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现代汉语课程-韵母-教学课件
欢迎大家学习现代汉语课程授课人:李迅二、韵母的分类:按结构分类:单韵母,又称单元音韵母,10个。复韵母,又称复元音韵母,13个。鼻韵母,又称鼻辅音韵母,16个。按韵母开头元音发音的口形分类:开口呼:没有韵头或韵腹不是i、u、ü的韵母,15个。齐齿呼: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9个。合口呼: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10个。撮口呼:韵头或韵腹是ü的韵母,5个。*韵母总表单韵母由单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单元音韵母发音时口腔保持均衡紧张状态,没有变化。普通话中单韵母共十个,其中:舌面元音7个:aoeiu舌尖元音2个:-i(前),-i(后)卷舌元音1个:er舌面元音韵母:舌面元音的发音取决于舌位、开口度和唇形。舌位,是指发音时舌头的隆起点的位置。开口度取决于舌位。唇型是指发元音时双唇是撮成圆形还是自然展开。舌位图标准元音和普通话舌面元音图[u]ü[y][i][e][ɛ][a][o][ɔ][ɑ]iêɑ[A]e[ɤ]ou前央后高半高半低低(圆)(不圆)舌面元音分类:一、按照舌位的高低将舌面元音分为高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二、按照舌位的前后将舌面元音分为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三、按照圆唇与否将舌面元音分为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舌面元音韵母的描述: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大开,舌位低,舌头居中央(不前不后),唇型不圆。o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半闭,舌位半高,舌头后缩e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舌位高低与o同,唇型不圆。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唇型呈扁平状,舌头前伸,舌面前部靠近硬腭。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发音时双唇拢圆,留一小孔,舌头后缩,舌根接近软腭。舌面前高圆唇元音。发音时舌位前后、高低与i同,唇型圆。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半开,舌位半低,舌尖前伸抵住下齿背,唇形不圆舌尖元音:-(前)[ɿ]只能拼zcs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舌尖前伸靠近上齿背,气流通路虽狭窄,但气流经过时不发生摩擦。-(后)[ʅ]只能拼zhchsh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气流通路虽狭窄,但气流经过时不发生摩擦。卷舌元音普通话中只有一个er,卷舌央中部圆唇元音。发音时,口腔半开,开口度比ê略小,舌位居中,稍后缩,唇形不圆。在发e的同时,舌尖向硬腭轻轻卷起,不是先发e,然后卷舌,而是发e的同时舌尖卷起。“er”中的r不代表音素,只是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er只能自成音节,不和任何声母相拼。复韵母复韵母由复元音构成。复元音发音时由甲元音的发音状况(开口度、舌位、唇形)快速向乙元音(甚至是丙元音)的发音状况过渡。复元音韵母的结构一般韵母可以划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韵头只能由iu充当,韵头发音时轻而短,表示发音的起点,发出后迅速滑向下一个元音了。韵腹是主要元音,声音清晰响亮,一般由aoe充当,iu也可以做韵腹,-i(前),-i(后)er只能做韵腹。复元音韵尾只由iu充当,音值含混,只表示韵腹发音后滑动的最后方向。复元音韵母的分类1.前响复元音韵母不要发成单元音,注意口型舌位的变化。第一个元音清晰响亮,收尾的元音不能发音太突出。2.后响复元音韵母不要发成单元音,第一个音轻短含糊,发音时比本音开口略大略松,第二个音要响亮清晰。3.中响复元音韵母中间的元音清晰响亮,第一个音轻短,收尾的音稍微含混。鼻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构成。发音时由元音逐渐过渡到鼻辅音,其间鼻音色彩逐渐增加,最后发音部位关闭,形成鼻辅音。鼻辅音韵尾发音时,除阻阶段不发音。鼻韵母分为:带舌尖鼻音“n”的ü带舌根鼻音“”的发音时软腭下降,鼻腔打开,舌根后缩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里通过。anenin和angenging的辨音韵腹部分发音一致,区别在于由元音滑向韵尾的时候舌位不同。anenin发完元音时软腭下降,鼻腔打开,舌尖靠近齿龈,气流从鼻腔里通过。aenging发完元音时软腭下降,鼻腔打开,舌根后缩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里通过。绕口令练习真冷,真正冷,人人都说冷。猛地一阵风,浑身更加冷。人寻铃声去找铃,铃声紧跟人不停,到底是人寻铃,还是铃跟人。天上看,满天星,地上看,有个坑,坑里看,有盘冰。坑外长着一老松,松上落着一只鹰,松下坐着一老僧,僧前放着一部经,经前点着一盏灯,墙上钉着一根钉,钉上挂着一张弓。说刮风就刮风,刮得男女老少难把眼睛睁。刮散了天上的星,刮平了地上的坑,刮化了坑里的冰,刮倒了坑外的松,惊飞了松上的鹰,刮走了松下的僧,刮乱了僧前的经,刮灭了经前的灯,刮掉了墙上的钉,刮翻了钉上的弓。这就是一个星散、坑平、冰化、松倒、鹰飞、僧走、经乱、灯灭、钉掉、弓翻的绕口令。前后鼻音的拼合规律声母zcsdtnl不能和韵母uang相拼。声母dtnl不能和韵母en相拼(除了“嫩、恁”)。声母dtn不能和韵母in相拼(除了“您”)。eng和ong的辨音普通话里的声母bpmf不能和ong相拼。例如“风”,是feng,而不是fong。*请选择注出“翁”的拼音:1.Weng2.Wonge、和的辨音e,发音时口腔半开,舌位半高,舌头略后缩,双唇展开成扁形。o,单元音韵母,发音部位与e基本相同,只是嘴拢圆。uo,则是一个复韵母,发音是一个从u到o的滑动过程。对比练习o—e博—德磨—勒泼—特佛—蛇e—uo额—涡割—锅颗—括喝—伙得—夺忑—脱择—昨o—uo婆—罗哦—沃驳—朵绕口令练习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卧着一只鹅,坡下流着一条河,哥哥说:宽宽的河,弟弟说:肥肥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鹅过河,还是河渡鹅。押韵和韵辙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戏曲唱词中的“韵”也叫做“辙”。合辙即押韵。。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比较常用的是“平水韵”。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1、【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2、【只押平声韵】: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记忆中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反例,所以这里就不另举例。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避忌】1、忌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2、避免同义字相押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3、避免出韵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今天已没有必要再强调这一点了。先秦韵文一般按三十个韵部押韵,隋唐主要按《广韵》中的206韵押韵,宋代归并为106韵(称为平水韵,一度成为诗词押韵的依据)。明清以来,人们又进一步归为“十三辙”。现代人们押韵则根据黎锦熙先生等编的《中华新韵》中的十八韵。就总体而言,分韵呈由细而粗的趋势,这既是实际语音的反映,同时也是为了方便文学创作。韵辙表作业某人从南京乘火车经上海、杭州、鹰潭、株洲去广州,他沿途将要经过哪几个方言区?就你最熟悉的一种方言,说说它在语音、词汇、语法上与普通话的主要差异。画出发音器官示意图,并在图上标明上唇、下唇、上齿、下齿、上齿龈、舌尖、舌面、舌根、软腭、小舌、声带、鼻腔所在的部位。“舌头是最灵活的器官,在发音中起很大的作用。”请用具体的例子说明这句话的含义。
本文标题:现代汉语课程-韵母-教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43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