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基于大学生占座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基于大学校园“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摘要:占座问题日益受到各高校的关注,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理性人、博弈论和公共资源等相关知识对占座的原因和座位使用的低效率进行解释,并给出提高座位使用效率的帕累托改进的策略。关键词:占座;公共资源;理性人;博弈论;帕累托改进引言“占座”现象在大学校园内非常普遍,学生会早早等候在自习室或图书馆的门口,希望在自习室或图书馆能抢到一个满意的座位,并且很多学生并不选择需要看书的时机去占座位,而往往选择提前占座,将物品放在座位上示意座位已有人,随后离开,在需要看书时再回来,这就使得其他需要当下看书的同学没有座位可坐,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配置。一、“占座”行为的概述1、“占座”的经济学定义萨缪尔森指出,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即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资源是指具有竞争性但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习室或图书馆座位不属于纯粹的公共产品范畴,而属于公共资源。自习室或图书馆座位位置作为种公共资源有以下特点:①短期供给的完全非弹性:学校无法在短期内增加座位的数量。②必需品:很多学生偏好在自习室或图书馆学习。.③几乎无替代品,需求量无弹性:学习环境舒适,短时期内需求量超过座位数且保持不变。“占座”是指在一次活动开始前占有活动场地内某个或某些位置在活动期间的使用权,并以放在该位置的物品作为标识或直接守在那里。这是狭义的“占座”概念,大学校园里的占座现象就属于此类。广义的“占座”实际上是种资源抢占行为。2、“占座”的表现形式和危害2.1占座的表现形式从一次占座的参与人数来看,“占座”可分为多人参与式和单人参与式。多人参与式“占座”指多位学生互相帮助占座;单人参与式“占座”指学生本人到自习室或图书馆占座。从占座时间来分,常见的有3种:隔夜占座、清晨占座和课间占座。从占座物品来看,包括书本、水杯、坐垫、靠枕等。2.2占座的危害占座的危害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占座者往往占而不坐使座位长时间闲置,而想学习的学生却无处可坐,这不仅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有违公平原则,从而会激化学生之间、学生与图书馆和学校之间的矛盾。二是占座物品的无序摆放,也增加了保洁工作的难度,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二、“占座”的经济学分析(一)“占座”——理性人的最佳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当我们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时,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制度本身不涉及道德问题,一项制度的制定如果能够满足理性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既实现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即是一项合理的制度。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占座行为的合理性予以分析。1、占座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占座的收益:如果能在自习室或图书馆占到满意合适的位置,那就能拥有良好的环境,学习效率也会大幅提高。占座的成本:占座虽然是一种很简单的行为,但它还是要有一定的成本。比如:①因占座而牺牲的睡眠时间;②因占座位导致去失物品的可能性;③因占座与别人发生冲突,影响人际关系。它们是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关键在于机会成本与收益比较孰轻孰重。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取得好成绩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而上述的机会成本,当你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它们时完全可以被压缩到很小,甚至为负值——早起有益于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把时间浪费在早饭上是没有必要的。这么看来,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是很小的,而得到的收益却大得多。占座无疑是理性人的最佳选择.替他人占座。当你已经提前赶到了自习室或图书馆,多占个座儿对你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在这里边际成本几乎不存在,而这一行为将带来怎样的边际收益呢?首先,你的朋友因此得到满意的座位了,可能会认为你很体贴,并因此提高对你的评价;其次,即便是你所服务的人不认为这是美德的表现,而将之视为一项投资,那么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在适当的场合下,他也必定会为之付出某种程度的报酬。这种情况,民间叫做“顺水人情”,本小利大,何乐而不为呢?这也是一种边际收益大于或者等于边际成本的一种行为。2、占座行为的博弈分析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所进行的决策以及决策的均衡问题,或者说是研究在一个策略相互依存的架构中,行为人如何根据环境和其他局中人的情况变化而采取最优策略的问题。一般来说,博弈通常由局中人、信息结构、行动/策略空间以及支付函数四要素构成。在占座这个博弈中,为使模型简化,我们做出以下基本假设:(1)只有一个自习室座位;(2)局中人只有2个学生甲、乙,且均为理性人;(3)两人的策略空间为占座和不占座;(4)如果甲、乙二人都选择占座,则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很大,从而可能导致两人都得不到座位,因此将其二人的赢利值设为l;如果一人占座而另外一人不占座,那么占座者能确保占到座位,从此之后就能每天都在固定的座位上学习,也不要每天都要携带大量的复习资料,故设定获利4,不占座的一人由于没有占到长期固定的座位,每天都要去图书馆或一般的教室找座位,因此支付的成本很大,就此设定损失3;若两人都不占座,那就不需要大费周折地去花费精力和时间去抢座位,同时又有了空余的座位,两人都有占到座位学习的机会,因此设定获利为2。现构造博弈标准式如下:乙占座不占座占座甲不占座1,14,-3-3,42,2根据上面的博弈标准式,我们能够看出,如果对方选择不占座,那么自己占座将会获利4,而不占座只能获得2,因此占座是最优策略;如果对方选择占座,那么自己选择占座的获利为l,而不占座为-3,因此占座也是最优策略。显然,图:占座的博弈标准式(占座,占座)是唯一的由针对对方策略的最优策略形成的策略组合,对应的收益组合是(1,1)。占座博弈有严格的占优纳什均衡解。推而广之,正是由于每位同学都选择了自己的最优策略一占座,才会出现“疯狂”占座的局面。(二)“占座”—不公平的资源配置占座是种不公平的资源配置。在微观经济学中公平配置有如下定义:如果种资源配置既是平等的又是帕累托有效率的,这项配置就是一种公平的配置。占座同时它也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1、占座-帕累托无效率配置。帕累托改进是指可以找到种配置方法,在其他人的境况没有变坏的情况下的确能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占座是一种帕累托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有些座位是占而无人,如果这些没人的位置没有被占,其他的人利用座位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不会影响“空位置”主人的利益。