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三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债券(juàn)和谐(jiē)分外(fèn)挑拨离间(jiàn)B、动辄(zhé)腼腆(tiǎn)干涸(hé)更新换代(gēng)C、谦逊(xùn)执拗(ào)招聘(pìng)破绽百出(zhàn)D、恐吓(xià)檄文(xí)纸砚(xàn)随声附和(hè)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按顺序改正在下面的方格中。(4分)(1)甘拜下风(2)相形见拙(3)脍灸人口(4)锐不可当(5)油光可见(6)漠不关心(7)老奸巨滑(8)故弄悬虚(9)再接再厉(10)义不容辞错别字改正3、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麦苗在霜冻时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①,②,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A.①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②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B.①穿老羊皮背心,着大靸鞋,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②上山梁,绕山嘴,爬高高的梯田,C.①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②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D.①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着大鞋,穿老羊皮背心,②爬高高的梯田,上山梁,绕山嘴,4、默写(10分)(1)、路漫漫其修远兮,。(屈原《离骚》)(2)、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子罕》)(3)、老吾老,;幼吾幼,。(《孟子·梁惠王下》)(4)、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5)、绿杨烟外晓寒轻,。(宋·宋祁《玉楼春》)(6)、《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捕蛇者说》的“吾尝疑乎是”一句中“是”字指代:(8)、《醉翁亭记》描写了“山间之四时”,其中写夏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9)、《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淖陷渠沟。《爱莲说》一文中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读过一些课外名著,请按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1)《水浒》中叙述了好汉“大闹野猪林”的故事。(2)《西游记》主要记叙唐僧师徒四人战胜各路妖魔鬼怪的故事。(3)《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6、模仿下列括号里的成语对前面数字的形象而别致的描述,在最后一个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以形象地描述最后一个数。(2分)A.10000-0(万无一失)B.10002=100×100×100(千方百计)C.1/100()7、在“家电”的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想方式,另选两种“家电”,写一段讽喻人类的文字。(4分)[示例]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众人的摆布。空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改变温度,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答:(1)(2)8、班上准备开展题为“话说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料《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按后面要求做好准备。(5分)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梁万俊:鹰,是天空中最娴熟的飞行家,但是他却有比鹰还要优秀的飞行技能。万米高空之上,数险并发之际,他从容镇静,瞬间的选择注定了这次飞行像彩虹一样辉煌。生死八分,惊天一落,他创造了奇迹,为你骄傲,中国军人,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1)、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2分)人物姓名:作品名称:(2)、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要求像“颁奖词”一样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3分)二、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术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选文有改动)9.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答:10.文章第②段介绍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答:11.文章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这样”指的是什么?