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课件(17张ppt)
在地球边上放号清语长风2019.9作家简介•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诗歌《天狗》《笔立山头展望》《诗的宣言》《凤凰涅槃》《血肉的长城》《炉中煤》《春莺曲》《莺之歌》《太阳礼赞》《天上的街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女神》历史剧本•《屈原》•《南冠草》•《武则天》•《虎符》•《卓文君》•《聂嫈》《棠棣之花》《王昭君》《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现代中国新诗的一种主要形式,运用现代白话写作﹐不拘泥于外在的韵律和音节等﹐诗体不受任何框式的束缚﹐段﹑行和字数都不固定﹐它一般是根据作者的内在情感的起伏变化安排诗歌意象和诗歌语言的节奏韵律。这就是新文学运动中最初出现的自由诗的雏型。虽称自由诗为一种形式﹐但它又并无特定的诗形﹐而是这一类自由体诗的统称。从“五四”前夕起﹐一些新文学运动的参加者即对自由诗作了尝试和探索﹐胡适等为使新诗摆脱旧诗词格律的影响﹐进行了艰苦的努力。真正从内容形式冲破旧诗的樊篱﹐而表现出彻底叛逆精神的﹐是郭沫若创作的《女神》﹐这是中国自由诗走向独立的代表诗集。自由诗体•自由诗体也叫自由诗,是指在诗歌语言形式上不受格律限制的较为自由的诗体。每一行诗的字数,每一节诗的划分,每一首诗的节奏和韵律都没有固定的格式。它一般是根据作者的内在情感的起伏变化安排诗歌意象和诗歌语言的节奏韵律。艾青的《光的赞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都是自由诗的优秀之作。这种无诗歌形式束缚的自由使得它成为当代最流行的一种诗体,也成为诗歌爱好者们比较乐于接受的一种诗体。郭沫若五四时期的诗歌特点:•1、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2、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3、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如从民间天狗吞月,想象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样地狂叫”等。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现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4、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5、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的色彩。一些描写自然的语句中,染上诗人当时的主观感觉。北冰洋晴景力量•太平洋洪涛从上到下,云涛到洪涛,写出自然的伟力,壮观,宏伟这种景象象征了“五四”革命的精神,象征了狂飙突进。五四精神指五四运动中的精神。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目的以暴力反对反动统治。五四精神: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节:直抒胸臆•在自然伟力的感召下,诗人内心情感澎拜,发出号叫,对力量的呼喊,呼唤人们起来,用自己的力量,去破坏黑暗的世界,去创造新世界,追求光明。•力的本质,力的色彩,力的形态,•反复,叠词、排比:节奏感强,有气势,对力的讴歌!•《峨日朵雪峰之侧》•王昌耀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意象:太阳、滑坡、石砾、雄鹰、雪豹、蜘蛛。2.描绘画面的时候采用了哪些表现方法?•视听合一:视觉——“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视听合一,表明“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决非易事。虚实对比•雄鹰”“雪豹”的形象是作者理想中的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真正强大、雄壮和坚韧。•“蜘蛛”则是作者现实状态的写照,是他“囚徒”身份的一种反映。启示•人生的苦难和挫折,实在是对人生的一种造就,战胜挫折和苦难就会赢得财富。今天我们领悟了昌耀的人生体验,明天我们也要像他那样用自己的顽强意志去直面挫折,即使身处孤绝之境,也要笑对人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本文标题:《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课件(17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444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