因此存在帕累托改进。2、占座—市场配置失灵的表现。占座现象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存在“经济人”。然而市场并不是完美的,在图书馆座位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座位完全是由学生自发配置即市场的自发配置,只不过学生充当买着“购买”座位,而这一“购买成本”又是十分低廉.最终导致了既无公平又无效率可言的配置结果。占座现象无疑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三)“占座”的效率分析在看到占座“疯狂”一面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教室或图书馆座位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实际情况是,许多占到座位的学生并不是每天都去自习,甚至有些学生是占而不用,这既导致本来稀缺的座位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降低了座位的使用效率,也是对其他想自习的同学的不公平。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不公平和低效率呢?公共资源是指那些具有排他性而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排他性是指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够使用该商品,竞争性是指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个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教室或图书馆的座位是一种公共资源,同学们可以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在教室里学习,具有非排他性;如果有同学坐在座位上学习时,则排除了其他同学同时在同一座位上学习的可能性,具有竞争性。正是由于公共资源的这些特征,占座能保证占座者在一段时间内有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而又不需要占座者支付太多的成本,可以说是一劳永逸,所以像公海里的海鱼一样,自习座位面临着被过度占有的问题,进而导致了恶性竞争,导致了稀缺资源的非有效配置,最终影响了整体的利益。从上文的博弈标准式,我们也可以发现,如果甲乙两位同学都选择不占座,每人均获得2单位的支付,比两人都占座所获得的支付1多,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结局。但是,由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造就了每位同学都占座的结果,而导致了更有效率的集体利益的损失。(四)“占座”中的信息不对称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的各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在占座行为中,有些信息,如自习室或图书馆开放时间、座位位置、通向路径等,对这些信息很熟悉的同学就会处在信息优势地位,从而在占座行为中处于有利地位。三、“占座”的帕累托改进经济学研究的是效率与公平。如果对某种资源配置状态进行调整,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状况至少不变坏,符合这一性质的调整就是帕累托改进,换句话说,这种调整就是有效率的。占座是一种恶性竞争,它带来的是自习座位使用的低效率和对其他同学的不公平,这需要我们找到更有效的机制去改善这一状况。1、第三方约束机制在占座博弈中,每位同学之所以选择占座,是因为每位同位都发现选择占座是符合自己利益的。当然他们也清楚这种自利的后果是集体失利,每个人的受益都没有在都不占座的情况下获得的多。因此,如果每位同学都相信对方不占座,那么合作的结果-每个人都获利的情形就会出现。在这里,合作的关键是相互信任。如果提供一个第三方是大家都相信的公信力,那么通过第三方约束机制,就可以使每位同学都能获得座位去学习。我们可以通过学校的物业管理人员作为第三方进行约束。需要学校方面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和惩罚力度,让同学们做到令行禁止,限制部分同学的不正当竞争,从而达到规范占座的行为。例如,规定如:不能使用以下物品(书包,文具盒,水杯,笔记本,食品衣物,甚至手机)占座,离开时间达一小时以上视为占座行为;每晚自习结束后请带回相关物品,否则将被收缴,后果自负。借此规定制止长时间的占座行为,学生会预算到超过一天的占座将会带来的物品损失,这样他们便会在自习结束后自动带走物品,从而有效地控制恶性竞争。2、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从占座的主体学生入手,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行使自己权益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他人的权益,从而正确看待占座问题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广播,校报,版报等依法进行教育加强学生的纪律性,形成良好的风气进而营造一个文明舒适的读书环境;另一方面大学生个人要努力提高修养,自觉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为建立和谐的校园读书环境出一份力。公共环境的改善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与努力,当然最终收益者也会是每一个人,利人利己,何乐而不为。3、引入价格机制。西方经济学里最重要的一个假设就是人都是利己的,市场机制有协调人们利己行为的功能,促使人们作对社会有益的事,自觉抑制对社会有害行为的发生。占座不仅仅是资源的短缺,更是资源的一种浪费。对座位使用权采取收费制:如按时计费。同学们在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和边际成本与总效用分析时就会考虑进去这成本,从而更加触动了人们的利己心,交钱而不使用座位的事就不会发生了。这个价格类似于“庇古税”,庇古税是为了消除外部效应而这一价格却是为了避免资源的闲置所引起的负外部效应。4、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占座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所以可以运用行政手段克服这一状况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1)调整图书馆开门时间。如果8点上课而楼门6点就打开了,由于竞争的存在,意味着占座人必须6点前赶到,这便加大了占座的机会成本,但由于此时不存在其他竞争者,他想占多少座位都不受限制,于是便形成了其对座位的垄断,从而导致低效率。所以可以将开门时间做下调整,调整到上课前半小时,由于大量竞争者的介入便有效地遏制了这一情况。(2)定期收书,保证大家平等竞争。有些人长期以废书旧书占座,希望能一劳永逸。针对这行为,图书馆的肯理人员可以在晚上关门前或早上开门前将这些收走,以保证每个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3)增加座位的数量。图书馆和自习室的占座现象反映了座位的稀缺,因此增加座位供给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是占座行为得到缓解。虽然座位的稀缺并不是产生占座现象的根本原因,但由于近年高校扩招,很多学校已经人满为患,教学资源严重溃乏。针对这种情况,增加座位数量就迫在眉睫。学校可以采取增建自习室
本文标题:基于大学生占座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55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