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汪淑娟Page2目录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定义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Neonatalcoldinjurysyndrome)简称新生儿冷伤,亦称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寒冷和(或)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肿,重症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早产儿多见。定义寒冷、早产和窒息为主要病因。1.新生儿体温调节与皮下脂肪组成特点:①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②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血流丰富,易于失热;③能量贮备少,产热不足,尤以早产儿为明显;④以棕色脂肪产热为主,缺乏寒战等物理产热方式;⑤皮下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比不饱和脂肪酸多,熔点高,受寒时易硬化,出现硬肿症。2.寒冷损伤:低体温和低温导致缺氧、能量代谢紊乱和代酸,严重时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坏。3.其他:新生儿感染、早产、颅内出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等时也易发生硬肿症。病因和发病机制皮肤血管痉挛收缩,血流缓慢瘀滞熔点高皮下脂肪凝固皮肤硬体温低下缺氧、酸中毒组织缺氧浮肿棕色脂肪产热不足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体表面积相对大寒冷、摄入不足感染、窒息缺氧新生儿脂肪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容量减少DIC休克全身多器官衰竭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发生在寒冷季节或重症感染时,多于生后1周内发病。低体温和皮肤硬肿是本病的主要表现。1.一般表现反应低下吮乳差或拒乳、哭声低弱或不哭,活动减少,心率减慢,也可出现呼吸暂停等。2.低体温新生儿低体温指体温<35℃。轻度为30~35℃,重度<30℃,可出现四肢甚或全身冰冷。3.皮肤硬肿橡皮样感,呈暗红色或青紫色,伴水肿者有指压凹陷。硬肿常呈对称分布,其发生顺序依次为: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硬肿面积可按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臀部8%及双下肢26%计算。严重硬肿可妨碍关节活动,胸部受累可致呼吸困难。临床表现5.病情分度:分度肛温TA-R硬肿范围全身情况及器官功能改变轻度≥35℃>0℃<20%无明显改变中度<35℃≤0℃25%~50%反应差、功能明显低下重度<30℃<0℃>50%休克、DIC、肺出血、急性肾衰4.多器官功能损害重症可出现休克、DIC、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表现1.体温过低:与体温调节功能低下、寒冷、早产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吸吮无力、热量有关。3.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皮肤粘膜屏障功能低下有关。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硬肿、水肿有关。5.潜在并发症:肺出血、DIC。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保暖和育儿知识。护理诊断1.复温目的是在体内产热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环境温度以恢复和保持正常体温。最宜采用暖箱,若无条件可采用温水浴、热水袋、电热毯或母亲怀抱等方式复温,但要防止烫伤。(1)若肛温>30℃,TA–R≥0,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一般在6-12小时内可恢复正常体温。(2)当肛温<30℃时,多数患儿TA–R<0,肛温<30℃,一般均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外加温。每小时提高箱温0.5-1℃(箱温不超过34℃),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整暖箱温度。在肛温>30℃,TA–R<0时,仍提示棕色脂肪不产热,故此时也应采用外加温使体温回升。护理措施2.合理喂养轻者能吸吮者可经口喂养;吸吮无力者可滴管、鼻饲或静脉营养保证能量供给。护理措施3.保证液体供给,控制速度应用输液泵控制,无条件者应加强手控滴速;建立输液记录卡,每小时记录输入量及速度,根据病情加以调节,以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引起心衰和肺出血。4.预防感染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加强皮肤护理,经常更换体位,防止体位性水肿和坠积性肺炎,尽量减少肌肉注射,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护理措施5.观察病情注意T、P、R硬肿范围及程度、尿量、有无出血症状等,详细记录护理单,备好抢救药物和设备,一旦发生病情变化,能分秒必争组织有效的抢救。6.健康教育介绍有关硬肿症的疾病知识,指导患儿家长加强护理,注意保暖,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鼓励母乳喂养,保证足够的热量。护理措施7.预防措施①及时治疗诱发冷伤的各种疾病。②尽早开始喂养,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③注意保暖:产房温度不宜低于24℃,生后应立即擦干皮肤,用预热的被毯包裹,有条件者放置暖箱中数小时,待体温稳定后再放人婴儿床中,若室温低于24℃,应增加包被;小早产儿生后应置于暖箱中,箱温为中性温度,待体重>1800g在室温下体温稳定时,可放置于婴儿床中;在转院过程中应注意保暖。护理措施谢谢聆听
本文标题: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75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