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鲍鹏山《说孔子——日常圣人》
鲍鹏山:《孔子》第二章日常圣人我们说起孔子,都知道他是圣人,我们还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缺少宗教的民族,缺少一种全民的对“上帝”的信仰,但是我们虽然没有神,我们却有圣人,我们没有诺亚方舟,我们却有孔子杏坛;我们没有上帝的救赎,但我们有圣人的济世;我们没有上帝的博爱,我们却有圣人的仁道。圣人,就是我们的精神的导师,就是我们心灵的向往,就是我们行为的规范。那么,这样的一个品格的圣人,他有一些什么样的气质呢?在这一讲里,我们主要来看一看,孔子,作为一个人,体现出哪些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性情。在他圣人的气质里面,有多少神性的东西,有多少人性的东西。首先,他是有性情的圣人。这与一般人对圣人的想象不同。在一般人的意识里面,圣人,那肯定是一个高高在上,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一言一行都规矩有度的人。而且,我还要特别指出,真正的圣人一定是性情的,一定是满怀激情而又一腔深情的。孔子就是这样,他对人对事,常常是动情的,自身遭到羞辱,他动情;颜渊死,子路死,伯牛有疾,他都动情;在泰山脚下见一可怜的妇人,他也动情。喜怒哀乐,一任性情,在这一点上圣人跟我们的情感特征是一样的。我们先看看他的喜。孔子有一次夸奖他的弟子颜回,他是用一种赞叹的口气说的:贤哉,回也!(《论语•雍也》)你看他的语气,一开始就是,哎呀,真是贤德呀,那个颜回呀。这种夸奖不是我们今天的老师给学生做一个操行的评语,学期结束了,在他的成绩单里,在他的鉴定表上写上一行非常客观的,非常冷静的评语。那颜回为什么贤呢?他能吃苦,他能淡泊,能够在清贫中找到生活的快乐: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讲了这样一句话以后,再重复一句:贤哉,回也!在一段话里前面一开始“贤哉,回也”,后面又是一个“贤哉,回也”,感慨不已,颜回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能够如此快乐,他为颜回高兴。因为到了这个境界以后,颜回的快乐和幸福就不以物质条件改变而改变了,这样的人永远都会是快乐的。同时也在表明,孔子自己内心的那种高兴,为有这样好的学生而高兴。一个学生达到这样一个境界,老师为他高兴,感到喜悦。这是他为学生的喜。对于古代的大圣大贤,他更是衷心的赞美,欣赏他们,崇敬他们。你看看他如何赞叹传说中的尧:大哉!尧之为君也!(《论语•泰伯》)我们看这个开头,也是“大哉!”一开始就是伟大呀,那个尧呀。总是用感慨的句子在前面。那么,这个尧怎么伟大呢?下面完全是感慨的句子: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巍巍乎”,多么崇高呀,“荡荡乎”,多么广大呀,“焕乎”,多么的文采斑斓呀,全是感慨的句子。他在跟谁讲呢?跟他的学生在讲。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孔子是一个历史老师,这个历史老师在跟学生们讲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时候,他就是这样的讲法。把孔子和我们现在一般的中学到大学里的历史老师讲述历史的方式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两者有区别:我们的老师往往是冷静的,是一二三四、甲乙丙丁,是所谓的什么重点、难点,侧重的是所谓的知识点。孔子不是这样,他感慨万端,然后又把自己的这种感慨,感染了我们。从而让我们首先从感情上热爱上了历史,热爱上了历史上的这些伟大的人物,而不仅仅作为知识去背下来、记下来,然后去应付考试。所以,在孔子的历史课上学出来的人,对历史是有感情的,他会对历史产生热爱之情,热爱和尊敬本民族的历史和伟大的人物。这应该是历史学最重要的使命,也是一个历史老师最必须做到的。再看看他怎么讲大禹,弟子们问老师,大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能不能跟我们谈一谈?如果我们去问我们的历史老师这个问题,我们的老师会老老实实的有板有眼地告诉我们对大禹的历史评价,大禹地历史功绩等待,一二三四、甲乙丙丁。但是,孔子是怎么讲的呢?禹,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你问到大禹,我告诉你,大禹啊,我对他真的是没有挑剔的了。为什么呢?你看看他,食物很粗糙,吃的很简单,但是给神明祭祀的时候,那个祭品却很精致。