(2分)答:12.文章第④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2分)答:13.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答:14.利用细菌发电除了发电效率高之外,还具有哪些优越性?(3分)答:(二)、阅读下面的《半亩方塘》,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①有田的地方,就会有塘。往往蓄了半塘的水,摇曳着几柄荷叶,散着清香。像一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鸟从田野的上空飞过,它就照出鸟的影子,牛在塘堤上啃草,它就照出牛的模样。鸟从空中望见了自己俊巧的身影,斜斜地飞下来,掠过水面,用飞翔的微风轻轻地扇出几道涟漪,算是一番谢意;而那走上堤来的牛,并没有领会塘的美意,只是低了头一味地啃食着草,不停地甩转着尾,驱赶身上的蚊蝇。塘知道,还有更多的田等着吃了草的牛去耕耘。鸟从上空飞走了,水中仍是一方蓝天白云;牛从堤坝走过去了,。一片落叶飘舞而下,像一只蝴蝶扑浮在水面上,那是告诉她春夏的逝去,秋冬的来临。②农人操心的是让田地长出丰收的庄稼,塘操心的是让自己四季满盈。下雨的时候,鸟也会躲进堤上的稻草垛里,对着潇潇幕雨怨声叽叽。但是塘却开放自己,拥抱每一颗雨滴。那来自四面八方的污泥水更是流归到这田野的大海。带泥的雨水流下堤来,污染了塘,清亮的一塘水一时浑浊不堪。但是塘知道,要获得就会有牺牲。不过不要紧,几天的风吹草动,波澜微惊,那一塘的水又会澄明如镜。她将污泥埋进心底,而将明净奉献田原.................。如果秋天的雨水还不能让她蓄满,还有冬天飞雪的晶莹。枯草上的积雪融化。冰凉而洁净的雪水又悄悄溶进了塘水中,涟涟的水波是清冷的光影。③正是这一塘的清水,浇灌了一亩又一亩的庄稼。春天到了,。清亮的塘水就会一路歌声顺着沟渠流进田野,一块块水田就如一方方明镜,照映着人们一年之计的春耘。在干旱的日子里,天空中无一丝雨,禾苗枯焦,农人的心一如那枯卷的草帽,塘也不惜流尽自己最后一滴水。从干裂的塘底里流着的最后一脉水,就像她的血。④她不知道灌溉了多少庄稼,也不知养活了多少人,她只记得那挑了一担谷的人在塘边洗过几次脸,耕田的人来洗过几次脚,如果人们在冬天为她挖一次淤泥,她更会感激不尽,春天那淤泥会催青一堤的青草,夏天塘里会长出美味的菱角,冬天也会奉献出玉臂似的藕。⑤只有这半亩方塘,有着日的光亮,月的清阴。在那如梦的星辰里,晚风送来的蛙声是它为疲惫的人们准备的夜眠曲似的唱吟。⑥只要有田野,就会有塘,长着几朵青青的荷叶,映着一片明净的光影。如果有人路过,不可随意举一块泥土丢进方塘,因为那是田野的一颗明亮的心。15、文中两处内依次选填句子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塘堤上是一处处踩跨的蹄痕③人们就会抽取她一年的积蓄②一处处踩跨的蹄痕在塘堤上④她就让人们抽取一年的积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6、注意对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简要分析每组两个句子间的关系。(4分)(1)①像一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②一块块水田就如一方方明镜.....,照映着人们一年之计的春耘。(2)①从干裂的塘底里流着的最后一脉水.,就像她的血.。②不可随意举一块泥土丢进方塘..,因为那是田野的一颗明亮的心.。17、阅读下面链接的材料,结合对文章第④段的理解,你能发现方塘与松树有什么共性?写出你探究的结果。(不超过20字)(3分)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阴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选自陶铸《松树的风格》)18、作者在第二段中说“她将污泥埋进心底,而将明净奉献田原”,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100字左右,4分)(三)、阅读《一窠八哥的谜》,完成19——24题(16分)一窠①八哥的谜牛汉小时候,我不会养鸟,却有探险和猎取神秘事物的野性。有一年的麦收季节,听说城墙上出现了一窠八哥,我在城墙下绕来绕去寻找。果然,听到了一丝儿很_A_(zhìnèn)而清脆的声音,似出壳不久的雏鸡的叫声。顺着细微的声音找去,终于望见了在高高城墙上的一孔洞穴里,四五张鲜红的小嘴正张着,像一束喇叭花悬挂在崖畔上,好看极了。我当下就想把它们掏下来。但壁立的城墙太高太陡,无法攀登。八哥的窠在城墙的上方,用梯子够不着,从城墙上用绳子缒下来②一定可以掏着,但我不敢。我只能立在城墙跟前,仰起头望着那一窠神秘的八哥。记得父亲曾对我说过,县城墙最早是隋朝时筑的土城,明朝时包的青砖。墙面上已经有一些砖朽烂成窟窿,我异想天开,想攀登上去掏这窠八哥。全村的孩子中,我最会爬墙上树,我相信自己会手扣着脚登着那些孔洞往上攀登,总有一天能把这窠八哥掏到手。我天天练攀登,苦练了一二十天,一天比一天攀登得高。小八哥的爹妈从天空嗖的一声回到窠里喂食,翅膀又黑又亮,在我眼前一闪而过,随后从窠里伸出头,朝下望着我,吱吱地叫,我知道它们在咒骂我。有几次,头发上落了雨点似的鸟粪,还有脏土。我心里明白,这是大八哥在对我进行反抗。小八哥抖动着茸茸的羽毛,我闻到了奇异的鸟的气味,再往上攀登三五尺,就能够着八哥了。一天清早,我来到城墙下,感到有点异样——没有听到小八哥的声息。前几天,我已听出小八哥的声音变得洪亮了起来,不再是嗷嗷待哺,而是牙牙学语,已经很像在歌唱。八哥的歌,一定不同于鸽子那种柔媚而混浊的声音,更不是麻雀_B_(cūcāo)的吵叫,也不同于村里八音会上的任何一种乐器声。整个城墙显得铁青铁青,千疮百孔,像死了一样。我顿然明白,八哥一家已经飞走了,已经移居到不可知的远方。叫卖黄酒的小栽根告诉我,天亮前后,他看见有一朵黑亮的云彩,向滹沱河那个方向飞走了,那一定就是八哥一家。我伤心地扒在城墙上哭了半天。我知道
本文标题:初三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831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