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千岛湖城市主城区控规
一、规划背景2007年,《淳安千岛湖镇总体规划(2006-2020)》编制完成并审批通过,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要求,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总体规划确定的各类用地和设施进行定位落实,提出建设控制要求,指导城市建设。由于淳安千岛湖镇复杂的地形和敏感的生态条件,以及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因为规划深度和编制时间的限制,在一些用地布局方面已经与城市实际发展不符,尤其是在重大项目的选址上存在偏差,如行政中心,体育中心,文化中心的选址等,需要重新论证。同时,由于本次规划区周边的地区已经或正在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如排岭半岛控规、进贤湾城市设计、青溪新城控规等,需要从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出发,在更深层次上对各类用地和设施进行协调,统一部署,明确分工,使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战略部署得以真正落实。二、用地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主城区,即千岛湖镇中心城区除青溪新城和旅游度假区之外的区域,具体的四至范围为:北至永恒隧道,南至排岭半岛,西沿中心湖区岸线,东至鼓山。规划面积48.30平方公里。三、主要任务中心城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交通拥挤,物质老化,结构和功能性失调、局部城镇风貌欠佳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千岛湖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以及打造“具有滨湖山城特色的生态宜居城镇、国际湖泊旅游度假典范”这一规划目标的提出,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为宽广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心城区的定位与发展战略,结合总体规划的战略目标以及本区块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本次规划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问题:1、老城区的功能疏散。作为县城中心,淳安主要城市功能以及人口都集中在老城区,经过多年发展,城市已出现功能混杂、用地紧张、交通拥堵、局部环境形象不佳等多种问题,需要通过部分城市功能向外疏解来实现老城的更新改造,重塑老城的活力。2、各功能区的开发控制。按照千岛湖的性质定位,千岛湖主要有四大功能定位,即生态宜居千岛湖、观光旅游千岛湖、休闲度假千岛湖、自然景观千岛湖。作为老城区,其主要功能在于生态宜居和休闲度假,因此老城区控规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更新改造以及改造后的土地高效利用,因此如何保护控制、如何开发建设、采用怎样的开发强度、建筑风格和控制指标、达到怎样的效果都是本次规划需重点研究的内容。3、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套。目前老城区的公共设施普遍存在规模偏小、用地紧张、设备陈旧、环境较差的问题,要想扩张用地和规模只能将部分公共设施向外围疏散,而且青溪新城的建设和行政中心的搬迁也必然会引导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在全城范围内重新布局。本次规划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依据总体规划,认清城市未来发展框架,对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套进行全局考虑,并根据人口分布安排老城区的各类设施用地,以满足市民需求。4、生态宜居千岛湖、休闲度假千岛湖的特色体现。千岛湖的山水生态景观和休闲度假的发展是其特色,也是其核心价值所在,所以规划在功能结构、用地布局上要充分保护山水资源、充分利用山水环境,延续城市山水格局;在文化特征、经济发展、建筑形态、设施配套等方面也要遵重特色、体现特色,让老城焕发千岛湖的迷人魅力。四、规划理念1、景观生态可持续千岛湖是国家级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浙江省重要水源保护地,千岛湖的景观生态环境是这个城市的发展之源,因此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要以景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对规划范围内重要的景观生态空间需制定严格的控制开发政策,对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建设用地也要综合考虑发展诉求,合理开发,尤其对景观敏感性高的地块需设定严格的控制指标。