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山水城市”理念最早是由钱学森先生在1990年7月31日给北京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信中提出的。钱学森教授提出,山水城市概念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词、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与现代城市建设结合起来。苏州的网师园,位于长长的、窄窄的小巷内,犹如抒情诗中的一串含蕴丰富的省略号,其意义表示: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富者我不攀,贵者我不顾,故“轩车不容巷”宋代大诗人苏轼对竹子情有独钟,“无竹使人俗”,王献之的“不可一日无此君”,因为竹子代表气节高尚;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这些植物都寄托了园主人的人生态度,即与世无争,自我清高,自在逍遥。山水城市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从大的环境看,指那种依山傍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的城市,这些城市的建设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如依山造林,为城市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修渠引水,为城市提供生活用水又可以提供景观用水和一些水景的建设;而对于中国国土上的大部分城市来说,大多位于平原地区,没有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在这些城市中建造山水城市只能从第二层含义出发。第二层含义是从小的环境看,指的是在城市中的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等比较小的范围内进行的环境景观的建设,主要是学习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以人工建设为主,模拟自自然中的山水,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古典园林的建造对于绿化是非常重视的,园林各要素的分配是:“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占用了大自然一片绿地,就要在屋顶上还给大自然一片绿色”2006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中国城市环境保护》报告指出:我国城市环境出现三大新问题:一是城市环境污染边缘化日益显现;二是城市机动车污染更为严峻;三是城市生态失衡不断严重。“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城得水而灵”“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永康市溪心片区城市设计浙江省永康市是县级市,隶属于浙江省地级市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区。永康,古称丽州,相传,三国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孙权之母因病到此进香,祈求永葆安康。吴国太病愈,孙权大喜,遂赐名为永康,并单立为县。唐朝时曾擢升为州。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2010年末户籍人口达到57.34万人,外来人口30余万,现辖11镇、3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1.城市区域特征溪心片区位于永康市东南,东南临永康江,西南侧由山体包围。规划范围东南至永康江,西以金胜山为界,北至城南路,总用地面积为403.2万平方米。溪心片区西有金胜山,是今后全市的大型城郊公园。南部为永康江及山体,并与白云风景区相连。片区现有白坝溪和三联坝两条溪流,水流常年不断,自然环境极佳。片区内分布大小村庄8个。现状空地主要是农田、小山丘、河流,农田主要分布在永康江沿岸,小山丘主要分散在西南部。2.城市区域环境优势(1)山体的优势片区的西部有金胜山大型城郊山林公园,南部有悠然起伏的白云山景区。整个片区天然绿化良好,植被极其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形成。(2)水系的优势片区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永康江由西南向东北经过片区东侧,三联坝由南部永康江发源,由南向北穿越片区用地。片区亲水性良好,适合发展有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3.设计面临的问题(1)地理环境问题片区西部和西南部多为坡地,整体地势较高,有利于创造趣味空间环境,但不利于施工建设。东部及东北部皆为平坦农田,适合建设的需要,但易受洪水的威胁。