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XX年中国游戏产业调查报告
12011年中国游戏产业调查报告目录前言3报告术语41、游戏定义及分类42、游戏产业链各环节定义5第1部分中国游戏产业分析81.1中国游戏产业状况81.1.1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81.1.2中国PC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81.1.3中国PC网络游戏带动相关产业增加的收入91.1.4中国游戏产业分析101.2中国客户端网络游戏行业状况231.2.1中国客户端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31.2.2中国客户端网络游戏行业分析261.3中国网页网络游戏行业状况381.3.1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81.3.2中国网页游戏行业分析381.4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分析4521.4.1中国自主研发PC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451.4.2中国自主研发PC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451.4.3中国自主研发PC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分析461.5中国手机网络游戏行业分析501.5.1中国手机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501.5.2中国手机网络游戏行业分析501.6中国PC单机游戏行业分析591.6.1中国PC单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591.6.2中国PC单机游戏行业分析60第2部分中国游戏产业用户构成分析642.1中国PC网络游戏用户642.1.1中国PC网络游戏用户数量642.1.2中国付费PC网络游戏用户数642.2中国PC网络游戏用户性别结构642.2.12011年中国PC大型网络游戏用户性别结构642.2.22011年中国PC小型休闲棋牌网络游戏用户性别结构652.32011年中国PC网络游戏用户年龄结构652.3.12011年中国PC大型网络游戏用户年龄结构652.3.22011年中国PC小型休闲棋牌网络游戏用户年龄结构6632.42011年中国PC网络游戏用户职业结构。672.4.12011年中国PC大型网络游戏用户职业结构672.4.22011年中国PC小型休闲棋牌网络游戏用户职业结构672.52011年中国PC网络游戏用户收入结构。682.5.12011年中国PC大型网络游戏用户收入结构682.5.22011年中国小型休闲棋牌网络游戏用户收入结构692.62011年中国PC网络游戏用户学历结构。702.6.12011年中国PC大型网络游戏用户学历结构702.6.22011年中国小型休闲棋牌网络游戏用户学历结构70第3部分附件71附件一2011年中国游戏产业大事记71前言中国游戏产业调查是在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版协游戏工委(GPC)与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开展的面向整个产业的年度性调查活动。2004年以来,中国版协游戏工委与国际数据公司立足于为企业、专业人士、公众全面了解中国游戏产业提供专业参考资料,专注于深入研究中国游戏产业政策与管理环境、密切跟踪产业发展与创新、科学分析产业现状与趋势,精心组织开展了7次中国游戏产业调查活动。在调查的基础上,2004年至2010年,按年度发表了7部《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基于《中国游戏产调查报告》数据直接来源于游戏企业、游戏消费者,调查范围覆盖中国大陆,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全面反映产业现状,预测发展趋势与实际发展基本相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的专业性、权威性得到广泛认可,被国内外媒体和机构广泛引用,成为游戏专业人士的第一手研究资料,也是企业与公众了解中国游戏产业的重要参考,《中国游戏产业调查报告》成为中国游戏产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游戏产业调查分为游戏企业调查活动和游戏用户调查活动,于2011年11月1日启动,至2011年12月11日截止,历时40天,回收调查问卷总计约170万份。