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幼儿早期阅读与语言发展课题讲座
1儿童早期阅读与语言发展课题讲座深刻/认识阅读,全面/了解阅读,科学/运用阅读.-------刘婉娟没想到今天有这么多的家长汇聚一堂来听一场非常重要的讲座。今天的家庭教育讲座有一个题目,题目是《儿童早期阅读与语言发展》。还有一个副标题是《深刻认识阅读、全面了解阅读、科学运用阅读》。我们转变观念,走出错误的教育误区,就让我们从今天的此时此刻开始。因为我们孩子们的将来,他们的明天一分钟也不能在等待了。在今天的讲座之前,我一定会按照我的讲课习惯,有一个开场白作为我的切入点,也是我们此次讲座的内容插曲。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插曲是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来自于我今天在坐出租车的途中,我问那个司机:这位师傅,你有小孩吗?他说:有啊。我说:你孩子有多大?(我看他很年轻)他说:我的孩子正在读幼儿园。我问他孩子读的幼儿园怎么样?(是公办园还是私办园)他说:公办园。但是接下来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是一句什么话呢?他说:我发现现在的人啊!真不重视教育啊!我说:你说的对,现在的人就是不重视教育。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所幼儿园怎么不重视教育啦?(他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这个幼儿园有多少孩子他说大约有300左右。他说你是干什么的?我说我就是搞教育的。他说:我不想再让我的小孩再在那个幼儿园读书了,一天什么都不教,就是玩。我去咨询,问那个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说你们这么做不对,孩子一样都学2不到,这怎么叫教育呢?园长和老师的观点是:小孩在幼儿阶段主要任务就是让他们开心地玩,学知识、写字、算术是以后上小学的事情。并还让我多给孩子买图书、童话故事看,我买图书孩子也不看,都撕了,或在上面乱涂乱画、乱丢。听完以后我说师傅,恕我直言,是你不对,那个幼儿园园长跟老师是对的。这位师傅很不赞同,就跟我争执,如果天天玩就在家里玩吧,送幼儿园干什么?天天玩将来怎么考上重点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当时就在我们说话的过程中,已经到站了。我就跟他讲,真是抱歉!我今天没有时间来说服你。那么我说服这位司机家长的所有的话我移到今天的会场上,因为这个司机师傅的困惑,他的问题,他认为自己正确的东西很可能也是我们今天在座的许许多多家长共同的问题。“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孩子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希望,更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今时代大多数家长的共同愿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对优质幼儿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希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起跑线上,能够重视幼儿早期阅读。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是早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是为幼儿进入小学所做的最好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独立学习能力的人才,而阅读能力则是独立学习必备的条件之一。新西兰的学生在国际文科测试中都占领先地位;西方:小孩6个3月——开始进行阅读;4岁后——独立阅读;中方:小孩2岁——开始阅读;8岁——还不能独立阅读。(成人伴读——自主读,图文并茂——纯文字)。早期阅读真的重要吗?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方早已开始关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目前在我国,随着婴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一些幼儿园正进行着早期阅读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试点经验。一、家庭早期阅读的目的与形式:(一)早期阅读的目的:培养幼儿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帮助积累生活经验,适当拓宽知识面。(二)早期阅读的内容和形式:1.听讲故事;2.学唱儿歌童谣、猜谜、绕口令等;3.识读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4.阅读各种儿童文学作品(包括绘本、图书等幼儿读物);5.观看电视节目(包括音像资料)。(三)、开展家庭早期阅读,家长应做到的两个方面:41.创设适合幼儿阅读需要的温馨环境。(1)备有摆放幼儿读物的专用书柜或抽屉,高度适宜,便于孩子取放、整理;(2)柜桌椅的高矮、大小应适合幼儿进行阅读、观赏、操作;(3)有适合幼儿使用的文具用品;(4)环境光线充足,色彩温和,清洁舒适。2.引导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比让他们多识几个字、多背几首诗、多看几本书更重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点,培养和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通过亲子互动启发孩子的思维,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理解、想像,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孩子的智能开发打基础;家长轮换,形式多样,注重效果。(3)每天要有亲子阅读的时间保证,一般在10~15分钟。听故事是孩子最正当不过的权利,是孩子向父母索取爱的表现,而讲故事也是爸爸妈妈享受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并重获温馨童年记忆的一次体验。家庭的阅读不仅仅是分享故事,更是促进亲子和谐、融洽感情的重要途径。50到6岁是儿童脑发育最快的时段。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对1500多名婴幼儿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得出结论:如果以17岁智力成熟作为100%的话,那么50%的智力是在4岁以前获得的。二、什么是早期阅读、为什么阅读幼儿园为什么要早期阅读,终身阅读习惯始于儿童期的快乐阅读。一说起“早期阅读”,人们往往容易把它与识字联系在一起——不识字怎么阅读呀?其实早期阅读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刘炎教授认为:婴幼儿凭色彩、图像和成人的言语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的所有活动都是早期阅读。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将之串联起来了解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中的各种关系;会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或听成人读书中的故事等等,都是早期阅读活动。通过多种阅读活动,孩子会逐渐把字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领悟词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使他们对文字驾轻就熟,获取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阅读是决定未来社会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当前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的现状1、幼儿图书总量充足。