(2)建筑景观问题片区内有八个居民点,居住布局零乱,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环境质量差,整体居住品质低劣,且居民点所处位置为新区中心,对城市的发展有相当大的阻碍作用。(3)产业区块问题片区北部现有村属溪心工业区,主要为家庭作坊式,设备简陋,且有一定的污染,对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规划设计的对策(1)总体布局根据溪心片区城市设计的定位及目标,本片区的功能以居住为主,用地大致可分为居住、文化娱乐、教育、旅馆业、办公、商业、绿地、医疗卫生等类别。其布局形态遵循开放、灵活、便于使用、易于分期开发的原则。规划结构主要由中心区、居住区、滨水区、度假区等四大功能区构成。城市空间基本由“四轴”“、三环”、“二带”、“一心”构成:以南北向的金胜路南段构成本片区的景观主轴,轴线的南端底景是白云山的绿色山峦,北端是中央广场,向西北延伸进入旧城;东西向的外环线为本片区的景观副轴;以中央广场为核心景观空间,金胜路南段中部东侧是以水为主题的步行商业空间。空间景观序列由通过金胜路、永康江、三联坝、金胜山等线性空间串接,形成本片区的主要空间景观序列。(2)水空间系统的营造溪心片区水空间的设计处理主要依托场地中永康江和三联坝的环境,营造出滨水居住区的滨水公园和城市步行商业街的水街。永康江沿岸设临水步道、路灯、台阶、坡道、栏杆、绿化等,突出宁静、平和的主题。滨水居住区的公共空间呈楔形插入城市居住空间,使滨水区渗透入城市,居住空间和滨水地区的步行系统紧密相联,使居民能够顺利地到达水边来欣赏景色。溪心片区范围内的三联坝是反映场地特征的主要城市设计元素。三联坝在古时用于灌溉水田,本次设计在对三联坝河道进行整治的前提下采取局部改道、拓宽、抬高等手段,将水域引入休闲广场、步行商业街和城市中央广场。在休闲广场中,利用三联坝,拓宽水面、糅合地形的起伏,形成一处自然气息浓郁的空间环境;在步行商业街设置以水为素材的艺术作品,通过喷泉、水街、叠水、溪流等园林手法,使水的空间素材成为商业文化空间的联系纽带;在中央广场更注重建筑的室外空间环境须有亲水性的空间元素,使水环境自然地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与城市生活融为一体。同时还加强永康江的水污染治理,利用该坝蓄水功能控制水位高差的变化,以防洪排涝,为市民提供丰富而洁净的亲水空间和滨水景观空间。(3)坡地住宅空间的处理针对溪心片区西部为地势较高的坡地,且已拥有自然景观优美的金胜山大型城郊山林公园,规划中将此处设计为坡地住宅居住区,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居住环境溶入自然生态中。建筑体型与坡地环境协调,体型不大,且处理成坡顶或退台式,与山形相得益彰。建筑成为整体景观的组成部分,一方面要考虑到外界视线观赏建筑,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生活在建筑中的人们有条件去观赏周围的景观,应使住宅室内的主要房间及户外阳台平台等均有良好的景观视野。同时,将坡地的自然地形和环境渗透入居住区,楔形绿地插入住宅组群,真正体现人居环境与自然山水的亲密性。本溪本溪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城市,旧名“本溪湖”,这里矿藏丰富,被誉为“地质博物馆”,以产优质焦煤、低磷铁、特种钢而著称。主要旅游景点有本溪湖、本溪水洞以及东北道教名山——九顶铁刹山等。山野菜、人参、鹿茸、冻梨等是当地著名的风味特产。环保打造天蓝水清本溪市区内最高的山峰平顶山,每日都会迎来很多的晨练者,攀爬在山顶可以俯视整座城市。就在这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人们能感觉到这样的变化:往日里遮挡其视线的晨雾总是会提前散去,工厂烟囱里冒出的那一缕缕黄烟颜色变淡了,河道中那一股股污水消失了,眼前这座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城市随之变得清晰且富有生气。这一切让人无比欣慰。点亮母亲河的风采太子河是本溪的母亲河。在本溪市区,太子河正好横贯东西,地图上,这条穿越城市的河流蜿蜒而优美,全长26.85公里。老本溪人对太子河独具眷恋,岁月的回忆无不镌刻着一个悠远的关于河流的情结。外地人一听到“太子河”的名字,便觉得古风古韵,得知这条河流不仅穿越乡村和山峦,还穿越了城市的中心区,就越发神往。踏着父亲山的肩膀平顶山,海拔高度657米,作为本溪的城中之山,她与太子河遥相辉映,养育和庇护着山城人民代代繁衍生息。山上植被茂盛,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被喻为本溪的“城市之肺”。多年以来,由于平顶山基础设施陈旧、景区景点贫乏,广大市民希望这座父亲山也能壮阔起来。1600米长、3米宽的登山步道已成为本溪市民休闲健身、追求健康生活的一个品牌,登山成为一种需要,一种文化,2000多级台阶的登山步道被市民亲切地喻为政府与百姓的连心道。营造有序的城市空间本溪市除了平顶山之外,还有一座海拔略低的城中山公园——望溪公园。近年,市政府维修、改造、新建了园内部分道路,改造面积达13800平方米,新建一处近3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还对烈士纪念碑、铁索桥等公园景点及设施进行维护。