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交通工具冀教版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交通工具》一课选择与“运动”密切相关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运输为研究对象,鼓励学生对常见交通工具进行分类,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体会到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设计未来交通工具,以主人翁的精神分析生活中的交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本课围绕学生常见的交通工具展开,设计了四个活动,安排两课时教学。本课时选择活动1和活动2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和分析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并指导学生自定标准,对交通工具进行分类,并引导学生从所需时间、价格、舒适和便利程度等方面来考虑对交通工具的选择,帮助学生比较几种交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对交通工具是很熟悉的,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上的,孩子们都能说出许多种交通工具。教材提供了十六种交通工具的图片,种类不多,学生在确立分类标准时受到制约。在选择交通工具,制定旅行方案时,以海南为例,并且提示应考虑因素包括价格、距离、舒适、便利、天气等,但没有提供制定计划所需要的相关的资料,如交通工具的价格、相距距离、天气情况等,学生选择交通工具时缺乏充足理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说出多种交通工具的名称及主要用途,指出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收集到的各种交通工具分类。学会制定旅游方案,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搜集资料、分析交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了解、关注交通工具的兴趣,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常见的交通工具说出名称和用途,自定标准进行分类。难点分析交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选择交通工具制定旅游计划。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采用网络教学的形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谈话1.师:“五一”黄金周到了,许多同学随家长一起外出旅游。你们知道出门旅游首先应该做什么吗?2.师: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最好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生:老师,我知道,应该是选择交通工具。一、认识交通工具1.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谈话:同学们,除了常见的交通工具,你们还认识哪些交通工具的名称?2.展示图片——交通工具谈话:课前老师布置各小组搜集一些交通工具的图片,做成课件,你们想不想向全班展示,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最好?学生发言,要求其他学生对照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记录。小组汇报交流。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演示讲解本组课件,教师利用黑马软件转播功能,点击被指名学生所在微机,所有微机显示这个小组课件展示搜集图片认识交通工具3.分类谈话: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交通工具,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给这些交通工具分分类?下面分组讨论,各小组看看能根据哪些标准给本组的图片分类,最后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分类方法最多?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老师统计了一下,你们提出了八种分类标准,分别按照大小、位置、年代、动力、技术、有轮无轮、用途、用电和不用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确立分类标准。每位小组成员选择一个分类标准,对本组收集的图片按标准重新排列。学生汇报分类结果二、选择交通工具谈话:课前布置每组制定一个旅游方案,你们组选哪儿为旅游目的地呢?你们是怎么样选择交通工具?师:刚才我们听了第三小组汇报,你们觉得他们制定的方案怎么样?(将第三小组方案利用实物投影显示在大屏幕上)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哪位愿意给归纳一下,选择交通工具应该考虑什么因素?师:下面你们就对照这个标准,研究一下本组的方案还有什么不完善的,然后补充完整。如果需要了解价格、两地距离、天气情况的可以上网查询,为了提高效率,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各查一项,节省时间。师:刚才同学对自己方案进行了修改,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说说他们的方案,看看修改的结果如何?小组发言生:我们组选择大连为旅游目的地,我们乘火车从张家口出发,经北京转乘飞机直飞大连,回来也选择同样路线。选择交通工具需要考虑时间、距离、价格、舒服、便利、天气、携带物品等因素。课堂小结谈话:同学们随着科学的发展,将有更多的交通工具进入我们的生活。希望不久的将来能看到你们乘坐自己设计的交通工具完成我们的旅游计划。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设计一下去张家界旅游方案。板书设计《交通工具》分类旅游方案设计(交通工具的选择)教学反思从教学效果看本课是成功的,利用网络丰富了学生的课程资源,提高了课堂效率,拓展了学生探究的空间,实现了师生双赢。从学生的发展看:1.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了参与的机会。无论是课前的图片收集、课件的制作、价格、时间、距离的查询还是课堂教学交流,学生始终以主体的形式在参与,学生发言积极。2.个性得到发展。面对数以千计的图片,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可以制定不同的旅游线路,可以为课件选择不同的背景,在这里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3.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得当应用和实践。将课堂从实验室搬进微机室,教学环境发生改变。学生收集图片、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分类,无一不是以网络作为平台,信息技术课的知识和技能得当应用和实践。学生具备了筛选和获取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4.科学探究更贴近生活。学生制定旅游方案时,需要查询各种交通工具的价格。即使是同一种交通工具由于速度、座位舒适不同,价格也不同;同一目的地路线也不同,需要选择不同交通工具,很多时候都是几种交通工具组合使用。这就需要学生从自身经济条件、喜好出发选择,达到满意。活动中,学生是在实实在在的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处在一个真实状态。5.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搜集资料、分类、制作课件、制定方案,都是小组合作完成,培养了学生协作精神。从教师的发展看:1.转变了教师“课程即教材”、“课程即学科”的传统观念。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了三百多张图片,制定了十多条路线,提出了八个分类标准,学生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大创造空间,就是因为教师课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进行调查,创造新的教学环境——微机室,利用学校因特网和局域网等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发展和交流的空间。