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培优辅导见解我一直认为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否优异,很大层面上取决于尖子生的培养,考入名校的人数,各类竞赛获奖情况。而不仅仅是看拉差补缺后,有多少学生脱离了“贫困”,有多少学生勉勉强强步入了高中。以下我便来谈谈培优辅导的几点见解,不当之处,给予批评指正。一、培优辅导的重要性数学培优辅导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开拓视野,使他们在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上明显优于一般学生,培优辅导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数学培优的功能在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培优中发现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以便及时对他们进行培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重要的思维方法;同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虽然这样做会花费更多的精力,但这一做法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二、培优的角度我认为培优的角度要从两方面来讨论。一是为了中考的拔高提升进行的培优,二是为了竞赛出彩,初三的自主招生考有利进行的培优。每个同学自身的需求不同,因此培优的角度也不同。同时,对于高低年级的培优策略也不同。低年级课内绰绰有余可以消化者,可以尝试拔高型的、跨年级的头脑风暴训练;而高年级(如初二下,初三)由于可供参加的竞赛已经很少,因而应该将目标基本锁定在中考的压轴方面的训练,当然少部分同学还是需要在自招上下功夫的。三、培优对教师的要求培优辅导对教师的个人素养要求很高,教师要善于学习,肯吃苦钻研教材、钻研难题,肯花时间去收集、编写题目,可以做到四年课程通晓贯通,章节内容心中有底。各类培优竞赛书籍时常温习,以期一轮四年达到知晓,随之会基本应变。问题是,真的可以做到吗?很多被拉差补缺拖累,很多因种种琐事而烦心,可以做到以上要求的老师少之又少,至少我在竞赛书籍时常温习这一环节做不到。所以,今日我在这里大谈特谈培优问题,我感到很惭愧。相信大家都知道将是兵的胆,若是连我们这些辅导老师在培优时也手足无措,也时常被题目所难倒,这个不敢讲,那个不敢说,我们的培优大计如何能够得到升华,好学生将是如何可以培养呢?因此,我觉得尤其对于年轻教师更应该花大时间去钻研,相互之间有教研活动,相互之间可以时常探讨教法,相互之间对于难题有所针对的进行自身训练。做到手中无题,心中有题。另外,传帮结对更需要有经验的教师时常加以指导,取长补短。我自问,很多难题都是自身研究的,自己清楚自己所走的弯路有多少,我想如果我有一位名师时常对我进行指导,我的能力将会有更大的突破。所谓学无止境!总而言之,我呼吁我校要对青年一代的发展,有更准确、更细致的安排;同时,青年教师一定要自己有决心,有信心,有毅力的规划自己的发展。四、剖析我校成绩优异学生的心理状况我认为我校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心理状况虽然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心理活动丰富多彩,各有特点,但也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1、自信心强,但往往比较自负,有时候犯一些低级错误。成绩好的学生,由于听多了表扬和鼓励,往往自我感觉很好,因此,有时候会对基础知识不以为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轻视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掌握,有时表现出有点漫不经心。2、学习情感比较饱满,但易发生心理波动,情绪化明显。对学习的兴趣较浓,上课能踊跃发言,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简单重复的问题使他们感到枯燥。3、个人活动能力强,但缺乏深层次的引导。这部分学生的感知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都较强,但除了少数几位能自觉学习外,有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不能有进一步的提高。4、有一定的拼搏精神,但嫉妒心理往往较严重,缺乏友好竞争,共同进步的良好心态。凭着强烈的自尊心和争强好胜的心理,通过努力,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同学之间竞争的理解发生了偏差,认为竞争的结果非胜即败,缺乏“双赢”的理念和心态。五、如何对学生进行培优工作1、保护优秀生的学习积极性优秀生的知识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积极举手发言,积极与其他学生配合。上了初中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比以前多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错误。要经常给予鼓励和肯定。培养他们大胆实践,不怕出错,增强信心。2、鼓励学生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每堂课后都要允许和欢迎学生提问题,以此激励学生不断地向老师质疑,向权威质疑,也就不断地去探索、学习、提高。同时要求优秀的学生在质疑的同时,能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整理提出的问题,从而学会或引导学生提出重难点问题,提出创造性问题。这样,经过一年半载训练后,学生一定敢于提问了,会提问了,乐于提问了,并且学会善于把问号变为句号,又从句号中产生新的问号……。3、课余时间为优秀生作学习辅导优秀生在学习中喜欢质疑,老师要用课余时间耐心地给予解答,并作学习方法指导,如:如何归纳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习迁移等。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持续,能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习比课本更深的知识,自己解决疑难问题。4、给予优秀生个别的具体指导优秀生每人的情况不同,学习上各有特点和长处。有的优秀生思维活跃,反应较快,但考虑问题欠周到,缺乏深度,粗心,易出错;有的优秀生较细心,善于总结归纳知识,但只局限于课本的知识,缺乏大胆质疑。要分别都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使他们扬长避短,进步更快。对个别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进行提高性的练习,强化自学能力,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能。5、老师要让学生通过四个阶段学会解题。第一阶段:简单模仿。即模仿老师或辅导书上的示范去解决一些问题,获得问题的表象,通过模仿:当堂会做,过几天又不会做,是一种正常情况。人会遗忘,遗忘是一种心理规律,除非它已升华成了思想和精神,或者获得的过程伴随难以忘怀的故事,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自然会重复。第二阶段:变式练习。即在简单模仿的基础上再主动实践,主要是做数量足够、形式变化的干扰性习题,其作用通过变换方式或添加次数而增强效果。巩固记忆、熟悉技能,学习数学不能缺少这两个阶段又不能单靠这两个阶段,没有亲身的体验、没有足够的过程、没有过硬的“双基”,数学理解就被架空了,就会出现“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但一做就错”。第三阶段:自发领悟。在模仿与干扰练习的基础上加理解——解题知识的内化(包括结构化、网络化和丰富联系),主要表现为从事实到规律的领悟,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但在这一阶段,领悟常常从直觉开始,表现为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而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然这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数学素养等先天智力因素有关也与后天的努力、勤奋、自信心、顽强的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有关。第四阶段:自觉分析。即对解题过程进行自觉的反思,使理解进入到深层结构,是一个通过已知、通过分析“怎样解题”而领悟“怎样学会解题”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解从自发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从感性到理性、从基础到创新、从内隐到外显的飞跃阶段。实际上,反思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教师和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
本文标题:培优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96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