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湖南省岳阳市】2017届高三1月联考历史试卷
-1-/7湖南省岳阳市2017届高三1月联考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有人指出“宗法分封,诚然有其制度设计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结合下图“先天弊病”是指()A.贵族执政B.层级严密C.代远情疏D.尊卑有秩2.“繆力本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与“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源于()A.二者的文化素养B.法家与儒家对抗C.社会发展需求D.代表的社会阶层3.孟子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这反映出当时的儒家学说()A.居于百家一言B.地位日趋稳固C.成为主流学说D.融合佛道思想4.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旦品题之风。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此材料反映()A.民间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选拔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价5.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乾隆二十三年的记载有“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饮食结构的变化B.人口增长的需求C.新航路的开辟D.经济结构的变动6.下表是英国对中国的贸易情况表(单位:镑),对其解读正确的是()-2-/7年代自华输英值自英输华值1833—183537793858501591837—183942738589115601842—1846532338817838881854—185691570011964242A.中国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B.条约体系未影响中英贸易状况C.中国已深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中国对外贸易仍保持贸易顺差7.有学者称“中国近代化过程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是从涓涓细流自然渐汇成滔滔江河,中国近代化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条人工开掘的运河”。下列选项能够作为其依据的有()A《尼布楚条约》B《天津条约》C《资政新篇》D《天下郡国利病书》8.20世纪初张謇创办了南通大达轮步(步即局),先开辟了外江航线,以后又组成了大达轮船公司,在苏北内河开辟航线。这一做法()A.促进了洋务工业的较快发展B.标志着近代民族航运业出现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D.体现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9.民国初期,有学者曾说:“革除一个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为什么要革除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呢?现在的教育革命、纪纲革命、立国思想的革命如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去了灵魂,让人无所适从。”这表明该学者()A.反对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B.主张用传统文化稳定秩序C.思想保守落后D.主张彻底改造儒家思想10.就反对帝国主义来说,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走过曲折的道路。下列选项中完成了对帝国主义认识从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飞跃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11.民国时期《大公报》曾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臬,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3-/7A.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B.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C.大公报注重提供法律帮助D.西方法律逐渐影响中国12.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强调:“一切军政军令之权,皆完全属于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掌握,务求军事绝对统一。”决议还规定将地方财政管理系统集中起来,以防各省挪支法律上属于中央政府的收入。材料反映了()A.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B.官僚资本主义开始出现C.北洋军阀削弱了中央权力D.国民政府力图真正统一中国13.毛泽东指出:“……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了,无产阶级不过得着一些自由与权利,还是不能完全解放。而且民主主义成功,幼稚的资产阶级便会迅速发展,与无产阶级处于对抗地位。因此无产阶级便须对付资产阶级,实行‘与贫苦农民联合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二步奋斗。”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A.提出了无产阶级应当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B.指出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有着本质的区别C.论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D.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14.有学者认为:建国后的中国城市化路径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化”,即“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自发性城市化)和“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国家主导的城市化)。其中,与“自上而下的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是()A.“知识青年上山下乡”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大跃进运动”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15.下图为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单位:万人)统计图。据此可以推知,出现下面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留学回国人数大量持续增长B.留学生文化归属感越来越强C.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16.《罗马法史》载:“(皇帝)授权一个十人委员会删除重复和矛盾之处,将已被废除或不再使用的内容-4-/7删掉,对法律加以划分、编排、删略、补充以及必要的修改,以便使人得到经过系统编排并划分为章节的‘简单明了’的成文法律”。为此,制定的法律()A.适用范围限于罗马公民B.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C.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结果D.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17.“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国内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还促使他们纷纷组织起实力雄厚、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不再具有浓厚的行会传统和平均主义特性的新型的贸易公司。”