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图形图像 > 小学《知识与能力》笔记-2018
知乎大七整理,买正版可享一对一解答服务1小学《知识与能力》笔记看笔记前必读:1.此部分为《知识与能力》的简要笔记,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重点我已筛选出来,在《知识与能力提纲》中,两份搭配使用。2.备注“选择题”的知识点为选择题常考知识点。3.笔记红色字体部分需留意,为高频考点。4.笔记中我若没有写或简写的部分,在看书的过程中可适当忽略,笔记越多的地方越是重点。5.中公的书是根据大纲编写的,实际上并无唯一答案,有些表述不同18版中公书籍的地方,笔记或者书籍二选其一即可,但我建议使用我笔记上面的。6.带有“补充”二字的知识点是中公书上没有的,针对“补充”的知识点,大家可以提前学习一下,以防考到。7.建议第一遍先看书,不管重点、非难点都要看,以防考偏,第二遍再重点复习和记忆重点内容。8.大七手打的笔记,如有打错字的地方还请见谅,也可以私信告诉我,我纠正哈。9.笔记建议黑白打印,不仅便宜些,还可以用红笔做记号。10.请购买正版笔记,享一对一解答服务。教育概述教育学概述教育规律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主体小学教育知识小学教育概述小学组织与运行我国的基础课程概述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教学概述课堂教学的实施德育理论知识小学德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的基本形态:“三合教育”1.家庭教育:先导性、生活性、感染性、针对性、终身性;2.学校教育(主导地位):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3.社会教育:开放性、多样性、群众性、补偿性、融合性;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学校老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育基础知识小学教育小学德育知乎大七整理,买正版可享一对一解答服务22.受教育者(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3.教育影响—桥梁、工具、中介,主要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方式。教育的属性:(选择题)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质的规定性。2.教育的社会属性①教育具有历史性。②教育具有永恒性。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补充:教育的本质特征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补充: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2.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3.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性与连续性。教育的功能:1.根据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工具功能2.根据作用的方向分为:正向功能——负向功能3.根据作用的呈现方式分为:显性功能——隐性功能教育的起源:(选择题)1.神话起源说—昀古老的观点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法国)、桑代克(美国)、沛西·能(英国)3.心理起源说—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4.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苏联)5.交往起源说—叶澜(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选择题)Ø西方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培养》。Ø斯宾塞:主张“教育预备说”,即教育为生活而准备。Ø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思想。Ø克伯屈:设计教学法Ø瓦根舍因:《范例(规范)教学原理》Ø杨贤江:教育劳动起源说Ø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Ø赞可夫:《教学与发展》以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昀理想的发展水平。Ø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Ø外国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代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Ø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Ø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订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知乎大七整理,买正版可享一对一解答服务3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政治学》教育遵循自然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培养》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了出来夸美纽斯泛智(普及)教育、学年制、班级授课制、百科全书式教学、“太阳下昀光辉的职业”、《大教学论》标志教育学成为独立发展的学科。卢梭《爱弥儿》、自然教育、儿童本位裴斯泰洛奇“教育心理学化”、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践洛克“白板说”、绅士教育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代教育学之父”、教育性教学原则、传统三中心论、“四阶段教学论”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儿童/经验/活动中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陶行知曾师从杜威)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产生的条件:1.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了明显的分工;3.文字的出现;4.国家的产生;补充:现代教育的特点1.学校教育逐渐普及;2.教育的公益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加强;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教育与社会的发展:(重点,选择题、简答题)(灰色高光仅代表题号的意思,必背的知识点在《提纲》上)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关系是两方面的,制约和促进作用)。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变革;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4)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体制知乎大七整理,买正版可享一对一解答服务4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3)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选择;(4)文化影响着教学方法的使用;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补充:教育的生态功能1.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2.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3.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教育与人的发展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1.内发论:即遗传决定论—孟子、高尔顿、格塞尔、霍尔;2.外铄论:即环境决定论—荀子、爱尔唯修、洛克(白板说)、华生、斯金纳;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选择题、简答题)1.遗传—物质前提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进程及其年龄特征;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④遗传具有可塑性。2.环境—现实基础①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将遗传素质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②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3.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因。②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③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自身发展的动力。4.学校教育—主导因素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②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知乎大七整理,买正版可享一对一解答服务5④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在人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性和延时的价值;④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补充: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1.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①知识的认识价值②能力价值③陶冶价值④知识的实践价值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①促进个体个性化②促进个体社会化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的理论1.宗教本位论——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2.生活本位论——斯宾塞3.教育无目的论——杜威4.社会本位论:(选择题、简答题)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社会的需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等。该观点认为: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是应该从社会需要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②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人的发展只为服从社会需要;③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具有起码的政治品格,生产能力的人;④人的本性是社会性;⑤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相对于个人而言,国家或社会是绝对和优先的价值实体。评价:社会本位论者从社会需要出发来选择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今天这个生产高度社会化的时代,具有借鉴作用,但只站在社会立场看教育而抹杀个人在选择教育目的过程中的作用,是片面的。5.个人本位论:(选择题、简答题)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该观点认为:①教育的目的应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②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教育者的个人价值;③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和需要;④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充分的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⑤人的本性在于自然性,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评价:个人本位论把人视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人的自由、个性解放和提高人的价值和地位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如果只强调个人的需求与个性的发展,而一味贬低和反对社会需求和发展,具有片面性。(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是两大主流观点,而且观点相反。)教育目的的层次: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知乎大七整理,买正版可享一对一解答服务6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选择题)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同社会生活相联系;2.人的片面发展是由旧的社会分工所造成的;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的可能性;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补充: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科学含义: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3.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才能、志趣、道德和审美能力的充分发展,即人的个性自由发展。补充: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1.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2.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综上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1.德育—处于引领地位;2.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体育—基础作用,其他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4.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5.综合实践—综合德、智、体、美的作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几者之间的关系:1.五育既
本文标题:小学《知识与能力》笔记-201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754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