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企业战略-ERP系统实施前应建立的基本理念
★★★文档资源★★★[摘要]目前我国企业实施ERP的比例不高,其实施的成功率也不高,这让许多欲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产生了顾虑。本文论述了在ERP实施之前需建立的几组理念,旨在树立对ERP的正确认识,减少对ERP的误解,以降低企业实施的风险。[关键词]ERP;管理思想;改造企业;软件的选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世界经济环境的变迁,我国企业面临着全球竞争和信息化的巨大挑战,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企业的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创造价值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变革的必然趋势。当前,很多企业以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作为实现企业信息化的主要手段,但ERP的实施成功率并不高。尽管失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系统实施前,以下几组理念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减少失败风险的重要方面。一、管理工具与管理思想首先,ERP是一种管理工具,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管理软件,它的实施是一场全新的技术****,旨在实现企业的信息化,以达到企业生产过程、物料流动等方面的数字化,并将各类信息提供给相关的需求者,以便实现企业的精确管理,从而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达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使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环境,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ERP又是一套企业管理体系,是从物料需求计划(MEPⅡ)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体现了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精益生产、同步工程、敏捷制造、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等管理思想。因此,决策者在选择ERP的时候,实际上也就在企业内引入了一种全新的规范管理方法。二、改造软件与改造企业由于ERP既是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又代表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它的实施必然在技术方面和管理思想等方面引起组织范围内的变革。加上ERP软件是基于成熟的市场经济而设计的先进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而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与西方成熟的市场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实施ERP就产生了改造软件以适应企业还是改造企业以适应软件的问题。1.改造企业的必要性软件的改造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ERP软件中所包含的操作模式是基于IT技术的操作模式,与传统操作模式有很大的差异。此外ERP系统是考虑多个企业的通用模式,与企业的具体运作模式也存在差异,只有消除这些差异才能把ERP软件成功地应用于企业。差异的消除可以通过修改软件来实现,但代价很大,改动的余地有限,此外,如果修改软件以适应企业,可能使系统变成了对手工模式的模拟,从而掩盖了流程中的弊端,无法体现ERP的先进思想。因此消除差异的主要途径是修改现有的操作模式,即对企业进行改造,原因如下:(1)ERP软件的设计背景的要求。ERP的管理思想来自于成熟的市场经济,而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的现状要求在应用ERP之前,先要按照先进的管理思想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造。(2)ERP软件的实施结果的要求。企业实施ERP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运作效率,进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这就必然要求企业在实施应用ERP中不断地改进、优化其业务流程,使整个经营活动更加顺畅。2.改造企业的主要形式——业务流程再造(BPR)ERP是复杂性、一体性的管理软件,企业要想直接用此系统支持原有的业务流程一般是行不通的。所以,一定要将企业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改进,按照ERP所倡导的业务流程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ERP系统体现的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思想,要求打破传统的平衡,打破过去以功能为导向的组织架构,建立起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新体制。3.改造企业的阻力信息建设是一项管理变革的工程,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管理权的再分配,因为管理手段的变化导致流程的变化,流程的变化导致权力分配的变化,权力分配的变化可能对管理者构成一种威胁,从而产生很大的阻力。另一方面,从一般员工的角度看,也很少有哪一次改革能够被人们自然接受,因为任何变革都会违反组织的“惯性”,引起人们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要求人们放弃已经习以为常的一些方式,甚至要否定过去引以为豪的某些东西。这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感情冲击,从而引发对变革的抵触。此外,员工不愿意放弃业已习惯的工作方式去使用ERP系统,他们经常希望修改ERP系统来适应他们原有的工作方式,这也是ERP系统实施失败的因素之一。系统实施前预先对可能产生的工作关系变化、权力和地位的变化进行详尽的分析,制订应对措施,对于成功实施ERP是必不可少的。4.降低阻力的策略之一——培训上述阻力主要是人的因素,在变革管理中降低阻力的措施有:培训教育、沟通、参与、强制等。相对而言,ERP的实施过程中培训是降低阻力的主要手段之一,这是因为:(1)ERP的实施和应用对于企业来说是新生事物。使用一套全新的工具来管理和运作一个企业,必须伴随着从企业高层领导到一般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的有效方式就是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一方面可以增加人们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2)ERP的实施对企业的各层人员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此要及时组织各种相关的培训,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考核,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人员在实施中理解与贯彻ERP系统的实施原则、方法及行动要素。培训的过程是不可逾越的、不可简略的重要实施过程。培训应包括面向企业高层领导的、面向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和对整个企业的广大员工的培训。