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AI人工智能 > 艾媒舆情315预热专题特斯拉自动驾驶惹争议汽车质量问题受关注
艾媒舆情|3·15预热专题:特斯拉自动驾驶惹争议汽车质量问题受关注本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艾媒大数据舆情监控系统,并结合了行业深度访谈、桌面研究等方法。•艾媒大数据舆情监控系统,全球首个全网舆情监测与负面监控系统,包括负面预警、舆情监控和竞品情报,进行分钟级全网扫描与数据更新。•目前,艾媒大数据舆情监控系统提供全网监测分析、个性化定制数据和专业舆情报告等增值服务,服务客户涵盖政府部门、运营商、IPO上市公司等。•详情请咨询:yq_business@iimedia.cn研究方法自动驾驶惹祸端丧子车主怒告特斯拉1网民期待自动驾驶技术但不满特斯拉23·15:汽车成为“老大难”3目录PARTONE自动驾驶惹祸端丧子车主怒告特斯拉1自动驾驶惹祸端丧子车主怒告特斯拉事件概述2018年1月20日,于京港澳高速邯郸段发生一起特斯拉MODELS与前方道路清扫车追尾事故,特斯拉驾驶者不治身亡。•经交警认定,事故主要责任人为特斯拉的驾驶者。•驾驶者的父亲起诉称,事故元凶是特斯拉夸大的自动驾驶功能。•2月27日,央视披露案件进展称,特斯拉承认车辆在案发时处于自动驾驶状态。事故责任特斯拉“自动驾驶”车祸事件关注热度高、持续周期长舆情分析艾媒大数据舆情监控系统数据显示,特斯拉自动驾驶引车祸事件热度持续发酵,该事件依旧受到网络关注。自1月20日事发之日起,事件开始受到关注。2月7日热度值达到2797后开始回落;至2月20日央视披露案件进展后,热度值再次升高,至3月2日达到次波峰2423后回落。舆情分析:负面评论较多,言值持续略低于警戒线艾媒大数据舆情监控系统数据显示,特斯拉自动驾驶引车祸事件热度持续发酵,言值波动较大且持续略低于警戒线。言值可以客观反映网友对事件、品牌的评论态度,数值范围为0-100,50为警戒线。正向言论越多则言值越大,负向言论越多则言值越小。自1月20日事发之日起,事件便受到较多评论,且以负面评论为主。1月20日言值进入波谷,为24.02,此后波动较大但仍以负面为主;至2月20日央视披露案件进展后,言值再次下降至26.56。舆情分析:媒体高度关注,发端于微信传播于网页艾媒大数据舆情监控系统数据显示,特斯拉自动驾驶引车祸事件引起媒体高度关注。总体而言,事件首先在微信平台收到较高关注,并保持持续发酵;而后自央视披露事件进展,网页传播力度增强。PARTTWO网民期待自动驾驶技术但不满特斯拉2对于这场特斯拉自动驾驶撞人事件,您最主要的看法是?数据来源:艾媒大数据舆情监控系统根据舆情分析,网友对本次特斯拉自动驾驶撞人事件表达了以下主要看法:30%的网友对特斯拉表示愤怒,认为自动驾驶技术有漏洞,不应投入市场;27%的网友对车主表示同情,认为花那么多钱买车却发生了如此惨剧;23%的网友认为是车主好奇心惹的祸,如果汽车不是自动驾驶,可能就不会追尾了;20%的网友认为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免出现类似问题。20%23%27%30%认为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以免后续有类似问题认为是车主好奇心惹的祸,如果汽车不是自动驾驶,可能就不会追尾了对车主表示同情,花那么多钱买车却发生这种惨剧对特斯拉表示愤怒,自动驾驶技术有漏洞网民不满特斯拉:自动驾驶有漏洞不应投放市场总体来说,请问您对自动驾驶的态度是怎样的?请问如果自动驾驶汽车普及,您是否会首先尝试?数据来源:艾媒大数据舆情监控系统根据舆情分析,除有3%的网友表示非常反对、7%的网友表示反对及10%的网友表示不清楚外,大部分网友对自动驾驶持积极态度。网民期待自动驾驶技术大部分支持并希望尝试而在被问及是否会首先尝试自动驾驶汽车时,43%的网友表示看情况,可能会先试驾;37%的网友表示一定会尝试;13%的网友表示还是有些不放心,不会尝试;此外,7%的网友表示一定不会尝试。您认为自动驾驶会带来便利性吗?您认为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如何?数据来源:艾媒大数据舆情监控系统根据舆情分析,分别有43%的网友认为自动驾驶会有很大的便利性,或可能会带来便利;分别有7%的网友认为并没有太多便利性,或不会更便利,反而可能有系统失灵等更多问题。另据舆情分析,对于自动驾驶的安全性,43%的网友认为比人驾驶的安全性高;40%的网友对系统、性能还不太放心;17%的网友担心数据、个人信息泄漏等新问题。自动驾驶技术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网民期待值最高根据舆情分析,40%的网友担心自动驾驶系统失灵,自我安全性没有保障;30%的网友认为自动驾驶有安全隐患,对其他人的安全没有保障;20%的网友最担心法律滞后,对于责任事故方定级困难;此外,10%的网友担心增加购买汽车的经济负担。