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林业/苗木 > 邓散木《临池偶得》12篇
=28640&extra=page%3D4、淮北留香阁毛笔制作者:陈利民|2007-12-0123:24:101984年,原留香阁毛笔厂这只笔全长2.15米重44斤仅笔锋就长达65厘米一次需蘸5斤墨汁.書海觀瀾(二):楹聯.帖學.書藝國際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及藝術系合辦1_J2h5KPKKmgtc.jpg(358.67KB)回复引用订阅TOP中国艺术论坛管理员UID4帖子32881精华76积分63263威望632631金钱521171在线时间2853小时注册时间2006-6-6最后登录2009-9-222#发表于2007-3-718:53|只看该作者書海觀瀾(二):楹聯.帖學.書藝國際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及藝術系合辦日期:2007年3月16日(五)~17日(六)地點:香港藝術館地庫演講廳(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大會語言:普通話研討會程序3月16日(星期五)09:30-09:45開幕致辭:蘇芳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第一節09:45-10:00黃惇(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學研究所)書法對聯探源10:00-10:15張恨無(蘇州市職業大學)論集聯‧題聯10:15-10:30黃坤堯(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清代楹聯的人文精神──《合璧聯珠-樂常在軒藏清代楹聯》探索10:30-10:40答問及討論10:40-11:00茶點第二節11:00-11:15柳揚(新南威爾士大學美術學院)舉業與應酬:清代書法藝術的社會史一瞥11:15-11:30莫家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崇董與貶董──清代前期帖學觀析論11:30-11:45曹建(西南大學文學院中國書法研究所)晚清帖學及其地位11:45-11:55答問及討論11:55-12:00嘉賓合照12:00-14:00午饍15:00-16:30書法雅集(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6:30-17:00《合璧聯珠二:樂常在軒清代楹聯》展覽開幕(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3月17日(星期六)第三節09:30-09:45富田淳(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李宗瀚舊藏碑帖考09:45-10:00水賚佑(上海古籍出版社)《寶晉齋法帖》新考10:00-10:15伊藤滋(日本東京學藝大學)魏晉小楷考10:15-10:30林業強(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淳化閣帖》的流衍:《汝帖》四題10:30-10:40答問及討論10:40-11:00茶點11:00-11:15毛秋瑾(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敦煌本《其書帖》考11:15-11:30河內利治(日本大東文化大學)書跡的變容──以王獻之書《鴨頭丸帖》為中心論11:30-11:45李郁周(明道管理學院國學研究所)故宮卷《書譜》是“一件"草書作品──《書譜》的用紙、改寫與分卷問題11:45-11:55答問及討論11:55-14:00午饍第四節14:00-14:15吳秀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淳化閣帖》與明代書家──明代臨帖書風研究14:15-14:30吳國豪(何創時基金會)王鐸書風遞傳及其追隨者14:30-14:45李潤桓(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傅山書藝與《閣帖》14:45-15:00何傳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王澍《積書巖帖》及其書學15:00-15:10答問及討論15:10-15:30茶點15:30-15:45何碧琪(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張照帖學書法特質、形成原因及其影響15:45-16:00陳雅飛(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乾嘉幕府之碑帖風尚──以錢泳為視角16:00-16:15朱萬章(中文大學文物館/廣東省博物館)明末清初嶺南書風研究16:15-16:30劉澤光(香港浸會大學)從樂常在軒藏聯看清代廣東碑學和榜書16:30-16:40答問及討論书法入门---握毛笔的姿势发表于2008-07-0116:01:21学习书法,首先要懂得握毛笔的姿势,正确的握笔姿势是怎样的呢?我们用图来解释一下:://blog.ifeng.com/archive/1331035_200807.html毛笔正确执笔方法文章来源:ndlniudali【字体:大中小】时间:2008-3-523:42:48一、执笔有哪些方法?自古至今,执笔的方法五花八门,可以说应有尽有(见图1)。据已故的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从古画上书写者的执笔姿势考证认为,古人是用三指执笔法写毛笔字的。因为那时候的人都盘腿坐在地上,也有双膝着地跪坐的,屁股坐在跪着的双腿上。那时候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只有像茶几之类的机于,因为机子很低,写字时手都得悬起。此法传到日本,一直沿袭至今。到来代桌椅板凳开始大兴,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更,执笔方法也变为五格执笔法了。宋代大书家苏东坡却仍用三指执笔,当时有人指出他执笔方法不对头,他却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一定的标准方法,只要手心虚空,执得灵便就行。再如握管法,用手掌将笔杆整把地抓住书写。撮管法是将五个手指的指尖并拢在一起,捏住笔杆的尾部书写。古人执笔方法众多,但使用最广泛,也可以说普遍接受的是“按、压、钩、顶、抵”五指执笔法。二、五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见图2)。同样是五指执笔法,又因手格的张开和并拢、笔执在指尖处还是手指第二关节处而形成多种形式,古人称之为“凤眼”、“虎口”、“鹅头”等五指执笔的不同态势。三、枕腕、悬腕与悬肘枕腕枕腕是执笔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也有采用一种叫“臂搁”的竹片来搁手的,一般用于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将纸洇潮。用枕腕法书写毛笔字,因手腕靠在桌上手很平稳,适宜于写小楷或一寸见方的中楷,但也因手腕搁死了难于移动。如果再写大一些的字,就要用悬碗来书写。悬腕悬腕是执笔的手腕悬起,离开桌面,肘(Zhou,上臂与前臂相连的、突出且可活动的部位)臂仍靠在桌上的书写方法。这种方法,手腕活动范围比枕腕法大一些,臂和肘关节还是靠在桌上,仍然比较平稳,可写二三寸大小的大楷字。如果写对联或擘窠大字,就要用悬肘法来书写。悬肘悬肘是执笔的手臂全部悬空来书写毛笔字的方法。这种方法因手臂不靠在桌上,没有一点妨碍,可以任意挥洒,不管写大字、小字都很适宜,是最佳的书写方式,也是书法家普遍采用的方法。宋代的大书法家米蒂,连写小楷字都用悬肘法来写,可见他功力有多深。当然初学者没有必要这样做。我们练毛笔字,在起步阶段时,因对毛笔的性能一点也不熟悉,可先用悬腕法写二三寸见方的楷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对笔法稍有把握以后,手也慢慢听使唤了,可采用悬肘法来练习。当然,突然将手臂全部悬空,一上来有一定的困难,手会酸麻、疼痛,只要坚持便会解决。快则一个星期,慢则一个月。如果开始阶段就怕疼,或者看看写的字还没有原来枕腕时写得好,仍把手臂放回到桌面上,那很可能一辈子手臂都悬不起来。清代有个书法家,他就因没能过悬肘关,写毛笔字时手腕总是枕江在桌面上,写大字没法进行,于是在屋梁上悬挂一根绳子,结成绳圈,将执笔的手套在圈里书写。可见不能悬肘是件很麻烦事。四、执笔的高低与松紧执笔的高低是指执笔的手指(无名指)与笔头之间的距离,距离长就是执得高,反之,距离短就是执得低。