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PPT33页)
中国科举制度一、科举之前的选人制度(一)春秋战国以前世卿世禄制血统世袭(二)春秋战国时期客卿制:从下层军士和平民中选官(三)汉代察举制征辟制1、察举高级官员考察推荐人才出来做官公卿、列侯、太守有资格察举人才策问对策察举科目:贤良方正秀才孝廉明经“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2、征辟皇帝或高级官员直接聘请有名望的人做官任子制:两千石以上官员任职满三年后保举子弟出任郎官(四)魏晋南北朝主要采用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中国的科举制度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元朝-----科举制度的中落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清朝-----科举制度的终结A原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隋炀帝科举制度正式创立隋文帝“分科举人”(一)科举制度创立的背景开设进士科B隋朝统一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二)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隋文帝于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诏令了“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斡济二科举人”的分科科举制度。隋炀帝时,又扩大了分科范围,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科举制度从此开创。1、生源和考试手续(1)生源:“生徒”和“乡贡”。(2)手续:经学校或地方长官考核送礼部参加考试,再经吏部复试后授官。乡试(地方)-省试(尚书省礼部)-吏部试2、考试的类型和科目:类型主要是常科和制科;科目主要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6科3、考试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等6种帖经墨义(三)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唐代的科考,分为常科和制科。每年按例举行的分科考称为常科,而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则称制科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为乡贡。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我国最早的殿试,为唐武则天载初元年(689年)二月。据《通典》载录:“策问贡人于洛载殿,数日方了。”只不过,唐代的殿试还没有成为制度。唐代的制科是由皇帝特别召集一些知名人士举行的考试科目。制科名目繁多。(四)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代:科目以进士为重,增加殿试,由皇帝亲策,三年一考。殿试放榜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立。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1)确定殿试制度,皇帝直接控制科举。(2)设置“别头试”,限制考官权力。(3)建立弥封誊录制,防止考官舞弊(4)扩大及第名额。(5)考试周期确定为三年一次。(6)每次考试分三个阶段:乡试--省试--殿试(7)确定殿试之后的待遇。主要流程:宋殿试图告示(五)元朝--科举制度的中落元代的政权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御试三级,每三年一次。元朝统治者把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指西域各部及中亚地区各族人民),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据《元史·选举志》、《续通考·选举》等书的记载统计,元代共举行科举世16次,仅录取进士1135人。汉族儒生想通过科举进入仕途非常困难。使得广大知识分子前途渺茫,被迫放弃学业,以至一时“天下习儒者少”。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可以直接做官。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六)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明代的改革(1)确定“三年大比”制度。(2)考试过程改为四个阶段。(3)考试的手续更为严密。(4)确定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三年大比”制度•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式规定每隔三年,举行一整套自下而上的考试步骤。•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举行乡试,称“秋闱”,•每逢丑、辰、未、戌年的二月举行会试,称“春闱”•这些年头称为“大比之年”。四个阶段的考试过程:•童生试(院试):州县级考试,考中者称为“生员、秀才或相公”,送到省里去参加乡试;•乡试:省级考试,每三年一次,八月举行,称“秋闱”,考中者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发榜图)•会试:中央级考试,在乡试后第二年举行,试期在春季二月,称“春闱”,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进入宫廷参加殿试;•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发榜分为三甲,第一甲的三人,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明清:科举仅进士一科。试卷以写作。明清科举考试院试会试殿试秀才贡士进士一甲:进士及第三甲:同进士出身二甲:进士出身乡试举人乡试发榜(七)清朝--科举制度的终结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清代的科举制度(1)考试科目上,增设了制科和翻译科。(2)对作弊的防范措施更加严密。“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句功名误煞人”中国的科举制度,自隋唐创立之后,由于它在选拔人才方面比以往选官制度都显得公正得多,所以逐渐趋于鼎盛。但由于科举制度本身是以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出发的,故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某些消极因素。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科考内容脱离实际的弊端突显,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越来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遏制了人们创造力的发挥。慈禧根据张之洞等人建议,于1905年宣布:“自丙午科为始,所以乡、会试一律停止。”自此,在我国实行达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结了。二、对科举制度的分析评价(一)积极意义:1、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选士大权归中央政府;相对保证官员素质;思想统一于儒学。2、相对客观公正。3、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的发展。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二)消极影响:1、束缚思想,阻碍学术发展。2、科场舞弊带来虚伪性。3、影响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4、败坏学风、士风、腐蚀士人思想。科举制丝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考成功、金榜提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庸。古今考试制度比较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不同点:项目隋唐科举考试当今学校考试科目设置偏重文科有文科、理科,设置较合理。考试内容偏重经书、诗赋,比较脱离现实。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考试的根本目的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以巩固统治。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选拔人才。
本文标题:中国历代科举制度(PPT33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157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