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
“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国务院在“互联网+”重点行动中,提出要探索网络教育新模式。江苏省政府在“智慧江苏”的建设中,也提出要建设智慧教育,探索新的课堂模式。这些都代表了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所说:“世界在变,教育也必须做出改变。”改变的方向是“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应用问题,而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集中表现为“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进而“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要,使教育更加?w现以人为本”。一、新时代确立新目标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为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了活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教育水平的战略抉择。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将网络教育摆在和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创新教学手段。江苏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智慧教育作为智慧江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实施。可以说,教育信息化正迎来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要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按照“深化应用、融合创新”的核心理念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当前,教育部正推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该计划就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开启智能时代教育的新征程。2.0时代的历史使命之一就是要实现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发展向创新发展的转变。对于江苏省来说,“十三五”期间,将紧紧围绕“深化应用、融合创新”这一核心理念,聚焦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优质资源统建共享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融合创新能力以及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大力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其中,提升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能力,就是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育管理、质量监测,及教育评价和教育治理全方位、全过程的创新融合,促进教育理念的变革、教育结构的优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学习方式的转变、管理模式的重建以及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培养大批适应新时代国家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服务于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省建设。二、新时代催生新课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同样要将着力点放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启动了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工作。在全省124所试点学校的大胆探索下,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基本形成了课前课中课后、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有力推动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聚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大力推进智慧课堂建设,探索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理念重塑、价值重建、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推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变革,构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新生态,全面提升教育的内在品质。“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因其具有的前瞻性和创新性,自启动实施以来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该项目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指导,聚焦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学习、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创新,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思路,通过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学科的实践,提炼出可操作、可推广、可发展、可创造的学科课堂教学范式,引领中小学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应该说,它是数字化学习试点工作的有效延伸和拓展,是智慧课堂建设的重要探索和实践。三、新范式构建新生态1.打造新时代的学习环境“互联网+”时代构建了新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富媒体学习资源。强大的学习工具也带来了很多新的学习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大体按三个步骤设计。三个步骤作为一个教学单位,可以是一堂课时间,也可以是一堂课的部分时间,还可以是几堂课时间;可以都在课堂内完成,也可以课内课外结合完成;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组织、自由组合。一是任务情境中的学习。根据学习目标,设计真实的任务情境,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各类学习支架,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二是问题情境中的学习。师生共同提炼核心问题,组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交流讨论,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三是新的任务情境中的学习。从学生兴趣和需求出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在拓展应用中解决新的问题,巩固深化所学。充分利用平台获得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的数据,进行数据支持下的综合评价,及时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2.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范式“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范式是统筹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互联网技术、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科改革要求、学生学习心理等诸多元素融合创新的结果,体现了互联网时代课程、教材、教学、评价改革的大趋势,又力求可操作、可发展、可创造,引领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素养为本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不仅仅是知识点、能力点。二是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学生直接面对知识,主动积极地学习,教师不再是“二传手”,而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三是交互式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是任务驱动的探究性学习,是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四是操作性强而又具有创造的空间。以应用为导向,简明便捷,操作性强,便于大范围推广,引领课堂教学的变革。同时,又具有可发展性、可创造性,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思路和基础。3.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案例17个学科根据以上范式的框架,结合学科特点,分别设计了本学科教学范式,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富有学科特点的表述。基于范式的200多个典型案例和2000多个常态案例,是项目组老师们认真探索的结果,既为教学范式的提炼提供了实践的基础,也是教学范式取得成效的证据。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到新的范式给中小学课堂带来了深刻而又可喜的变化。丰富的教学案例也为范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支持,将成为尝试使用范式的教师们可参考借鉴的资源。4.研发了技术应用平台和资源项目组与互联网企业协同研发了每个学科基于新的范式和案例的学习盒子,以及以学习盒子为中心的学生学习端、教师备课端、课堂互通端、移动教学端一键相通的智能学习系统,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为新范式的大面积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5.逐步形成新的教育生态“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范式的区域实验,给区域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新的范式促进了教育理念的转变,使育人为本的思想得以更好地实现;创造了民主平等的环境,改善了师生关系;变革了教学方式,使技术不再只是支持教师的教甚至进一步控制学生的工具,而是成为支持学生学习的工具,把学生从被动压抑的接受性学习和机械训练中解放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成为常态。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个性化学习的空间,都能有充分交流和自由表现的机会。天宁区的实践证明,新的范式促进了区域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育人模式的转型,逐步形成了新的教育生?B。6.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参加项目工作的几千名教师,在参与项目和学习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显著发展。跟参与项目前相比,教师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技术的应用、教育方法的更新、科研能力的增强、对学科教育的理解、对新时代学生学习能力的认识等方面都大有进步。做项目的过程,既是教师们实验、探索的过程,也是他们发展、提高的过程。教师通过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改变了教学,改变了学习,也改变了自己。7.探索了新范式应用的策略天宁区在组织项目实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经验梳理提炼之后又形成了新的范式应用的策略。从组织领导到专业支持,从基础设施到技术保障,从学校实施到师资培训,从教研组转型到共同体建设,从舆论支持到家长理解,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新范式的应用策略。项目研究主要成果由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结集出版,共4册。其中,《“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是围绕项目进行的思考与探索;《“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有小学、初中各1册,包括每个学科的范式概述、设计思路、实施要点、典型案例等方面的内容;《“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应用指南》是教学范式实施的经验分享与指导。项目组还开发了公众号“江苏互联课堂”和专题网站“江苏互联课堂云”。项目研究的过程性资源、视频资源等其他成果和后续成果,都积累在公众号和专题网站中,与上述4册图书中的内容互为参照补充。“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范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仍有很多有待补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项目组将根据专家论证鉴定的意见,根据一线教师使用的意见和创造的新鲜经验,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促进新范式的广泛运用,促进课堂教学新常态的形成。(责任编辑郭向和)
本文标题:“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104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