经国际数据公司(IDC)和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科学分析,编撰了《201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国内外关注游戏的研究机构、媒体、企业、公众等,可以从中国游戏产业网()等网站免费下载,参阅《2011年中国4游戏产业报告(摘要版)》及历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摘要版)》;若需要深入研究当下中国游戏产业,可以联系中国版协游戏工委,洽购《201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专业版)》研读。在阅读、下载、洽购中国游戏产业报告过程中,您有任何疑问、建议或意见,请联系中国版协游戏工委,联系人郑南(电话010-52656215/13661273733,Email:zhengnan@cgigc.com.cn\amyunistar@yahoo.com.cn)。中国游戏产业调查工作得到了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得到媒体、游戏企业、游戏消费者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1、游戏定义及分类1-1、电子游戏的定义电子游戏指用户通过PC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终端设备进行游戏的一种娱乐方式,运行于终端设备上的游戏,属于出版物的一类。1-2、电子游戏的分类根据游戏运行平台的不同,电子游戏可以分成三大类:电脑游戏、手机游戏和专用游戏设备游戏。三类游戏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游戏硬件和游戏软件的支持。1-3、电脑(PC)游戏的定义与分类电脑游戏(PCgames)指用户通过在电脑上运行游戏软件与其他用户进行交互游戏的娱乐方式。按照游戏运行对于网络环境的需求状况不同,电脑游戏可以分成PC单机游戏与PC网络游戏两种。PC单机游戏也称电子游戏出版物,指的是以独立的电脑软硬件设备为依托,主要供单人或利用IPX/SPX协议供有限数量的用户在局域网中玩的游戏。按照游戏内容不同,PC单机游戏可以分为动作游戏(ACT)、角色扮演(RPG)、第一人称射击(FPS)、冒险游戏(AVG)、策略游戏(SLG)以及运动游戏(SPT)等类型。PC网络游戏也被称作网络游戏出版物,通常指以PC为游戏平台,互联网络为数据传输介质,必须通过TCP/IP协议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参与的游戏产品,以通过对于游戏中人物角色或者场景的操作实现娱乐、交流为目的的游戏方式。网络游戏有两种存在形式:第一种是必须连接到互联网才能玩,一般这种形式的游戏需要下载相关客户端,连接公司服务器,在联网状态下玩。第二种是安装客户端软件后,既可以通过互联网同其他玩家联机玩,又可以脱网单机玩。根据游戏内容不同,PC网络游戏可以分为大型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大中型休闲网络游戏和棋牌网络游戏三种类型。5大型多人在线游戏(MMOG),该游戏类型英文为MassiveMultiplayerOnlineGame,指以互联网络为传输基础,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进入某个游戏场景进行操作的网络游戏产品;该游戏类型按照游戏操作方式又可以分为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和大型多人在线休闲游戏。大型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使所有的用户都存在于一个大的虚拟世界中,用户可以使用拥有不同特点的角色体验虚拟生活,游戏本身是持续发展的。通常用户创造和操控一个游戏主角,游戏主角通过赢得战斗、完成任务累积一定的经验值(experience)后提升等级,获得金钱和高级装备,同时游戏主角学习到新的魔法和技能,属性(attribute)增强,能力由弱变强,用户融入游戏情节中,视自己角色为游戏故事的一部分。角色的属性通常包括生命(healthpoint;HP)、魔法值(magicpoint;MP)、力量(power)等。《鹿鼎记》、《征途2》等都是市场上比较有名的大型角色扮演类游戏。大中型休闲网络游戏,大都是采用平台竞技方式进行,游戏以“局”的形式存在,每局游戏参与的用户数量相对较少。一局游戏在一段时间内结束,此类游戏以纯粹娱乐为主,不强调剧情。通常游戏用户不需要为玩游戏而付费,但游戏中的虚拟物品需要花钱购买。此类游戏主要包括休闲竞技类(可联机对战的休闲游戏,如《泡泡堂》、《QQ堂》等)、体育竞技类(以体育竞技为题材的游戏,如《LOL英雄联盟》、《穿越火线》等)、音乐舞蹈类(如《劲乐团》、《QQ炫舞》等)。棋牌类休闲游戏,与平台对战网络游戏类似,该种游戏也以平台为基础,区别在于棋牌类游戏往往从平台自身下载,无需单机游戏支持,内容也多以棋牌等小型互动游戏为主。根据著作权主体不同,网络游戏分为自主研发游戏和引进游戏两种。