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岭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第1页(共12页)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岭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3分)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2.(3分)下列各图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敲击编钟能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蝙蝠的导航系统在太空中依然可以发挥作用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可控制噪声D.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传递能量3.(3分)如图,是我国神州飞船的飞行图。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飞船内既可以直接对话,又可以对地面授课。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其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第2页(共12页)C.太空接近真空,不能传声D.声音只能在几十米高的地面附近传播4.(3分)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尽可能延长,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5.(3分)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A.液化放热B.蒸发吸热C.凝固放热D.升华吸热6.(3分)如图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其中正确的是()A.B.C.D.第3页(共12页)7.(3分)下列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水中的倒影B.地面上的影子C.海市蜃楼D.雨后的彩虹8.(3分)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在放映的电视机屏幕不是光源B.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C.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D.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9.(3分)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0.(3分)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如图所示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雾绕群峰B.夏天,雨笼山峦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雪后天晴11.(3分)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的传播大致路径的是()第4页(共12页)A.B.C.D.12.(3分)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杯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B.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D.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13.(3分)测量视力时,人距视力表5m。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小明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检查视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平面镜6mB.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5mC.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小明4mD.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3m14.(3分)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第5页(共12页)B.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15.(3分)小何同学由于口腔溃疡,在校医务室买了一瓶西瓜霜喷剂,在学校卫生间对着镜子自行上药但很难看清楚溃疡位置(如图所示)。如果她想要在镜子里更清晰地看到溃疡处,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用手电筒对着镜子照B.拿手电筒对着溃疡处照C.开顶灯D.口腔溃疡看不清原因是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变小,应尽量靠近镜子二、填空题16.(3分)成语或谚语中蕴含许多物理知识,成语“掩耳盗铃”中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玉不琢,不发光”是因为玉块被打磨得十分光滑,照射到它表面上的光线,在其表面发生了,所以看上去表面很光亮;“引吭高歌”是指唱歌的人(选填“音调高”或“响度大”)。17.(3分)小冬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冬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的耳中的。18.(3分)小明爸爸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断发出敲击物体的声音,小明爸爸为了尽量避免声音对小明的干扰,他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这种三种方案中,①是在处减弱噪声;②是在中减弱噪声;③是在处减弱噪声。19.(3分)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门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A处是色光。第6页(共12页)20.(3分)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的(选填“正立”或“倒立”)21.(3分)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糖化为糖浆,再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石板上绘制出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如图所示的栩栩如生的“糖画”。22.(3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m/s;紫外线灭菌灯和B型超声波检测仪是医院中常用设备,若紫外线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v2,则v1v2(选填“>”、“<”或“=”);对于①验钞机、②电视机遥控器、③声呐探测鱼群、④预报台风地震来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填序号)。23.(3分)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24.(3分)如图所示,一激光束从水下射向水面,入射角等于30°.若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则反射角等于,折射角等于。25.(3分)利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到沸腾,但纸锅(填“能”或“不能”)燃烧,其原因是:在加热过程中,水不断吸热,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温度,第7页(共12页)也说明水的沸点(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26.(3分)在探究固体熔化特点实验中,我们用如图1实验装置给萘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图中实验装备缺少测量仪器、;图2是某同学根据此实验绘制的温度和时间的图象,已知当地的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萘的熔点是80.5℃,标准大气压下沸点218℃,请问BC段的温度是℃,DE段的温度是℃。三、解答题27.请画出如图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8.图丙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井中无水),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作出青蛙看到天空范围的光路图。29.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和法线,画出对应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30.在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第8页(共12页)(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体(选填“固”、“液”或“气”)能够传声。(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不同介质传声效果(选填“相同”、“不同”或者“一样”)。(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手阻止了线的,使声音无法通过线来传播。(4)如果在用土制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不能”或“无法断定”)听到对方的讲话声。31.如图是小明同学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1)按照图安装、调整实验器材,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要根据(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烧瓶)高度,调整固定(A/B)的位置,然后再依次固定好其他器材。(2)往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面和烧瓶颈部出现大量的小水滴,这些小水滴是由烧瓶喷出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形成的;若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可以在金属盘内盛放适量的(冰块/热水)。(3)实验时,握金属盘的手明显感觉到金属盘的温度(升高/降低),下列生活中的哪个事例与此现象原理一致(填序号)①夏天饮料里加冰块②北方储存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几大桶水③蒸笼蒸馒头。3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第9页(共12页)(1)除了图A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完成本实验还需要添加的测量器材有。(2)如图B甲、乙两图中,图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此时气泡大小的变化说明了液体的(表面/内部)也在发生剧烈的汽化。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395969898989898(3)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在图C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4)如图D所示,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实线部分),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A.aB.bC.cD.d33.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2)我们应选择(选填“较厚”、“较薄”)的平板玻璃来进行实验;(3)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4)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红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5)实验时,小红同学应在(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移去后面的蜡烛N,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实”或“虚”)。(6)细心的小红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7)若实验时不慎将玻璃向N方向倾斜,则出现的问题是:。第10页(共12页)34.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如图。(1)将一束入射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ON在内。(2)若沿着B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将沿方向射出,由此说明光反射时。(3)实验中改变入射光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35.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混合液的凝固点/℃﹣17﹣28﹣37﹣49﹣48﹣46﹣28混合液的沸点/℃103104107111117124141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的散热效果,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1)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25℃,对该地区的汽车来说,宜选表中含量为%的防第11页(共12页)冻液。(2)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防冻液的含量会(增大/减小),沸点会(升高/降低/不变)。(3)由表格中的数据,小明认为﹣49℃就是防冻液凝固点的最低值,他的想法是(错误/正确)的。第12页(共12页)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岭中学八年级(上)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岭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635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