2、大疏大密,因地制宜淳安老城区不仅承担了生态宜居功能,沿湖界面以及视觉较好的平缓山坡还是休闲度假的主要功能区,结合生态环境和功能定位,规划宜采取“大疏大密”的规划理念,因地制宜,指导用地布局和开发建设。“大密”是对“大疏”的支撑,生态宜居功能区的高密度高强度开发是为了对休闲度假区更有效的保护;较高密度的集中开发可以降低基础设施投入,提高投资效益;同时,“大疏大密”的建设方式有利于特色化、多样化的环境塑造。3、有机更新,弹性发展有机更新理论主张“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之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讨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弹性发展则主张规划为未来的可能留有余地。淳安老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肌理和特色,规划应避免大拆大建,而应以控制和整治为主,注重其文脉肌理的延续;对于需要拆除重建的地块也应遵循城市风貌特色,合理建设,并与整个城市的建设相融合,注重弹性发展。4、准确定位,适度超前以国际性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和中等城市的规模框架,配置适度超前、滚动实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既可应对发展的不确定性,同时为建设高品质的城市功能和宜居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章专题研究一、城市控规单元划分二、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布局(一)规划结构1、打造“一带、一环、一湾”的环湖开敞空间结构依托千岛湖的锦山秀水景观,分别沿中心湖、城中湖、城东湖打造“一带、一环、一湾”的环湖开敞空间结构,营造千岛湖独具特色的滨水空间界面。公共开敞空间规划布局一带:系指中心湖滨水景观带,是主城区面向中心湖的滨水开敞空间界面,规划形成连续的观湖观岛景观活动空间,充分展示千岛湖的自然“锦山秀水”,并成为由北向南联系旅游、休闲、娱乐、商业等功能的滨水景观带。一环:系指环城中湖的滨水开敞空间,以现代城市滨水景观风貌为特色,连接主城区、鼓山组团和珍珠半岛西侧生态用地,形成反映整体城市面貌的现代滨水景观环线。一湾:系指城东湖滨水开敞空间,充分展示新城滨水景观风貌,连接珍珠半岛行政中心组团和坪山中心组团,形成反映现代新城面貌的滨水景观湾畔。2、营造九大公共活动中心结合千岛湖镇主要功能组团,规划形成老城中心、文化中心、新城行政文化中心、坪山中心、鼓山中心、旅游服务中心、进贤湾中心、排岭中心、秀水广场九个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围绕上述中心安排各类公共开敞空间,使之成为吸引游人和居民聚集活动的场所。(二)分类规划策略规划将千岛湖镇未来应重点发展的公共开敞空间归纳为绿地空间、广场空间、运动空间和特色街区四种类型。1、绿地空间构筑滨水观光游览绿地空间、大型山体公园绿地空间、社区公园绿地空间、度假休闲绿地空间、创意休闲绿地空间组成的绿地空间体系。2、广场空间面向中心湖、城中湖和城东湖各设置一处城市中心广场,分别为千岛湖广场、秀水广场和市民广场。此外,还将规划形成旅游度假广场、商务休闲广场、观光游憩广场三类硬质开敞空间(详见专题)。3、运动空间构筑市民公共运动空间、山体健身公园、休闲度假运动空间三类运动空间。4、特色街(区)规划塑造九处特色街(区),包括老排岭新天地、新安大街、新安南路美食街、里杉柏休闲商业街、秀水街、滨湖路商业街、珍珠半岛水文化长廊、坪山中心商业街、进贤湾旅游休闲街等。其中,老排岭地区是千岛湖镇最具历史特色风貌的地区,规划建设以“百步金阶”为特色的“老排岭新天地”商业休闲步行街区。新安大街现状为人车混行的城市干道,规划逐步将其改造为以步行为主的商业休闲街。三、主城区分区分类控制导则(一)风貌区的划分规划范围内地形复杂、风貌多样,规划根据用地功能属性、风貌特色,以及控制手段和强度的不同,将规划范围分为三类风貌分区:老城特色风貌区、滨湖度假风貌区以及一般城镇风貌区,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和控制强度。■老城特色风貌区主要位于排岭南路两侧,北起鱼味馆,南至湖山公园。本区建筑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中小体量为主,场地处理依山就势,错落有机,反映了城镇建设初期人力物力相对有限的条件下,城镇自然缓慢形成的典型特点,是最能体现千岛湖山地城镇特色的区域。■滨湖度假风貌区主要分布于阳光路和滨湖大道以北的中心湖滨湖度假风貌区、环湖北路和环湖南路之间的城中湖滨湖度假风貌区,以及对湖面景观影响较大的临湖照面山体上若干零散分布的用地。本区景观敏感度高,现状除个别体量较大的建筑群外,以中小体量建筑为主,基本保持自然形态的地形和岸线,是开发压力最大,也是对建设作为“国际旅游度假胜地”的千岛湖影响最大的区域。■一般城镇风貌区是指以上两个风貌分区之外的其他区域。本区包括多处大型居住区和开发区,现状建筑多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地形处理较为粗放,反映了城市快速发展时期片状推进、大规模开发的典型特征。