数据来源:艾媒大数据舆情监控系统网民恐自动驾驶技术伴生其他隐患对于自动驾驶技术,您最担心的是?10%20%30%40%价格提高,以后的汽车购买会带来更多负担法律滞后,对于责任事故方定级困难有安全隐患,对其他人的安全没有保障可能会系统失灵,自我安全性没有保障PARTTHREE汽车行业问题成“老大难”3汽车召回事件愈发频繁,令人担心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官方公告,汽车召回事件频发,在2018年开始不到3个月的时间,有近40起汽车召回事件。召回企业和车型高中低端均有涉及,既包括阿斯顿马丁拉共达、梅德赛斯·奔驰、捷豹路虎、法拉利等进口车系列,也包括一汽大众、广汽本田、华晨宝马、丰田等高端车系,还包括长安汽车、神龙汽车等国产品牌。汽车安全保障令人担心,汽车品牌形象整体下滑。进水门:大众途锐召回事件概述2018年3月,大众途锐车主集体投诉雨后车辆出现“发动机进水顶缸”“彻底报废”等情况。近期官方公布消息,大众将自2018年4月30日起召回部分进口2015-2018款途锐,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33142辆。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6月23日到9月14日这段夏季多雨时节,在国家缺陷产品召回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上投诉途锐汽车进水的车主多达280位。据央广新闻2017年9月报道,大众途锐于6月起,连续3个月占据汽车缺陷投诉车型排行榜首。另据艾媒大数据舆情监控系统数据显示,3·15前夕,大众途锐的负面舆情骤增。机油门:本田CRV机油增多3月初,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就此次CRV等车型“机油增多问题”约谈了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要求生产企业高度重视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严格按照法规要求消除车辆缺陷。随后,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发布声明,宣布将对全新一代CR-V1.5涡轮增压车型进行暂停销售的处理。事件概述气囊门:高田气囊问题事件概述日本高田集团供应的安全气囊,在弹出后会爆裂金属碎片,对前排乘客造成安全威胁。据北京商报报道,在过去的十年,高田气囊总计导致召回了1.2亿辆汽车,而在中国,被召回的存有隐患的汽车约为60万辆。2017年,因为高田气囊问题在中国市场实施召回的就有29家汽车企业,召回36次,涉及车辆987万辆。自高田爆发“气囊门”事件以来,截至目前在全球造成至少16人死亡和逾180起受伤事件,全球共有超过5000万辆的汽车因高田气囊实施召回。数据来源:北京商报自燃门:大众宝来排气管隔热板减配事件概述2017年夏天各大论坛及汽车投诉网站,频频有车主投诉2016款大众宝来和蔚领,后备箱内有烧焦的痕迹,同时伴随刺鼻气味。假如长时间在高温天气下行驶,极易引发自燃,大大危及了车主和乘客安全。目前这一状况仅集中出现在同属一个平台的蔚领和宝来身上,这难免让人怀疑,上述问题全是减配惹的祸。造成后备厢阻尼片和海绵“烧焦”的原因是排气管上方未安装隔热板所致。权利声明本报告由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制作,文件所涉的文字、图片、商标、表格、视频等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保护,经许可引用时请注明报告来源。未经艾媒咨询许可,任何组织或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使用、复制、转载本报告或向第三方实施许可,否则,艾媒咨询将保留追究其一切法律责任之权利。免责声明本报告所涉之统计数据,主要由行业访谈、用户调研、市场调查、桌面研究等样本数据,结合专业人员分析及艾媒咨询计算模型估算获得。由于调研样本及计算模型的影响与限制,统计数据仅反映调研样本及模型计算的基本情况,未必能够完全反映市场客观情况。鉴于上述情形,本报告仅作为市场参考资料,艾媒咨询不因本报告(包括但不限于统计数据、模型计算、观点等)承担法律责任。阅读、使用本报告前,应先审慎阅读及充分理解上述法律声明之内容。阅读、使用本报告,即视为已同意上述法律声明;否则,请勿阅读或使用本报告。法律声明yq.iimedia.cn
本文标题:艾媒舆情315预热专题特斯拉自动驾驶惹争议汽车质量问题受关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114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