调查表明,城市幼儿的图书拥有量已十分充足。人均50本以上的占19.8%,人均20—40本的占75.3%,没有图书的幼儿不存在。对于购买诸如“图书”之类的学习用品,家长总是非常愿意“慷慨解囊”。2、幼儿图书内容片面化。学前期的早期阅读并不等于识字教育。6在理论上家长比较认同这个观点,但在为孩子购买图书时,家长首选的还是“智力类”(识字、学数)图书。尤其是大班幼儿的家长,有62.1%把购置识字、学数类图书放在首位。其次是“知识”类图书。而孩子喜欢的则是“动画类”图书。因而在购书时家长和孩子往往发生矛盾。家长在为孩子购书时,目的性明确,把书视作开发孩子智力的一种工具,较少考虑孩子的兴趣和书籍所具备的娱乐性等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对幼儿的“故事类”图书鲜有选择,仅占3.8%。可见,家长对“书籍”作为一种文学作品学习的有效手段重视不够。3、幼儿阅读环境欠佳。调查发现,幼儿虽拥有一定数量的图书,但往往是东放一本西搁一册,没有一个固定的图书架和书袋的幼儿占被调查总数的50%以上,没有阅读角落的幼儿占60%以上。可见,幼儿的家庭阅读的物质环境普遍欠佳。对于精神环境方面,家长的榜样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家长在家里每天坚持阅读书报半小时以上的占35.4%,因“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阅读”的占21.8%以上。家长与书少有交流,幼儿就难以对书产生浓厚的兴趣。4、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令人担忧。在调查和观察中,幼儿的阅读兴趣令人担忧。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喜欢阅读”的仅占被调查总数的30.1%,而“一般”的要占59.8%。许多幼儿爱“听”家长讲故事,不喜欢自己“阅读”故事,因而每天“缠着家长要求讲故事”,能够自己“一页一页认真仔细翻看”的仅占调查总数的3.5%。有些家长为了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用经常购买新书的方法来保持孩子对书的“热度”。很多家长反映,家里的图书要么扔得满地都是,要7么每一本书都被涂得乱七八糟,撕得七零八落,令家长“很失望”,认为自己的孩子只知道玩,不喜欢读书。5、家长指导乏术。早期阅读具备个别化的教育特点,易受兴趣、环境等影响。因此,家长是指导孩子阅读的最好老师。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70%的家长认为自己缺乏正确的指导方法,希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大部分家长只是在孩子“缠得没办法”时给孩子讲个故事聊以应付。许多家长觉得孩子爱不爱看书“无所谓”,认为等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有所改变。调查结果还表明,家长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间较少,每天坚持者寥寥。当与孩子一起阅读时,也只是把故事讲给孩子听,对孩子的阅读兴趣、习惯、技能并不关注或不知道关注,因而当孩子出现一些不良习惯时,家长觉得无可奈何。6、超前识字教育者众多。当我们问及孩子在家有无识字时,65.8%的家长回答“有”。尤其是大班幼儿,69.9%的家长甚至要求孩子“写字”。虽然大部分家长觉得早期阅读应该是“正规阅读的预备阶段”,但受社会风气和“早识字”与“早成才”等因素和观念的影响,提前进行识字教育的家长还是很多。家长不要过早要求孩子写字。有一个幼儿园教师组织家长上美术课,准备许多洗脚盆,每个家长发一支笔、一张纸,让家长用脚来绘画(意愿画),给20分钟,画好后让孩子们来评论。为什么画不好?因为大人是用脚画的。那么,我们的孩子2-6岁骨骼发育没有完善,所以无论是写字、画好每幅画都跟大人用脚操作一样。请问家长们还逼着孩子写好字、画好每幅画吗?阅读能力的培养比写字画画更重要8得多。四、早期阅读开始的时间与阅读重要性:一般来说,5—6个月的婴儿对待书就像对待其他东西一样,会把书放在嘴里咬,用手去拍、扔、撕。9个月以后,婴儿对书的兴趣使他想去翻动书页,但往往是一把抓起好几页;他会看书,但可能把书颠倒着看,嘴里还会喃喃自语。1岁以后的孩子会说不少话了,这种认知能力的发展为早期阅读作了一定的准备。14个月的孩子能开始看图指物。大多数孩子学会看图指物的年龄是1岁零4个半月。说出图上东西的年龄是1岁零7个月。所以,专家建议,早期阅读的起始时间以9个月到1岁为宜。如果家庭教育的方法得当,孩子早期阅读能力就会较早出现。3-8岁是儿童形成和掌握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孩子的口语表达发展特别快,同时开始认识符号,学习如何看书,愿意尝试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符号解释周围的世界。家长和教师要正确引导,帮助孩子养成对阅读的兴趣,形成和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古今中外,但凡卓有成就的志士仁人——科学巨匠、文艺大师……他们进入阅读状态的时间,竟是如此之早!其实,培养阅读能力是发展幼儿智能的最佳武器之一。而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应该从幼儿早期的阅读开始。德国教育家的卡尔•威特,4岁开始阅读;控制论创始人维纳,3岁就会读能写;德国文学巨匠歌德,4岁前就识字读书……再看中国古9代的王勃、路宾王、白居易,方仲永直至近代的胡适、梁启超、鲁迅、郭沫若等,几乎都是在3、4岁就开始进入阅读的。美国教育机构研究发现,儿童的学习能力在入学之前就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儿童的早期教育至关重要。早期阅读则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随着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学者和专家们开始关注幼儿早期的识字阅读教育。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目标体系,要求:“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用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培养学前幼儿阅读和书写的技能。”这一要求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视,这将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希望,也将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低段(1-2年级)识字量应达到1600-1800字左右,约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3500字)一半,而且这一半汉字在阅读材料中出现的频率约占90%,这些让许多家长和教师感觉到现在的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负担过重,为了减轻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识字负担,并能很好地完成学生的识字任务,提前进入独立阅读的阶段,必须重视学前教育,开发幼儿阅读智能。根据专家们多年的研究,充分利用大脑生长发育的结构特点,把握好幼儿阅读智能的开发期,进而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幼儿早日步入独立阅读队伍,
本文标题:幼儿早期阅读与语言发展课题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549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