材料体现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商业革命的开展C.工业革命的开展D.世界市场的形成18.卢梭认为社会不平等经历了三个阶段:私有制使不平等牢固起来,富人通过法律强化这种不平等;产生国家机关,实现强者对弱者的统治即政治不平等;出现专制暴政,然后革命暴力推翻专制君主,走向更高级的平等,对卢梭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认为出现私有制是历史的倒退B.找到了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C.指出了历史是辩证发展过程D.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19.有学者说,在美国都铎式的政治制度(都铎王朝是英国封建君主专制黄金时期)和大众参与融于一个政治制度之中;而在欧洲,权威的合理化和机构的分离却明显的先于政治参与的扩大。该学者的言论表明了()A.美国民主程度远高于欧洲国家B.欧洲国家政体更能体现民权C.欧洲国家的代议制度更加健全D.美国民主制度存在矛盾之处20.某国19世纪70年代冶金企业平均投资为10多万元,20世纪初则达到近200多万元;同一时期的冶金企业由上千家减少为100多家。据此可知该国()A.已经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B.出现新式的生产组织形式C.是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D.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进行21.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与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蒸汽机和珍妮机消灭了奴隶制-5-/7B.把人的解放建立在消灭农奴制基础上C.以现实为基础就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D.把人的解放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22.斯大林说“如果一种经济制度竟不知道怎样来处置自己生产出来的‘多余’产品,在群众普遍遭到贫困、失业、饥饿和破产的时候却不得不把它们焚毁掉,那么这种经济制度本身就给自己宣判了死刑”。对此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A.认为这种经济制度存在着致命的弊端B.这种经济制度下普通民众生活水平低下C.这种经济制度必然会走向灭亡D.这种经济制度已无法进行自我调节23.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有250万青年参与,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此项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其原因是()A.调整农林结构并降低了产品价格B.基本解决就业并消除了危机隐患C.将失业救济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D.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24.某国际组织为全世界设定了到2030年要实现的两大目标:一是终结极度贫困,将日均生活费低于1.25美元的人口比例降低到3%以下;二是促进共享繁荣,帮助每个国家底层40%人口的收入增长。该国际组织的宗旨(任务)是()A.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B.为成员国发展经济提供长期货款和技术援助C.对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货款D.建立统一的经济货币和政治联盟25.1963年,美国摇滚诗人鲍勃·迪伦的一首歌开始被广为传唱:“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一只白鸽要越过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长眠\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这首歌主要唱出了当时()A.西方青年的颓废与迷茫B.美国社会对种族隔离政策的批判C.西方社会对现实的批判D.美国人民对朝鲜战争的深刻反思第Ⅱ卷非选择题26题20分,27题18分,28题12分,共计50分2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6-/7工业化使人们不再相信中世纪神定的等级秩序,转而相信个人拥有天赋的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自由在民族或民族国家而非王朝国家内才能得到保障。……在经济层面,民族国家可以提供没有关税和配额限制的、他们可以在其中自由贸易的自由大市场,并因此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在19世纪的西欧,民族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因为在当时西欧人普遍认为,只有民族国家才能够或似乎能够满足民族成员相对安全、自由的要求和实现他们对未来的希望,扩充军备、对外殖民扩张、建立势力范围可以使民族国家更强大。民族国家越强大,民族成员的生存条件就越好,民族世代存续也就更有保证。——摘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一些先进中国人的现代民族意识开始逐渐觉醒了。沿海的改革者属于近代中国人向民族主义转变的第一代,包括容阂、伍廷芳、王韬、郑观应等人。当殖民者夸耀西方的文明和强盛、贬低中国文化传统时,个人和国家的羞耻感融为一体,成为民族主义激情的丰富来源;同时他们认为国家强盛的关健在于统治者与人民之间有一种密切的信任关系,而这种关系在西方受到代议制政治制度的推动。内地的改革者,如冯桂芬、郭嵩焘、薛福成等人在普遍接受了变革之后,也明显向民族主义方向发展。冯桂芬向同胞力陈要以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为耻,以此唤起国人自强的心理。郭嵩焘通过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比较,形成了民族主义的思想框架。薛福成则关注收回治外法权和提高关税等问题。到20世纪第一年,“民族主义”的概念由梁启超引入中国,在中国滋生蔓延半个世纪之久的民族主义意识第一次得到了正式、明确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华夏中心主义最终转化成民族主义。——摘自胡涤非《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政治变迁》(1)根据材料一,概述19世纪西欧民族主义发展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西欧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内涵的不同。(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19世纪西欧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发展的影响。(10分)27.(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秘密会党发轫于十七世纪。清朝人口由康熙后期的一亿多,猛增到1793年三亿一千余万,耕地和生产并不能相应增长,加上地主阶级的盘剥,大量劳动人口从农业和手工业的园地上被抛出来,日益崇尚会党“患难与共”,成为其最可靠的来源。会党势力固然遍及穷乡僻壤,但其组织枢纽和最活跃的部分,多在城镇。一些会党在其开始只是明末遗臣中的志士在民间秘密传播。秘密会党的活动十分复杂,既有抢劫勒赎、走私贩毒等,又有互济互助、武装反清等。——摘编自陈旭麓《秘密会党与中国社会》材料二19世纪晚期,两江总督刘坤一(曾国藩的主要支持者)指出,“(会党成员)以后安分守法,无论为首为从,一律予以自新”,否则“一经访拿得实,定行从严治罪”,同时“力行保甲”,还要求清政府治理黄河,改善农业发展条件,但被清政府以实施困难为由拒绝。他认为:“屡次破获斋匪
本文标题:【湖南省岳阳市】2017届高三1月联考历史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615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