执得高,手执在笔杆的中部或尾部,书写时手腕或手指移动一分,笔毫就会在纸上移动一寸,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结体也会奇趣横生,因此,这种方法有利于写行书和草书。但由于执笔高,手中之力传递到笔尖的距离远,笔画容易浮滑。相反,执笔低,笔力易于到达笔尖,笔圆较沉稳,有利于写篆书、隶书及楷书。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林散之先生写草书仍然低执笔,他并不依赖手指的拨动以求得草书结体出于意料之外的奇趣,而是靠手腕、手臂的协调动作追求笔画的沉着痛快。初学者练正楷,执笔应该低一些(离笔根约1寸),使笔画稳健些。执笔高了,变化大,写楷书就不容易掌握。还有执笔的松紧问题。执得太紧,手太用劲就会颤抖且手指疼痛。执得太松,一点力也不用,笔就会掉下来。对于初学者来说,从未拿过毛笔,心理比较紧张,因此可适当放松些。当然,写字不是不用力,古人说“力在笔尖”,是要将力量通过执笔的手传递到笔尖上,不能停留在手臂或手指上。写字用的是巧力而不是死力。巧力来自久练,这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会骑了,习惯成自然,并不感觉到自己在用力。写毛笔字如果感觉不到自己在用力,运笔自如了,也就过了执笔关了。五、运指、运腕与运肘写毛笔字是用手指、手腕或臂肘的协调动作来完成的。纯粹用手指的拨动来完成点画的书写的叫“运指”。由手腕的运动来完成笔画书写的叫“运腕”。由手臂和肘部的协调动作来完成笔画书写的叫“运肘”。写小楷或寸楷(一寸见方的楷书字)时,手腕(手拿根部与胳膊下端相连的可活动部位)枕于桌上,握笔的拇指和食指均斜立于笔旁,手掌也尽量竖起,手背与桌面形成70度或80度的夹角,古人称其为“脱平掌竖”,握笔的食指与拇指间形成如“凤眼”状的扁圈,这种执笔法叫“凤眼”(见图3)。写二三寸见方的大措字,不能用枕腕法来写了.则手指拨动的范围很小,写不了大楷字,二则手指拨动大了笔就倾倒,会出现病笔,应该用运腕法来写。运腕法,手腕必须悬起,手掌自然放松,手背与桌面呈45度左右的夹角(见图2)。如果写再大些的字用悬腕法,因为肘关节枕在桌上写竖画时很容易写歪了。所以,写大字时,手臂一定要悬起,即使是写二三寸见方的大楷,悬起手臂练也是相当有益的。写斗大的大字,不仅手臂要悬起而且人要站立起来书写,这时执笔的手掌也随之而平缓放松,手背和手臂呈一平面,与桌面成平行状。古人称之为“平覆式”。这时手腕完全放手,可以自由灵活地左右上下运动,写大字时是以运肘与运腕相结合来完成的。除了小楷以外,我们不赞成纯粹用运指法来写毛笔字。有的人练悬肘写大楷,手臂、手腕虽然悬起来了,但仍处于静止僵死的状态,书写时还是用手指的拨动来完成,而且笔杆倾倒得很严重。这就失去了悬肘的意义。悬肘应该尽量少运手指,而以腕、肘的运动为主。值得一提的是:笔杆也不是一定要始终垂直于纸面,在书写的过程中,笔杆可以略作自然的倾侧,但幅度要小,一般写楷书时笔杆应经常保持垂直状态。第二节坐姿和立姿一、坐姿写毛笔字以坐姿为主。一则练二三寸大楷字无须站立,坐着写就行了;二则坐着省力又利于凝神聚气,注意力容易集中。主张写二三寸大楷模也要用立姿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练习悬肘,其实坐着写也照样可以用悬肘法,关键是方法要正确。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见图4)。头正,指书写时头要摆正,不可偏侧。常见偏侧,往往与执笔的姿势有关。如果你握笔的手掌过于坚起,用“凤眼”法来写字,无名指与小指又将掌心填实,笔尖被手掌挡住了视线,为了看到笔尖:一种情况,执笔的手往右偏移,甚至移到与右肩膀对齐,笔尖是看到了,但写出来的字会歪斜;另一种情况,将笔摆正,放中间,头部向左偏侧才能看清笔尖。时间长了,颈椎会出问题的。身直,指身体要平正、坐直,两肩齐平,当然直立不是要昂首挺胸,而应该肩背放松,自然下沉,身子略向前倾,胸口与桌面保持一拳多的间隔,切忌弯腰驼背,甚至将下巴枕靠在左手背上。臂开,指手臂要往前伸开些,同时两臂的肘关节也要向左右撑开,两边基本匀称。有的人写字时手臂虽然悬起了,但紧挨着胁下,以身躯为倚傍,写坚画往往向右歪斜,没有起到悬肘的作用。因此,手臂在左右撑开的同时,左手掌心向下将纸按住,右手握笔悬起稍离桌面即可,毛笔尽量往中间靠拢,古人有
本文标题:邓散木《临池偶得》12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103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