三、一把手工程与全员参与意识实施ERP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其成功与否的因素很多,其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1.ERP的实施是一把手工程大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投资巨大、技术高新,而且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涉及管理、体制、机构、人的观念及利益等要素。前已述及在ERP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是没办法推动系统的实施的,企业高层领导对系统的重视、期望和参与程度是ERP系统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在ERP项目实施中需反复强调“一把手原则”。2.树立全员参与意识ERP属于使用它进行有效工作的每一个员工,人员业务水平、文化素质、开拓创新精神及认真态度等,对项目实施的进程与效果有很大影响。只有全员参与并建立起用户的主人翁精神,才能充分发挥ERP的效用。另外,一个人要是参与了变革的决策,他就不容易成为阻力,因此企业采取培训提高、激励机制或组织措施等,在提高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四、自主开发软件与外购成熟产品企业在进行ERP建设时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自主开发模式和选择商品化软件的模式。自主开发可以从企业最需要的关键环节入手,针对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及管理功能进行软件设计,避免了通用软件中复杂的设置与配置功能,贴近企业实际且简单易用。但自主开发模式也有明显的缺点:一是耗时长,自行开发一套ERP软件并经过严格测试,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工作,实现周期将会很长;二是未必成功,购买商品化软件可以事先了解它是否成功,自己开发软件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三是起点较低,自行开发软件往往特别着眼于当前的业务环境和需求,加上管理思想的体现只能取决于当前的管理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的知识水平,因而往往起点较低,一旦业务发展突破原有的框架,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时,系统很可能不再适用;四是需要企业自身有很强的IT队伍,而且要保持人员的长期相对稳定,才能保证软件系统的运行和升级维护,这对很多企业来说是难以做到的。鉴于自行开发软件可能出现以上问题,所以采用商品化软件实现ERP系统是企业的主要途径。但购买商品化软件可能出现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商品软件的通用性,系统可能过于复杂,一般来说,要比企业的具体需求复杂得多,这既造成使用上的困难,也提高了用户的成本;二是可能需要进行二次开发来修改或扩充系统的功能;三是可能难以连接企业已有系统;四是可能存在故障隐患,一个大型软件系统含有故障隐患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这些故障可能很难发现和排除,往往需要软件供应商的帮助。如果这种帮助不能及时得到,那么整个ERP项目的实施和应用可能会推迟。五、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国外ERP阵营以SAP、Oracle为代表,其优势在于管理思想成熟、行业最佳实践经验丰富、符合国际规则、应用功能齐全、软件设计合理,此外,国外著名软件开发公司的发展较为稳定,有相对较强的财力支撑,对客户的技术支持力量也相对稳定和富有经验,在升级维护方面的支持比较及时,有利于企业信息系统的更新。其劣势在于软件设计过于复杂、实施和维护成本高昂、软件文档的汉化质量不高等方面。此外,国外软件的开发是基于国外的文化和管理背景,不可能完全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中国企业管理的特色,因此,需要对软件进行用户化甚至二次开发的工作来修改或扩充系统的功能。国内产品的优势在于购置、维护、咨询和培训的费用低;软件复杂程度低,在适合我国企业管理规范与处理惯例方面有较多的考虑,符合国内企业应用习惯;服务支持能力强等。此外,国内软件在易学易用方面较为出色,对企业管理的基础水平及人员素质等要求较低,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企业来讲最为适用。其劣势在于管理思想不成熟、产品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软件功能全面集成性和稳定性不能满足某些企业的要求,此外,供应商实力参差不齐,技术支持力量往往不够稳定,长期合作存在隐患。六、系统的通用性与适用性从系统开发商的角度看,所开发的产品通用性越强,其成本越低,可以覆盖的行业面也越大,而且,通用性往往源自于提取精华,它可以带来整个管理体系的提高。但是,由于追求软件的通用性,系统可能内置多种配置功能和控制参数,造成系统过于庞大复杂,远远超过了企业的合理需求范围,这给用户造成使用上的困难,也造成了用户成本的增加。此外,它无法满足用户个性的需要,实施ERP虽然可以实现规范管理,但是企业原有的一些特色也不能完全摒弃,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企业按同样的一个模式运营。而对于最终用户而言,更希望针对自己的需求获得产品,产品的客户个性越强,那么使用者的应用成本越低。而个性化程度越高,则更能符合企业的当前需求,但又往往导致大量的模拟手工操作,而没有使得企业的管理提升,更重要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可能对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存在着巨大的后期投入的可能性。更多相关文档·家具企业实施ERP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6344字)·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收益分配研究(3772字)·学习型供应链(7456字)·供应链系统的柔性性能(4567字)·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2752字)·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性能评价体系研究(4466字)·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协同生产调度的柔化策略(4343字)·基于JIT理论的供应链采购模式分析(5355字)·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4183字)·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中的博弈分析(3614字)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收藏到书签里:Email:hxdoc@126.com站长统计列人员及其组织管理与生产,而不是电脑、网络和软件;但企业的生产管理依靠信息,利用信息流指挥物流,控制资金流,有了电脑、网络和软件辅助处理信息,能使企业生产管理需要的信息传递得更快捷更高效,更有利于保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所以,解决好实施ERP所遇到的困难,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和效用,可以使家具企业的生产管理持续改进,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主
本文标题:企业战略-ERP系统实施前应建立的基本理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56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