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三年级语文能力归结起来可以说是只有四种: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是互相促进、互为因果关系的。简单地说,不会听(倾听),那么他就不会说(表达),不会读,不善于读的人,也肯定不会写(陈述),这样的因果关系,在语文教学界得到广泛的共识。基于此,在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时,首要的是先要让孩子爱读书、会读书,善于体味,并从中汲取有用的东西。下面,就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善于引导,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孩子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于家长和老师的合理引导。兴趣是培养出来的,是一个长期浸润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地刻意的引导,才会有水到渠成的效果。在我家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为他买了小卡片、不怕撕的幼儿书、幼儿画报,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更早地认识这个世界,认识一些自然事物,更重要的是让他接触到书,让带图案的、五彩斑斓的书籍在他认识世界的初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难能想象,一个在幼儿时期没有接触到任何文字图画的书籍,他会在整日的玩耍中产生对书籍的强烈兴趣。当这些亦玩具亦书籍的东西在孩子的脑海中印象之后,可以说,作为幼儿阶段初期的培养就已经开始了。在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正规的管理孩子并不适应,尤其是还很柔弱的小手抓不住笔,却要写什么“aoe,123”等等,尽管孩子对幼儿园的书感兴趣,尤其是朗朗上口的短文,但对写那些无聊的作业却不怎么乐意。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逼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情,而是允许孩子不写家庭作业(当然少不了要与幼儿园老师的沟通),取而代之的是放学回家后,如游戏般地让他给我读儿歌,包括背一些比较上口的长文章,孩子背东西的兴趣非常浓厚,一篇不太长的诗歌三五遍就很熟了。后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又引导他读一些课外书,并刻意为之创设各种读书展示的机会,如新年时家族团聚时的表演、学校组织的读书展示、参与小记者选拔等,为其读书兴趣的培养提供展示的平台。可以说,现在读书对于孩子来说,已成为他每日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乐趣,不但不需要家长的督促,相反有时还要催孩子出去玩一会。二、着力于指导点拨培养孩子读书体味的能力孩子爱读书,固然是件好事,但如果只是泛泛而读,流于兴致,尽管书读了一大堆,结果却无甚效果,这是我们一些家长在培养孩子读书时经常出现的现象。就我个人体会而言,在孩子读书习惯养成中,必须要有家长的点拨指导,必须使孩子读得懂书,能弄懂书中三味,才是真的会读书,才有可能提高写的能力,促进语文能力的综合提高。那么,指导点拨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我个人认为,读书指导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过识字关。轰轰烈烈是我们许多人读书的习惯,尤其是遇到不认识的字,许多人一带而过,图个乐子就可以了。而这恰是应当重视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查生字的过程,本身就是识字的过程,只有将不认识的字清除掉,才能正确地读文、理解、会意、体味。其二是要学会从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词语是文章的构成要素,如果在文中词语尤其是关键词语,不能正确理解,可能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因此,在指导孩子读书时,一定要使其学会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因为一个词语只有放在文章中才起作用,才能真正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而由于文章中词语的关联性,通过上下文词语基本上就能推断出关键词语的意思。在这方面,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必须高度重视,努力甚至刻意去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长此以往,孩子才能养成自能读书,自能体味的能力。其三是培养孩子领会通篇文章情境的能力这是读书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我们为什么一些孩子读书悲痛的地方无忧伤,喜悦的地方无欢快,主要原因是缺乏与文章及作者的共鸣,与作者同呼吸的体悟。具体说,就是对文章的情境不会把握,不能把握。只有理解感情,有了共鸣,还愁不会读,读不好,体会不到吗?体会到了位,那么作为语文中的读还用过多的教导么?其四是要学会体味文章字、句、段、标点的使用所蕴含的感情。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能表达若干种意思乃至于感情,这是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人的共识,也是被生活实践广泛运用着的。我们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就是要培养孩子从字里行间找出东西来,找出蕴含在字时行间的情境、意味乃至好恶感情来。好的文章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就是品尝的过程。从句读开始到语意联系,需要我们着力去培养。培养孩子探究文章的能力,同时也就为写作能力在奠定基础。三、持之以恒养成乐读爱读的习惯读书是一种兴趣,是一种坚持,更是一种习惯使然。几年来,在培养孩子读书方面我觉得只有持之以恒地做,充分利用好家庭这一有利环境,利用父母对孩子的自然的影响力,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一是家长首先要做个读书人。长期以来,我养成了每有空闲总是抄起一本书来看的习惯。因此,在这方面,自然而然在家里的时候尤其是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很少放任他看动画片,更多的是与孩子交换着看书。在孩子低年级时,他看拼音版的书,我看小说,然后互相交流,当然大多是让孩子给我讲。到了孩子上小学中高年级时,他看儿童文学,我有时也去看儿童文学,这样,往往一两个小时就在共读中度过了。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也允许他看我的藏书。这样,互相之间就有了更多的交流之处,也便于相机进行一些读书上的点拨。可以说,孩子有了读书的乐趣,那么对于电视上的动画片还是电脑上的游戏也就不那么关注了,或者说是不感兴趣了。因此,要想让孩子读书,父母也要做读书人,无论是干什么工作的,只要你经常端起书来看,带着孩子看,互相交流着看,孩子没有不爱上书的,没有不喜欢读书的。二是要坚持满足孩子在读书方面的需求。读书是需要投入的,伴随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是要家长在这方面投资的。可以说,在为孩子买玩具时我有所选择,而且是有条件的,如学习要求如何,家庭表现如何。三是引导学以致用是读书的用意所在。读书是为积累,积累是为实用。我们不能培养“书虫”“书库”式孩子。在我们引导孩子读书时,就要考虑到是为了实用的,要在读书点拨时加以合理的引导。如下雨了,书中是描写雨是如何的,南方的雨与我们北方的雨是什么样的区别,春雨与秋雨给人感觉又是如何的。通过读书的积累,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样孩子在学习与使用过程中才会得心应手。通过孩子的作文我发现,他从不写那些千篇一律的官话,套话,从很多独特而有新意的描写可以看出是出于对情景的精准观察。因此,读是为了写,更是为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这样的读书才是有用的读书,才是学以致用的读书。总之,几年的实践表明,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以说教来达到目的。孩子各不一样,针对于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与其适用的培养方法,我所列举的是自己的体会及做法,仅供借鉴,如能有所裨益,当是一种荣幸罢。
本文标题: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714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