公园里原有的动物于2007年搬迁至新建的动物园后,市里对整个园区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新建了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异石园,使这个有着50余年历史的公园继续焕发青春活力。现在,每天都有大批来自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午餐之后,携伴来此,沿着公园甬路散步谈天,走上一圈,会遇到多伙相熟的朋友,大家不断地打招呼,不断的微笑,堪称本溪独有的休闲一景。浏阳市——朝发大围山,一路浏阳河,夕至烟花城广州从“云山珠水”走向“山城田海”到明、清时,广州城从番、禺二山小尺度的山水格局发展到中尺度的“云山珠水”,以白云山系的越秀山为制高点,面向珠江,形成历史上典型的“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山水城市格局。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也很独特:前南后北,左东右西,而与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恰好相反。绥宁县城山水城市绥宁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海拔约300m。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67·5%,活立木蓄积量为1004·17×104m3,有数十种国家和省市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绥宁县城山川秀美,风景秀丽,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同时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县城建成区是一片沿巫水弯曲的狭长地带,四周青山环抱,生态条件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巫水贯穿城区,迂回曲折,波光粼粼,素有“绿洲明珠”之称。适宜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景观,美丽的山水,为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现状山水格局——青山叠翠、金水绕城绥宁县城的山川地貌切合了中国传统风水筑城的理念,孕育了县城独特的城市空间环境。县城群山环抱,巫水河和虾子溪从城中穿过,巫水河20年一遇的洪水位为297·73m,绥宁县城建设用地基本上在298m标高之上,不受洪水威胁。现状建设用地大部分在河流阶地之上,面南朝阳,左右两侧峰峦起伏,弯曲的巫水河从其南面蜿蜒流过,背靠植被茂密的主山———万家岭,与河对面的案山———大公岭形成轴线对景,行政中心———县政府正位于轴线之上。县城空间布局吻合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风水思想,形成青山叠翠、金水绕城的独特山水格局。城市空间发展条件分析县城城市建设的可用地少而差,但是山、水、林的大量存在也为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市提供了条件。县城长铺镇只有沿巫水河两岸较宽的狭长地带,用地条件较好,部分缓坡地带经过适当的工程处理也可作为建设用地。其他大量的山体由于坡度较大,不适宜建设,必须严格保护下来,作为城市生态用地。大量生态用地为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提供了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与保护,可以建设成为具有明显园林生态特色的山水城市。绥宁县城的总体形态:绥宁县城依山傍水,江河掩映,青山环抱,巫水、虾子溪、白岩水三水穿城而过。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具有典型的山水园林城市特色。规划注重城市整体结构的合理和山水格局的保护,依托老城区,拓展新城区,整个城市一方面沿巫水河呈带状发展,形成以绿洲大道、中心路、东正路、人民路为城市中心轴的带状生长形态;另一方面于周边适宜建设地段积极开发新区形成城市外围组团。城市空间结构遵循绥宁县城的自然山水格局,结合县城的城市形态,绥宁城市空间形成“两心三带四团”的组团式山水园林城市空间结构。两心指主山———万家岭,与巫水河对面的案山———大公岭形成两个相呼应的绿色生态核心,作为城市生态公园,奠定绥宁县城山—水—城互融的生态格局。图4基于风水思想的绥宁城市空间结构三带指巫水河、虾子溪、岩水河三条环绕的蓝色飘带,它们既是城市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也是城市主要的生态维育区,同时,还是城市形象展示的前沿。四团指由7个片区构成的以城区中心组团为主,三个外围组团为辅的四个城市组团。其中万家坪片区、长铺片区、大公坪片区和大寨片区组成绥宁的中心组团,作为城市的中心区,土地利用
本文标题:山水城市案例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04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