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成就》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成就》专题复习(四)专题概述: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中国历史从此进入现代史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共领导下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解决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取得很大胜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至1976年的20年,是中共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而进行艰苦探索的历史时期.其中(1956至12月至1966年5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共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上艰难探索,它又可分为两个阶段.1、从1956年至1957年初,即中共八大一次会议前后,是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阶段.中共破除了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及时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经验,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方针.中共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与实践经验,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从1957年下半年至1965年,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阶段,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党内左''的指导思想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以大跃进为标志的第一次挫折.随后的国民经济调整纠正了失误,取得了成就,使之成为中共工作的主导方面。由于中共在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速度等问题上一再失误,使社会主义事业先后遭到以大跃进和文革为标志的两次重大挫折.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三大”系统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完整的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们将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比较项目理论探索背景目标主要内容意义(影响)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2)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一桥: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二铁:包成、鹰潭铁路三公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东北四大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大型轧钢厂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至12月至1966年5月)中共八大①国内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基于对国内主要矛盾正确分析。②②国际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为适应这种发展。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①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新产品全部自给。②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58年总路线①由于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②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③急于求成。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①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②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思想大讨论(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主持党中央工作的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导致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2)邓小平与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真理标准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综合国力和国际法竞争力显著提高2、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3、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7、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8、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10、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A.建立东北重工业基地B.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C.制造出第一批汽车和飞机D.修建了宝成、鹰潭等三十多条铁路。2、建国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此,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B.进行土地改革C.建立农村生产合作社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3、1949年10月至1956年底,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是:A.恢复国民经济B.向社会主义过渡C.实现三大改造D.巩固人民民主政权4、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福墨字对联依稀可辩:“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A.20世纪50年代末B.20世纪64年代末C.20世纪70年代初D.20世纪70年代末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引进外资和技术B.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D.便于国外企业家直接投资办企业6.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直接目的是为了()A.引进国外资金、科技和管理经验B.服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C.发展民族经济D.便于国外企业家来华投资办企业7、1984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其根本含义是()A.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来B.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8、2001年2月19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获得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主要是为了表彰他在哪方面的杰出贡献()A.首先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B.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C.参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D.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9、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A.民主集中制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改革开放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设立经济开发区D、减免农业税11、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步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讲话应该是在()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C、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中D、1997年十五大上12、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走群众路线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题号123456789101112得分选项二、材料解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邓小平在1978年12月13日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根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文选》材料二:邓小平说:“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请回答:(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次讲话为哪次会议作了思想准备?(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次会议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行什么方针?(3)结合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及材料中的思想,说说中国为何改革开放?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他日必以工业立国。”“衣食之源不以地为界,不以人为界,不以日为界,当以力为界。凡欲加力使之大莫如机器,……一人所作工,能给百人食。”“机器固为富国第一义。”——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二简而言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生产),不是手工(生产)。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机器,所以我们还没有胜利。如果我们永远不能获得机器,我们就永远不能胜利,我们就要灭亡。……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还是我们的革命任务。——《毛泽东书信集》材料三据统计,到2003年底,中国GDP首次突破1.1万亿美元,并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回答:(1)材料一、二的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2)材料一的实践结果如何?材料二的主张在20世纪50年代的实践结果如何?(3)出现材料三所反映情况的基本原因是什么?三、探究论证题:15、八年级九班的几位同学以“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认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新中国在建国初期人民政府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此措施有什么历史意义?(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20世纪9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各实行过哪些政策?分别有哪些后果和影响?(3)请你针对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提出不少于2点解决建议。《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成就》专题复习(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选项BCBACBCADBCC二、材料解析题:13、(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十一届三中全会(2)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3)近代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落后而备受西方列强的欺辱;日本明治维新时极力提倡对外开放,使日本摆落后状态,一跃而为近代强国;因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当今中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14、(1)发展工业,实现中国工业化。(2)材料一,由于顽固派的镇压,戊戌变法失败,其主张无法实施。材料二,①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实施与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②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工业发展受挫。(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国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的工业生产。三、探究论证题:15、(1)新中国建国初期,我国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实行了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953年国家又决定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样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成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426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