根据游戏提供形式不同,PC网络游戏分为客户端网络游戏和网页游戏两种类型。客户端网络游戏,指的是需要在电脑上安装游戏客户端软件才能运行的游戏。目前客户端游戏主要有角色扮演类游戏和休闲网络游戏。网页游戏,指的是用户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浏览器玩的网络游戏,它不需要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目前网页游戏主要有策略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1-2、手机游戏的定义与分类手机游戏:指以手机为运行平台的游戏方式。按照游戏呈现形式,手机游戏可分为短信游戏、Wap游戏、嵌入式游戏、Java游戏和Brew游戏;按照游戏模式不同,可将其分为单机游戏与网络游戏。1-3、专用游戏设备游戏的定义与分类专用游戏设备游戏是指以专为游戏设计的计算机设备为运行平台的游戏方式,此类设备包括商用游戏机游戏(Arcade)、电视游戏机游戏(GameConsole)和掌机游戏(Handheldgameconsole)三种类型。62、游戏产业链各环节定义网络游戏用户,如无特殊说明,本报告用户规模指2011年平均每月至少使用过一次大型多人在线网络游戏(MMOG)产品的用户。网络游戏用户一定是互联网用户,网络游戏用户中部分为付费用户,其他为免费用户。互联网出版机构,指经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电信管理机构批准,从事互联网出版业务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网络游戏开发商,开发网络游戏的厂商,如国产原创网络游戏的开发商等。也有些网络游戏开发商同时是网络游戏出版运营商,如盛大、网易等。IDC(internetdatacenter)提供商,为游戏出版运营商提供服务器托管、带宽租用、服务器租用等IDC服务的厂商,如天府热线、北京电报局、世纪互联等。电信运营商,提供基础电信业务的公司,如中国电信及各地分公司、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目前已有很多电信公司同网络游戏出版运营公司合作或单独成立公司运营网络游戏,如四川电信、上海热线、深圳电信、重庆电信等。网络游戏开发公司或团队(仅限于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调查),包括有1款或以上自主开发的网络游戏,处于开发阶段的网络游戏至少已达到演示阶段;独立的程序或美工外包公司需有1款或1款以上成功合作案例,该案例所涉及的产品应至少达到可演示阶段。手机网络游戏开发公司和单纯运作web网络游戏开发、运营的公司暂不列入网络游戏开发公司或团队调查范围。网络游戏开发公司或团队(仅限于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调查)所处地区划分如下:北京地区:北京上海地区:上海江浙地区:杭州、苏州福建地区:福州、厦门广东地区:广州、深圳、珠海川渝地区:成都、重庆其他地区:西安、武汉7游戏出版市场,本报告所定义的游戏出版市场有两种衡量尺度:游戏用户数和正式履行过完备出版手续,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的正式出版游戏的市场销售收入。游戏用户数是指互不重叠的、在一年中每月至少玩一次游戏的用户总数量。出版游戏市场销售收入是以货币衡量的所有付费用户每年玩游戏的直接花费的总和。这里的直接花费是指购买包月卡、点卡、虚拟物品等直接花费,不包括游戏用户的上网费用、电话费用、购买相关软件和资料的费用。直接花费可以通过实卡方式购买,也可以通过虚拟卡(通过网上银行等购买点卡或者包月卡)方式获得。ARPU值,指的是游戏用户每月平均贡献的收益,通常ARPU的计算方法为:ARPU(元/月)=游戏企业月总收入/游戏企业月付费用户数。第1部分中国游戏产业分析1.1中国游戏产业状况1.1.1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011年中国游戏市场(包括PC网络游戏市场、手机网络游戏市场、PC单机游戏市场等)实际销售收入446.1亿元人民币,比2010年增长了34.0%。数据来源:GPCandIDC,20121.1.2中国PC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82011年,中国PC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包括了客户端网游、网页游戏、社交游戏及游戏平台的市场销售额)为428.5亿元人民币,比2010年增长了32.4%。预计2016年中国PC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
本文标题:XX年中国游戏产业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72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