自己穿的衣服很简陋、很随便,但是他在祭祀天地和祖先的时候,他穿的那个祭服却非常的讲究。他自己住的房子是很狭窄,很矮小,但是他把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什么地方呢?放在指导农业生产上,你看看他国家的农田,在他治理下那个农田的沟都比别人要直。讲到这,孔子又来了一句感慨,大禹呀,我对他真的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这样讲历史,他是从感情上先引导我们,让我们在感情上进入历史。历史很多时候真的不是一两个结论,历史的价值真的不是一些历史知识。历史的价值是,我们在历史里面能不能找得到对于我们当代的价值,是我们能不能从历史中找到对我们情怀的一种感动。如果没有这些,历史就是没有价值的。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所以,我们跟着孔子学历史,我们会爱上历史,我们跟着孔子去了解古代的人物,我们会爱上这些人物。当然,对某一些很坏的历史人物,像商纣王、像夏桀,我们也可能无比痛恨这些人物。这时历史就不是一个古板的,与己无关的存在,它已经介入我们的感情了,而我们的感情也介入了历史。这才是最好的历史老师。孔子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是有性情的,是有激情的。他自己首先对历史有热爱,对这些历史人物有感情。在《论语》里,他至少两次明确说到自己是“好古”的人。这是他的喜,我们再看看他的怒。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会像一般人那样发怒吗?孔子说君子“不迁怒”,也就是说我在你这儿受了气,我不到别人那个地方去发泄。我今天早晨上班的时候在路上堵车了,心里面很堵,我到办公室后,在同事那里去发泄一下,他不会这样,所以说君子“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但是该怒的时候他也会怒。什么叫做该怒的时候?当看到原则被践踏的时候,当看到弱小的善良的受到损害的时候,当看到恶行在肆虐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还不愤怒,那你还叫人吗?所以孔子有他的怒。是为圣人之怒。比如说鲁国的执政季平子,作为一个大夫,他家祭祀祖先的时候,按照周礼的规定,只能用四佾([yì]古代乐舞的行列)的乐队。可是他把鲁国国君的六佾的乐队调去了四队,然后他变成的八佾,八佾是天子的规格。他用天子的规格在自己的家里祭祀祖先,这样的僭越是孔子不能容忍的,更何况他把鲁昭公的乐队调去了,鲁昭公作为一个诸侯在祭祖的时候,乐队凑不起来了!孔子对他这样越礼的行为感到非常的愤怒。他说了一句话: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他不仅怒了,而且还告诉我们这个时候我如果再能忍,那我这个人就一点点刚性也没有了,一点点骨气也没有了。一个人没有一点刚性可以吗?一个人没有一点脾气可以吗?不可以。他愤怒了,他不光是愤怒,他还有行动。35岁的孔子看到季平子这样做,说了一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然后拂袖而去,到齐国去了。这就是圣人之怒。圣人为什么怒?为原则而怒,为公道而怒,为天理良心而怒。不是为自己的个人得失而怒。对他的弟子,孔子也有怒的时候。孔子说有教无类,但是如果一个学生在原则问题上犯了错误,他是真的非常严厉的。那个冉求在他72贤弟子中也算是出色的,至少能排在前十名。可是冉求在孔子的晚年,在季氏那里做官,帮着季氏聚敛财富,盘剥百姓。孔子非常愤怒。然后就跟其他弟子们讲,从今以后冉求就不再是我的学生了,他不配做我的学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你们现在擂着战鼓去向他进攻,我允许。这也是愤怒,为什么愤怒?就为一个大夫,盘剥老百姓,而他的学生帮助这个大夫去剥削人们,聚敛财富。圣人没有私仇,只有公仇。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他的另一个学生樊迟向他来问怎么种白菜?孔子也很生气,在樊迟转身走了以后,他在后头破口大骂:小人哉,樊须也!(《论语•子路》)为什么呢?他觉得这个弟子没有志向,志向太小,胸襟太窄,眼界太低,境界太次。你到我孔子这儿来,你就学种个庄稼吗?士是干什么的呢?士要志于道的,是把追求道义,追求真理当做自己的使命的。你就想种一点白菜养活自己?所以他也骂。这个骂还算客气的,他甚至还骂人断子绝孙。骂人断子绝孙可能是街上泼妇的骂法,我们绝对想不到圣人也骂过,这个骂法是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上记载的。