(二)控制分类规划在风貌区划分的基础上,通过五个方面,实现对景观风貌的简单有效的控制,作为确定各具体地块规划设计条件的指导。分别为:建筑单体体量(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建筑风格与色彩、场地处理方式、建筑退界要求。本次规划首次通过实证调研的方法对以上五类控制指标进行量化研究,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四、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布局(一)城市停车系统规划1、对外交通停车场设置于城市外围的城市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规模一般控制在城市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总规模的5%-10%。根据规划中心城区远期2020年21.5万人口规模,按人均0.8平方米的城市机动车公共停车场规模指标测算,规划区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规模应为0.8公顷-1.7公顷。考虑到千岛湖镇旅游城市的特点,本次规划适当提高了对外交通大型停车场(尤其是旅游专用停车场)的规模和比重,规划设置大型停车场共4处。2、城市公共停车场城市内部的普通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库)的规模一般控制在城市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总规模的90%-95%。则主城区内的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规模应为7.2公顷-7.6公顷(详见控规)。3、建设项目配建停车设施根据千岛湖镇规划规模,采用《(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中的I类城市标准的停车设施配建标准。(二)城市公共交通场站规划规划形成由客运枢纽站(或换乘中心)、公交中心站、公交首末站构成的三级城市客运场站系统。客运枢纽站一般由公路客运站、轨道交通站、城市公交中心站等共同组成,并实现多种交通方式间的换乘;公交中心站是多条城市公交线路的交汇及换乘中心;公交首末站结合公交线路端点设置,供车辆掉头和中途休息使用。(三)旅游交通组织规划1、铁路客流:由杭黄铁路淳安火车站(文昌镇)换乘公交专线车到千岛湖镇、千岛湖旅游码头。2、轨道交通:由杭千都市区轨道交通线坪山站,换乘公交专线车到千岛湖镇、千岛湖旅游码头。远期轨道交通延伸至千岛湖广场。3、自驾游客:(1)自北:由05省道、千黄高速到达镇区北部的周坑口停车场,停车后换乘公交专线车到千岛湖镇、千岛湖旅游码头;(2)自东:由06省道、杭千高速到达镇区东部的坪山停车场,停车后换乘公交专线车到千岛湖镇、千岛湖旅游码头。4、旅游大巴:(1)自北:由05省道、千黄高速进入镇区,并经阳港路、阳光路、环港路等到达千岛湖镇、千岛湖旅游码头;(2)自东:由06省道、杭千高速进入镇区,并经秀水大道、环湖南路、南山大街、南景路、环港路等到达千岛湖镇、千岛湖旅游码头。(四)主城区道路系统1、道路网结构:“十字+环线+枝线”、“弱化十字街、强化环线、完善枝线”。第四章规划方案一、规划定位淳安中心城区作为淳安历史、文化、经济的重要载体,见证了淳安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轨迹。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城市框架的拉开,原有的城镇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因此,必须评估这种改变对原有中心城区结构产生的影响,并充分利用其完成旧城改造、品质提升的目标以及城市风貌和城市功能的重塑。未来主城区的发展定位宜表述为:国际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地,千岛湖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千岛湖历史文化和景观风貌的核心展示区。二、规划策略1、疏解老城功能,调整用地结构老城过于集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紧张的建设用地,不利于服务功能的发挥、设施规模的扩大和服务档次的提升,也不利于带动新区的发展。因此,有选择地疏解老城部分功能,协调城市整体发展,成为本次规划的重点之一。对工业仓储、专业市场、行政办公等用地进行置换,调整为居住、商业、市政、绿化等用地,强化居住、商业服务功能,通过用地结构的调整,改善老城居住环境,实现发展目标。2、完善服务设施,提高居住生活品质根据城市规模及城市性质、发展目标,按规范要求配建完善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福利、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及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消防
本文标题:千岛湖城市主城区控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30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