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初三化学前三单元测试题
1-3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结成冰块的实质都是()A.分子运动速度的改变B.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C.分子的质量减小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B.水分子C.氢离子D.氢原子和氧原子3.“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这句广告词说明了()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间是有间隔的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4.下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B.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C.Na+和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5.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A.硫原子序数B.元素名称C.元素符号D.中子数6.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7、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B.过氧化氢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C.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8、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物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A.2CB.FeC.ND.H29、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D.该微粒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10.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1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1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13..自然界的下列过程或现象中,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A.南极冰川融化B.江河砂石迁移C.地下石油形成D.天上云雨转换14.下列粒子不显电性的是A.质子B.原子核C.电子D.分子1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OB.AlC.FeD.Si1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冷的铁块B.清澈的泉水C.清新的空气D.坚硬的大理石17.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水银B.炭黑C.冰水D.硫磺18.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19.下列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是()A.氮气和氧气常温混合B.氯酸钾加热后熔化C.白糖分散于水中形成糖水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0.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O2B.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2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所瓶中剧烈燃烧D.红磷燃烧后有大量白雾生成23.下列元素符号和名称书写都正确的是()A.炭CB.钠NeC.贡HgD.铝Al二、填空题23、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1)1个汞原子;2)2个二氧化碳分子。3)3个氢氧根离子;4)高锰酸钾24、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1)2个钠离子;2)3个铝原子;3)氢氧根;4)二氧化硫分子。25、正确书写元素符号或者元素名称1)镁2)银3)Zn4)Ar5)钠6)硼26、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1)H、2)2Mg3)S2-4)2Cu27、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显示着不同的含义。写出化学符号中“2”的意义1)2H2)H23)2H+28、(6分,每空2分)根据结构示意图,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微粒:(1)当n=8时是_____,(2)当n=10时是______,(3)当n=11时是_____。29、(5分)某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为,该元素的化学符号为,它形成的离子是(阴、阳)离子。30、(8分)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A~E共有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填序号,下同);(3)表示阴离子的有;(4)表示阳离子的有;(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31、写出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后面的括号中填写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1)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3)红磷在氧气中燃烧:()(4)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ABCDE+n28()三、实验题32、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和收集氧气,他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是(填序号)来制取。用装置E来收集,其原因的,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其反应。(2)通常用如右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气密性检查,如果装置不漏气,可以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松开一段时间后(导管仍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3)若选用C收集氧气,你认为验满的方法是。(4)实验结束拆除装置后,发现试管炸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可能原因,(要求答出两点即可)。33、(5分)如图所示装置能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玻璃管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cm处,在白磷处微热(白磷在温度很低时就能燃烧),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1);(2)活塞先向(“左”或“右”)移动,后向移动。实验结束,恢复到常温后,活塞应停在约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34、(6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如图所示:(1)装置中仪器a名称是。(2)写出上述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3)实验前,必须对该装置进行的操作是(4)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可选用(“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5)该实验中,可回收重复使用的药品是。
本文标题:初三化学前三单元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250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