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专项训练】-初三化学-微观构成
【例1】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这说明()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的大小可改变C.分子本身可改变D.分子之间有间隔【答案】D【解答】石油气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25m3的石油气加压液化以后,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故选:D。【例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答案】C【解答】A、分子、原子的特点:都在不断运动、体积和质量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隔,故A正确;B、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故B正确;C.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错误;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其它分子,故D正确。故选:C。【例3】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化学性质相似;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⑥Na+比Na稳定,其中正确的是()微观构成经典例题分析类型一、宏观现象的解释类型二、分子与原子的叙述类型三、原子与离子每周六10点,【作业帮一课初中】服务号独家资料定时上新,等你来抢!关注作业帮一课初中服务号,做整条街资料最全的崽→→→作业帮一课初中独家资料之【初三化学】A.①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①④⑤D.②③④【答案】A【解答】1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1个钠离子,核电荷数不变,质子数相等;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质量几乎相等;它们核外电子数不相等;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似;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Na+比Na稳定。故①④⑤⑥说法正确。故选:A。【例4】德国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种锡和硫磺的化合物,能够将红外线转变成为可见光线。该化合物中含有S2﹣等微粒,已知S的原子序数为16,由此可获得的信息是()A.S2﹣是一种原子B.1个S原子共含有32个质子C.S原子一定含有16个中子D.1个S2﹣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答案】D【解答】A、S2﹣是一种带负电的原子,是阴离子,故A说法错误;B、由于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S的原子序数为16,1个S原子共含有16个质子,故B说法错误;C、根据题意不能确定S原子的中子数,故C说法错误;D、1个S2﹣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D说法正确。故选:D。【例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答案】D类型四、微粒间的数量计算类型五、宏观与微观表示方法每周六10点,【作业帮一课初中】服务号独家资料定时上新,等你来抢!关注作业帮一课初中服务号,做整条街资料最全的崽→→→【解答】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不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所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错误;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正确。故选:D。【例6】2019年是元素周期律发现150周年。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属于金属元素B.氯的原子序数是17C.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D.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答案】A【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氯,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7,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7,表示原子序数为1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7,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类型六、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每周六10点,【作业帮一课初中】服务号独家资料定时上新,等你来抢!关注作业帮一课初中服务号,做整条街资料最全的崽→→→一、选择题(共13小题)1.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B花开的香味飘向四方分子的质量很小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D水和冰的物理性质不同他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A.AB.BC.CD.D2.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3.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运动速率快,原子运动速率慢B.分子大,原子小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巩固练习每周六10点,【作业帮一课初中】服务号独家资料定时上新,等你来抢!关注作业帮一课初中服务号,做整条街资料最全的崽→→→4.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是()A.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④⑤⑥D.⑤⑥5.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C.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钠原子比钠离子多一个电子6.在Fe、Fe2+、Fe3+三种微粒中,一定相同的是()A.化学性质B.核外电子数C.核电荷数D.所带电荷数7.元素铅的质子数为82,相对原子质量为207,求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A.42B.43C.82D.838.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B.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C.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6D.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9.已知在某原子中共有的粒子数为40,其中不带电的粒子数为14,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54B.13C.27D.2610.2019年4月,《自然》杂志发文宣布,科学家首次在太空中检测到氦合氢离子(HeH+)。HeH+被认为是宇宙中首个化学反应的产物,是宇宙演化的最重要标记之一。则1个HeH+()A.只有1个原子核B.共有3个质子C.共有4个电子D.相对质量为3每周六10点,【作业帮一课初中】服务号独家资料定时上新,等你来抢!关注作业帮一课初中服务号,做整条街资料最全的崽→→→11.下列关于H2O2、H2CO3、H2O、H2四种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有氢气B.都含有氢分子C.都含有氢元素D.都含有2个氢原子12.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铈属于金属元素B.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D.铈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5813.元素周期表中第118号元素是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该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Uu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76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每周六10点,【作业帮一课初中】服务号独家资料定时上新,等你来抢!关注作业帮一课初中服务号,做整条街资料最全的崽→→→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答案】C【解答】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是由于原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故A错误;B、香味飘散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B错误;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分子的构成不同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不同,故C正确;D、水和冰都是水分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而物理性质不由分子保持,故D错误。故选:C。2.【答案】A【解答】A、①是水蒸气状态,③是冰的状态,故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正确;B、在状态①时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状态②,错误;C、状态③的水分子也是在不断运动的,错误;D、①→②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3.【答案】C【解答】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故选:C。4.【答案】A【解答】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是错误的,因为质子带正电荷,位于原子核内,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运动;②原子是可分的,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③原子呈球形是正确的;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正确;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是正确的;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正确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A。5.【答案】C【解答】A.因原子变为离子时,质子数不变,故A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变为离子时,原子核不变,所以它们的相对原每周六10点,【作业帮一课初中】服务号独家资料定时上新,等你来抢!关注作业帮一课初中服务号,做整条街资料最全的崽→→→子质量相同,故B正确;C.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决定其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D.Na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Na+的核外有10个电子,Na比Na+多一个电子,故D正确。故选:C。6.【答案】C【解答】A、铁原子分别失去2个、3个电子形成Fe2+、Fe3+,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原子分别失去2个、3个电子形成Fe2+、Fe3+,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原子分别失去2个、3个电子形成Fe2+、Fe3+,它们的核电荷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原子分别失去2个、3个电子形成Fe2+、Fe3+,它们的所带电荷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7.【答案】B【解答】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铅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2;依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得铅原子的中子数为:207﹣82=125,因此铅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125﹣82=43。故选:B。8.【答案】B【解答】A、根据题意,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则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但不属于化学变化研究范围,化学变化仅限于原子的电子的得失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故选项说法错误。B、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由题意,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则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故选项说法正确。C、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则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8,故选项说法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新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8,则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应大于118,故选项说法错误。每周六10点,【作业帮一课初中】服务号独家资料定时上新,等你来抢!关注作业帮一课初中服务号,做整条街资料最全的崽→→→故选:B。9.【答案】C【解答】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其中中子不带电,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已知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中14个微粒不带电,也就是说有14个中子,质子和电子共有40﹣14=26,又因为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质子数为13,而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3+14=27。故选:C。10.【答案】B【解答】A、1个氦合氢离子(He
本文标题:【专项训练】-初三化学-微观构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982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