孟子说孔子讲过一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什么叫无后呀?就是断子绝孙。什么叫作俑呢?我们知道中国在古代有一种非常野蛮的制度,天子或者贵族死了,常常用他身边的人,比如平时伺候他的奴隶,他的妻妾,他的近臣,为他殉葬。这是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野蛮制度,比如秦穆公死了就用人殉葬。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后一个废除殉葬制度就是秦国。后来,渐渐地人们认识到这个制度是野蛮的,用活人来殉葬确实有点太过分,然后就用泥来塑一个俑人,叫做泥俑。用它替代人,像一个人的形状埋在坟墓里面,算是给他殉葬。但是就是这一点,孔子也是忍无可忍,为什么?因为用泥俑来殉葬,虽然泥俑不是真人了,但是这个形式本身,包含着一种罪恶的观念。就是这种罪恶而反人道的观念让孔子忍无可忍,所以他说做这样事情的人是断子绝孙。你看看这是多严厉的骂法。孔子不仅骂人,他还会打人,而且打的还不是一般人,打的是他的一个老朋友。孔子有一个老朋友叫做原壤,一辈子放荡无羁,不像样子。举一个例子就知道了,原壤的母亲去世了,孔子一听说老朋友家的母亲去世了,赶紧到他家吊唁去。到他家一看,这个小子一点悲痛的神情也没有,高高兴兴的,丧事就根本没有料理。我们知道,孔子是一个料理丧事方面的行家,对殡葬之礼非常熟悉,于是他就跟弟子们说,好吧,我们留下来帮他料理丧事。孔子亲自帮原壤的母亲整治棺材,棺材板上要画上图案,他就亲自画。这时候原壤在干什么呢?他在旁边唱歌,唱到最后,甚至跳到棺材板上去唱了。孔子的弟子们都看不下去了,说这个人太不像话了,我们走,不管他了。孔子说这不行呀,谁叫他是我老朋友,他就这样的脾气,我们不看他的面子,看他死去的母亲上,把这个丧事给办了吧。(《礼记•檀弓》)这一次孔子算是忍了。再后来,到了孔子晚年,有一天他柱着拐杖到原壤的家里,原壤看到孔子来了,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夷俟”,什么叫夷俟呢?坐在地上两腿伸得老远。我们知道古人的坐法跟今天的坐法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是坐在凳子上,古人的坐法是跪在地上,坐在自己的脚后跟上,这是一个礼貌的坐法。那么比较粗野的不礼貌的坐法,就是屁股直接坐在地板上,然后双腿直直的叉开伸出去,像一个农民用的簸箕一样,所以又叫做“箕踞”。原壤看到孔子来了就这样坐着。孔子这个时候真的生气了,就骂他:你这个人少年时不努力,中年时没有建树,晚年了你还一事无成。你现在还这么傲慢,还这么不懂事。你该死了你还不死,老而不死你就是一个贼呀!然后拿起拐杖狠狠地敲打他的腿:把你的狗腿给我缩回去!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论语•宪问》】我们不要以为修养的最后境界是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当然是一种境界,但不是最高的境界,也不是惟一的境界。对个人的得失心平气和是一种境界,但是对原则问题也心平气和就不可以。对一切邪恶的人和事保持道德的愤怒,对一切善良的人遭到不幸感到痛苦。这才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所以,面对邪恶有道德愤怒,面对善良遭到邪恶的侵害时有道德的痛苦,这才是道德的最高境界。道德的最高境界不是道德感的麻木,相反,是道德感更加的敏锐。一个人的道德愤怒和道德痛苦越是强烈,他的道德境界就越高。道德愤怒和道德痛苦的强烈程度是一个人道德意识高低的天然尺度。不要以为看到很多不平的事情都麻木了,都心平气和了,就认为自己道德境界高了。恰恰相反,那是迟钝,是没有了良心,是没有了正义感,不是道德境界高了,而是道德境界低了,堕落了!有很多的小文人,总是津津乐道沾沾自喜自己的“心平气和”,把这看作最高的境界。如果照他的标准,孔子还没有他的境界高呢。孔子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好人,是喜爱人,恶人,是厌恶人。仁德的人一定具有两个特点:那就是,对于正义的,对于善良的,他爱;对于邪恶的,对于残暴的,他恨。这种爱和恨一定是一个人内心高贵的体现。有爱有恨是正常人,大爱大恨可能就是圣人。这是我们讲他的怒,我们再看看他的哀。孔子有这样一句话
本文标题:鲍鹏山《说孔子——日常圣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95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