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
1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桃花源记》一、填空题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2.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语是世外桃源,现在用来比喻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美好的世界。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缘.溪行.(沿着)(前行)2.夹岸数.百步(几)3.芳草鲜美..(鲜艳美丽)4.落英缤纷....(落花)(繁多而错杂的样子)5.复.前行(再、又)6.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头)7.林尽.水源(尽头)8.初.极狭.(刚)(狭窄)9.才.通人(只、仅)10.土地平旷.(开阔)11.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12.桑竹之属.(类)13.悉.如外人(都)14.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15.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16.乃.大惊(于是)17.便要.还家(通“邀”,邀请)18.咸.来问讯(都)19.率妻子邑....人.(带领)(妻子和儿女)(同乡的人)20.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21.遂.与外人(于是,就)22.乃.不知有汉(竟然)23.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24.延.至其家(邀请)25.此中人语.云(告诉)26.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对)27.便扶向..路(沿着)(从前的)28.处处志.之(做标记)29.及.郡下(到)30.诣.太守(到)31.遣.人随其往(派)32.寻.向所志.(寻找)(标记)33.欣然规.往(计划)34.未果..(没有实现)35.寻.病终(随即)36.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37.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38不复出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从这里)39.后遂无问津.者(问津,问路;津,渡口)40.具.言所闻(详细)50.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三、重点虚词1.之:忘路之.远近(结构助词,的)桑竹之.属(复指代词,“这”,指代前面良田、美池、桑竹)渔人甚异之.(代词,代桃林)处处志之.(句末语气助词)2.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3.乃:乃.不知有汉(竟然)乃.大惊(于是)4.然:豁然.开朗(……的样子)屋舍俨然.(…的样子)5.遂:遂.与外人间隔(于是)遂.迷(最终)后遂.无问津者(就)5.其:欲穷其.林(指示代词,那)得其.船(他的)遣人随其.往(代词,代渔人)四、翻译下列语句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译文:(渔人)忽然遇见一片桃花林,桃花林生长在溪流的两岸,长达几百步,其中没有别的树,花和青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乱交杂。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交通,鸡犬相闻。译文: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的东西。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都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译文:(村人)看见了渔人,就非常的惊讶,问(渔人)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译文:(村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村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经历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6.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译文:村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2译文:(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8.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译文:(刘子骥)最终却没有实现,不久就得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问询了。五、课文内容理解1.《桃花源记》一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以渔人进入桃花源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到再访桃花源一线贯之,串连全文。2.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3.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答:外界变化大,社会黑暗,战乱频繁,人民生活痛苦,长时间与世隔绝。4.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让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是不存在的。5.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答:自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之苦。6.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桃花源社会?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答:反映了作者主张和平,向往安定、美好的生活,寄托了他的政治抱负,反映了人民的愿望,表达了他对封建社会的抨击和批判。《陋室铭》一、填空题1.《陋室铭》中的“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其特点是用韵的。2.《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洛阳人,著名文学家,诗人。著有《刘宾客文集》。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有仙则名.(出名)2有龙则灵.(灵异)3斯.是陋室(这)4惟.吾德馨.(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5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6往来无白丁..(贫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7可以调素琴...(调弄)(不加装饰的琴)8阅金经..(佛经)9无丝竹..之乱.耳(琴瑟等乐器,指奏乐的声音)(使……扰乱)10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劳累)(身体)11.何.陋之有(哪里)12.苔痕.上阶绿(痕迹)三、重点虚词1.之: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词)2.则:有龙则.灵(就)则.右刻“山高月小”(便)3.以:可以.调素琴(用来)自康乐以.来(表示时间的界限)以.此夸能(凭借)四、翻译下列句子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文:(在一起)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交往的人中没有知识浅薄的人。35.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五、课文内容理解1.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答:以比喻起兴,类比的写法把陋室与山、水作类比,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突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主旨。2.统领全篇的一个词是德馨。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了描写,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点?答:居住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高雅”。4.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节操和情趣?答:表达室主人高阶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5.对陋室的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阐述了陋室不陋,为“何陋之有”作张本,也突出全文的主旨“惟吾德馨”。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有什么好处?这两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答:对偶,拟人修辞方法“入”和“上”化静为动,生动传神,使之人格化。表达了作者对居住环境的喜爱之情。突出了环境清幽,恬静,雅致的特点。7.本文写作上有哪些特点?答:(1)托物言志,以“陋室”阐明“德馨”;(2)全篇是用骈句,有个别是散句,对仗工整,整齐押韵;(3)使用类比,比喻,排比,对偶修辞方法;(4)虚实结合;(5)起兴。8.找出文中的韵脚名灵馨青丁经行亭。9.文章结尾有何特点?答:采用错综反问的句式,画龙点睛,收束全文,紧扣题目引人深思,将整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了最完美的思想境界。《爱莲说》一、填空题1《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既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2《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是宋代道州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著有《太极图说》。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可爱者甚蕃..(很)(多)2.世人盛.爱牡丹(非常)3.出淤泥而不染.(沾染)4.濯.清涟而不妖.(洗涤)(美丽而不庄重)5.中通.外直.(贯通,通达)(笔直)6.不蔓.不枝.(长枝蔓)(长枝节)7.香远益.清(更加)8.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10.花之隐逸者...也(隐居的人)11.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12.陶后鲜.有闻.(很少)(听说)13.同予.者何人(我)14.宜.乎众.矣(应当)(多)三、重点虚词1.之: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花之.隐逸者也(结构助词,的)菊之.爱(宾语前置、结构助词都说得通)2.而:出淤泥而.不染(连词,表转折,却)濯清涟而.不妖(连词,表转折,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连词,表转折,却)四、翻译下列句子4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译文:水面上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更显得清香,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译文: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当然是很多了五、课文内容理解2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的哪些美好品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答: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来描写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布幕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操。3文章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菊和牡丹?有什么用意?答:作者用菊来正衬,用牡丹来反衬,以突出莲的现象。作者对于菊,肯定其不同流合污,但否定其消极避世。对于牡丹,批判其贪图富贵,追名逐利。赞扬了莲的不慕名利,洁身自好。4第二段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又怎样的关系?答:第二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是以上段记叙、描写为基础,是上段在思想内容的深化。5“莲之爱,同予者和人”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作者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对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庸俗世风的鄙弃。6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句相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与世人盛爱牡丹句相照应。其中“众”和独词形成反照应。7作者认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答: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洁身自好,坚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质。8“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说明了什么?答:唐人贪图富贵,趋炎附势之风盛行。9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人,本文各是什么情感和态度?答:对“菊”肯定并惋惜;对“牡丹”讽刺;对“莲”赞美。10请说出文中菊、牡丹、莲的象征意义。答:菊-----隐逸者牡丹-------贪图富贵者;莲---------君子。11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了莲以人的美好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人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核舟记》一、填空题1.本文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本文的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2.本文的“苏”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他是宋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与苏洵、苏辙合称为“三苏”均列“唐宋八大家”之中。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能以径.寸之木.(直径)(木头)2.为.宫室、器皿(做,这里指雕刻)3.罔不因...势象.形(无不,全都)(顺着)(模仿,这里指雕刻)4尝贻..余核舟一(曾经)(赠送)5盖.大苏泛.赤壁云(表推测的句首语气
本文标题: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58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