教学的成功,提高了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2.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十六张图片,这样确立分类标准、制定方案受到制约,在确定旅游目的地时以海南为例,教师要做的是,把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于是在教学设计上提出了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旅游目的地,实现了活用教材,体现了科学课程的开放性,为师生提供选择机会和创新空间。3.促进了学科间的整合。整个课堂教学中,网络成为学生探究的平台,实现信息技术与科学的整合。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也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广泛合作和交流。4.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通过学生课堂的发言,教师也学到不少交通工具的知识。教师在完成教学时,必须能熟练的操作微机,处理不可预见的电脑问题。这些都促使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总之,在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不可能成为“百科全书”,而学生的潜力却是无穷的,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学生创造获取知识的途径,让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交通工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说出10种以上的交通工具及其主要用途。能够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收集到的各种交通工具进行分类。2、能从地图上准确找到某地,并想办法了解当地的环境条件。3、能够用简练的词汇对几种常见的交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准确的描述。4、能够在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愿意告诉其他小组的同学自己获得交通工具的信息。2、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乘坐交通工具,并有自己的感悟,对未来的交通设施有大胆的设想。二、教学重点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并自定标准进行分类三、教学难点比较几种交通工具的优点与不足。四、教学准备教师收集各种常见交通工具图片五、活动过程(一)活动引入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都是怎么到学校来的?学生发言。教师:你们上学所乘坐的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公共汽车等都是交通工具,它为我们生活提供了方便。我们今天的活动主题就是认识“交通工具”。(板书):交通工具二、探究新知活动一认识交通工具1、老师这里有一些交通工具的图片,(电脑课件出示)请选择一种你比较熟悉或者喜欢的交通工具,根据自己日常对它的了解,介绍一下它的名称和用途。(板书)交通工具名称:————主要特征:————主要用途:——----所需动力:————对个别大家不熟悉的交通工具,通过课件作一定介绍。如飞艇的特征:成本低、噪音小、平稳但结构不稳固、体积庞大、容易被风吹折尾翼而坠落。用途:空中摄影摄像、巡逻、运输、地质勘探、森林防护。所需动力:气体燃料。滑翔机的特征:不依靠动力装置飞行用途:主要用于体育运动。油轮的特征:规模宏大,在恶劣的海上环境中能够进行采油作业。主要用途:运输石油。所需动力:液体燃料热气球的特征:随风而行。燃料是丙烷或液化气2、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对这些交通工具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为了便于我们整理,我们把他们进行分类,分类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标准,有了标准才能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下面大家在小组里面讨论一下你们的分类标准,并记录结果。学生开始讨论,小组制定出了自己的分类标准,并记录了分类结果。老师也分别到各个小组进行参与,给与必要的意见。书中提供了依据空间位置进行分类的标准,学生一般不会有困难,(电脑课件引导):可按速度、用途、所需动力、外观大小、结构大小、有无轮子、有无污染、结构简单与复杂、技术高低……等!活动二:选择交通工具3、大家认识了这么多的交通工具,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出行中会有更多的选择方式。(电脑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大家能不能找到海南岛?对学生在确定位置、认识地图方面实际能力的综合练习。如果我们去和海南岛,你打算怎么去?去之前应作哪些准备?如:天气、衣服、交通工具……4、同学们选择了几种不同交通工具去海南岛,这几种交通工具都有哪些优点和弊端?引导学生思考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距离、价格、时间、舒适、便利、携带物品等。(电脑课件出示我的资料袋)5、引导学生比较交通工具的好处与不足,并填写记录表。让学生思考自己的选择,并说出选择这种交通工具的理由。6、也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合理选择交通工具。三、作业出示未来交通工具课件,使学生能够大胆想象,完成对未来交通工具的设计。交通工具教学反思这是一节综合性的科学讨论课,基本模式应是:提出问题--收集信息--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运用知识。考察了学生很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探究中,在开放中去组织,在参与中去指导,努力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学生和进步与发展。在用多媒体展示我所搜集到的图片这一环节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说熟悉的交通工具的名称、特征、功能、所需动力……对于个别大家都不熟悉的交通工具,我做了一定的介绍,这一环节可以说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了起来,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也为交通工具的分类做了很好铺垫。接着我举了一个分类标准的例子并让同学展示分类结果,这一步在检查结果的同时不仅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述能力而且还达到了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最后我在扶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定标准分类,给了学生充分活动的时间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并体现了第一个科学探究目标:能够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搜集到的各种交通工具进行分类。选择交通工具是一个综合训练的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前几个单元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们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足:由于时间原因,没有让学生课前搜集交通工具的材料,个别同学不能用简练的词汇对常见交通工具优点、不足进行准确的描述,在关于地图方面,没有大胆尝试鼓励学生利用比例尺估算距离,而是由教师直接出示资料袋,在选择交通工具的理由方面,没有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交通工具冀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05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