的原则是①可以选择将知识联系起来的中心话题或综合性话题,②也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③还可以选择一些比较难的内容;〈二〉准备讲课笔记,准备笔记时尽量不要写出很详尽的讲课稿,不用把所有要讲的都写下来,如果要写的话,可以写个简单的提纲,写上关键词或短语,也可以用一系列问题来做备课笔记,还可以将一些知识点制成卡片,并可以采用很多格式,这会使你做的备课笔记更加清楚,使用起来更加方便。4、成功的讲授课可按以下的方法开展:〈一〉走进课堂前缓解紧张的情绪,可以在课前做深呼吸以放松自己,或在讲课之前听充满活力的音乐,也可以在上课前挤3出15或者30分钟时间安静地看一看自己的讲课笔记;〈二〉上课一开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开场有很多方式,如一个激发学生思考的故事,或指向学生现有认知结构中的空白的问题,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并要注意灵活换用不同的开场方式;〈三〉使用笔记讲课;〈四〉掌握让你的讲课具有吸引力的策略,如①注意讲课节奏、②进行清晰地讲解、③注重直观道具的使用、④根据学生反应随时调整讲授的进程、⑤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⑥讲授中语言使用的注意事项、⑦注意讲授中的非语言表达等。5、高校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讲授方法。常见的讲授法有阐释性讲授以及讲授法的变体,如讲授——演示法,讲授——讨论法等。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讲授课形式,如讲授与案例教学、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的结合:案例教学法,合作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弥补了讲授单调枯燥的缺点。6、结课是一节完整的课的必要组成部分,恰当的结课方式有利于讲课内容的升华提高,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结课要把握好时机及方式。1、教师可以向提出上课时断言的哪些东西是否真实的问题。2、可以向学生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或下次课要讲的课题,要学生找寻资料准好准备等。第5章概念、命题的教学
本文标题:教育教学技能(开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864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