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第21章 第2节 生物的进化)(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怎样来的?进化论进化论者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因此各种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琥珀什么是生物化石?看P6—9文字和书中的图回答:1、什么是化石?2、各个时期的马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环境方面有怎样的差异?马的系列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3、为什么能通过化石推测生物进化的趋势?自学提示:一、化石证据黑龙江省嘉荫县城乌拉嘎镇走近6500万年前的“恐龙墓地”太古代34亿年前古细胞化石三叶虫早寒武纪中寒武纪晚寒武纪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什么是化石?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所收集的化石资料,化石证据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怎样的?思考与交流讨论: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在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少,结构越简单、低等;在形成晚的古老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高等。结构越简单、低等越早形成的地层生物种类越少越晚形成的地层结构越复杂、高等生物种类越多化石记录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1861年,德国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生物化石。这种化石残留有翅膀,嘴里有牙齿,翅膀前段有爪,并有像蜥蜴一样的、由多节尾椎骨组成的长尾。人们称它为始祖鸟。孔子鸟始祖鸟始祖鸟和一些古鸟化石说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始祖鸟在生物进化上有何重要意义?因为它界于爬行类和鸟类之间,所以它是证明鸟类是由爬行类进化面来的重要证据。1.生物进化的直接的证据是()A现在生存的生物B:古代生存的生物C:生物“进化树”D:古代生物的化石2.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等B: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C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D:化石是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对象DCB3.已知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的多,由此可知()A:物种A比物种B的数量多B:物种A比物种B的结构复杂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D: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而来4.某一化石收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的地层里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如下:甲地层有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有马、象牙、犀牛,丙地层有三叶虫、乌贼、珊瑚。这些地层依照年代从远到近的排列顺序是()A:甲丙乙B:乙甲丙C:乙丙甲D:丙甲乙5.根据始祖鸟化石可以判断哪两种生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A:鸟类和哺乳类B:鸟类和爬行类C:鸟类和两栖类D:鸟类和鱼类DB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经历了哪些进化环节呢?思考与交流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史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1.前寒武纪时期前寒武纪又称前古生代,指寒武纪或古生代以前,即距今5.7亿年以前的地质时代,是地球历史最早的地质阶段。地质学家把漫长的前寒武纪分为太古代、元古代两部分。地球上的生命史原核单细胞到真核多细胞2.古生代早古生代指整个古生代的前半期,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三个纪,始于距今约5.7亿年,结束于距今约4亿年。寒武纪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寒武纪时浅海广布,门类众多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是生物史的第一次大发展。寒武纪时三叶虫特别繁盛,因此寒武纪又被称为“三叶虫时代”。古生代早期:无脊椎动物类群和高等藻类植物古生代最重大的演化事件,一是寒武纪生命大爆炸──澄江动物群的出现;其次是原始脊椎动物淡水无颌类已相当繁盛,植物由原始的藻类发展到陆生的裸蕨类。这标志着以往地球的陆地是光秃秃的死寂世界,而今逐渐披上了绿装,植物首先登陆为以后鱼类、昆虫等从海水到淡水、由水生到陆生创造了条件。奥陶纪开始于距今5亿年前。藻类变化不大,三叶虫数量仍居首位。此时其他无脊椎动物数量和种类都超过了寒武纪。最常见的有珊瑚、腕足类、腹足类、海百合和鹦鹉螺(如图中的直角石和弓角石)等。它们将海底世界装扮得五彩缤纷。志留纪开始于四亿四千万年前。这时候三叶虫已经减少,珊瑚,笔石,腕足类等仍然繁盛,甲胄鱼类开始兴旺,巨大的板足鲎是海洋中可怕的掠食者。志留纪时大地开始披上绿装,原始的节肢动物也开始登上陆地,开创了陆生生物发展的历史。志留纪末期发生了剧烈的造山运动,使地球的面貌大为改观。泥盆纪开始于大约四亿年前。泥盆纪使陆地上的植物开始发展。泥盆纪最引人注目的是鱼类的进步,原始的甲胄鱼类和真正的有颌鱼类都非常繁盛,被称为“鱼类的时代”。盾皮鱼中的恐鱼可超过十米,是海洋中的统治者。古生代中期:鱼类、裸蕨类植物大约在3.5亿年以前,有些长肺的总鳍鱼上了陆地。爬上岸来的总鳍鱼,逐渐进化成为陆地上的生物,成为原始的两栖类动物。当然,并不是所有水中的脊椎动物都能登陆,总鳍鱼具备了这种登陆条件,它们有肺,还长有和腿差不多的肉质鳍。真掌鳍鱼原始的两栖类鱼头螈古生代后期生命类型古生物学家认为:原始两栖类的四肢是由鱼的胸鳍和腹鳍演化而来。石炭纪开始于三亿五千万年前,是重要的造煤时代。石炭纪时地球上温暖潮湿的地方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石炭纪森林中的昆虫有体型巨大的古蜻蜓,两栖动物有壳椎类和迷齿类的石炭螈。古生代后期:两栖类、有翅昆虫和石松类、蕨类植物二叠纪裸子植物数量增加,除了种子蕨和科达树外,还出现了松柏,苏铁和银杏。爬行动物开始演化,其中的巨兽是古生代陆地上出现过的最大的动物。到大约二亿年三千万年前,发生了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很多生物退出历史舞台,古生代从此结束。异齿龙地球上最早脊椎动物出现在古生代中期裸子植物是主要陆生植物,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后期出现被子植物中生代生命类型裸子植物是主要陆生植物,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后期出现被子植物中生代生命类型白垩纪开始于1.37亿年前,结束于6.7万年前。恐龙历盛而衰;被子植物出现,硬骨鱼类和软体动物繁盛。本纪末,恐龙等均绝灭,标志着中生代结束。白垩纪晚期,被子植物大为增多,鸟类和高等哺乳类陆续出现。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4.新生代:约开始于6700万年前,延续至今。可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纪。这个时期的生物已接近现代,脊椎动物的特征是哺乳动物的兴起和繁盛,后期出现了人类。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新生代生命类型鸟类哺乳类被子植物人类出现从白垩纪晚期到新生代早期还有其他一些小型的目,如兽目和近猴目等,它们多为小型的食虫性动物,特征原始,或多或少有些接近现代的树鼩。哺乳动物、鸟类和被子植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鸟类两栖类鱼类爬行类哺乳类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原始生命生物遵循从无到有、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7.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A:古代两栖类B: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C:古代的鱼类D:古代的爬行类8.两栖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占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两栖动物能证明动物进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即()A:水生到陆生B:简单到复杂C:陆地到空中D:单细胞到多细胞CA9.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A: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B: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鸟类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鸟类D:鱼类爬行类两栖类哺乳类10.下列不是生物进化历程总趋势之一的是()A:由低等到高等B:由简单到复杂C:由小型到大型D:有水生到陆生CC1.下表为有关脊椎动物出现的部分地质年代简表,请据表说明:地质年代纪距今年数脊椎动物的出现顺序中生代侏罗纪2.25亿---7000万鸟类和哺乳类出现石炭纪爬行类出现古生代泥盆纪古代两栖类出现奥陶纪5.7亿低等鱼类出现元古代震旦纪24亿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1)地层形成的先后和在该地层形成的化石的关系是:(2)所揭示的生物进化顺序是: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1.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A.两栖类、蕨类B.爬行类、裸子植物C.哺乳类、被子植物D.鱼类、藻类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合理的()A.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B.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BB3.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的时期是()A.元古代B.古生代C.新生代D.中生代4.灵长类进化为人的时期是()A.中生代B.新生代C.太古代D.元古代5.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分布情况,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D.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DBB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呢?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作出了最好的解释年青时代的Darwin和贝格尔号的航行1809年出生,童年山林和田野1825年,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1828年,剑桥大学学习神学,钻研博物学和自然史,结识了一些博学的教授学者。1831年,从剑桥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剑桥大学博物学教授Henslow推荐去英国贝格尔号航海船上担任博物学专家。出发之前,Henslow教授特别向Darwin赠送了Lyell的《地质学原理》第一卷。1831年11月,贝格尔号探险船出发进行环球探险调查1835年的夏天,贝格尔号到达太平洋东部,离南美洲西海岸965km的加帕戈斯群岛。考察了一个多月,采集了大量的岩石及植物和动物标本。岛上26种陆栖鸟类中,有25种是特有的,15种海栖鱼类全部是新种,25种甲壳虫中只有2~3种是南美洲也有的,185种显花植物中新种为100种。不同岛屿上的海龟形态各不相同,地雀的许多特征也有差异,显示出这些不同的物种是这里特殊的气候和环境创造的。物种是可变的,这种变化明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选择!随着贝格尔号长达5年的航海探险考察后,1836年10月,Darwin回到了英国。整理和收集资料:1838年,他阅读了著名的经济学家Malthus(马尔萨斯,1766-1834)的《人口论》,进一步认识到生存竞争的结果使各物种在自然界中保持适当的数量,同时逐渐向着更加适应于环境的方向变化。同年,Darwin和Wallace在英国Linnaean学会上公布了他们各自的论文和摘要。1859年,Darwin《物种起源》终于问世。加拉帕戈斯群岛见闻之一群岛上栖息着13种地雀,他们的共同祖先是从南美洲迁来的,但每一种地雀的喙形和大小都与他所吃的食物相适应。加拉帕戈斯群岛思考:为什么祖先相同的生物,其后代却存在明显的差异?共同祖先加拉帕戈斯群岛见闻之二生活在南美大陆上的鬣蜥(如下图中)体色为绿色,爪小而适合爬树和吃树叶;群岛上的鬣蜥爪较大,能紧紧抓住光滑的岩石,吃水边的海草。大陆上的鹈鹕会飞,群岛上的鹈鹕(下图右)却不会飞。人工选择能培育出不同金鱼品种人工选择的启示野生鲫鱼变异个体后代个体间性状差异保留有观赏价值个体各种各样的金鱼品种人们意愿逐代选择饲养人工选择: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不断选择联想:自然界中是否也有一种选择作用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呢?设想:与人工选择相似,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生物是受自然环境选择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①自然选择的选择因素是自然界的各种环境条件;人工选择的选择因素是人类。②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保留对生物自身有利的各种性状,但这种性状不一定对人类有利;人工选择的结果是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③通过自然选择形成一个新物种需要漫长的岁月;人工选择的速度较快。人工选择观察与思考1、在家鸽新品种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2、家鸽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有什么区别?1、在家鸽新品种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2、区别有二:(1)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不同:家鸽新品种的培育是由人进行选择,长颈鹿的进化由大自然进行选择。(2)选择的方向不同:家鸽新品种的培育是人工选择,符合人类的需要。长颈鹿的进化是自然选择,最终结果是适应环境。比较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选择因素结果速度人工
本文标题:第21章 第2节 生物的进化)(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903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