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八讲秦汉时期的教育一、秦朝的文教政策及措施1.统一文字以秦国字形为基础,吸收六国字形——小篆(又称秦篆;李斯:《仓颉篇》)汉字演变:刻画文字——甲骨文——大篆(籀文)——秦国文字、六国文字(古文、蝌蚪文)——小篆(秦篆)——隶书2.严禁私学“焚书坑儒”3.吏师制度“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二、汉朝的文教政策及学校教育的发展(一)汉朝的文教政策1.汉初: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1)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2)允许开办私学(3)废除“挟书律”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专设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2)开设太学。博士从一种朝廷备顾问之官转化为一种以教授为主要职能的学官。(3)察举制的完全确立。(以儒术取士)常科(岁举):孝廉、秀才(茂才);特科:贤良方正、明经、童子科等。(二)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1.中央官学(1)太学:官立大学的开始。博士任教师,学生成为博士弟子或弟子,东汉则称“诸生”或“太学生”。学生选拔方式:一是太常直接选送,即正式的太学生;另一种是从地方郡县选送,即非正式的特别生。教学内容:五经,主要传授今文经学。教学形式:个别或小组教学“大都授”与“导生制”。考试及出路:“设科射策”,根据“科“授予等级和官品。1.中央官学(2)鸿都门学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科学校,以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代表宦官集团的利益。(3)宫邸学分两类:一类是专为皇室及贵族子弟创办的贵胄学校,又称“四姓小侯学”;一类是以宫人为教育对象的宫廷学校。2.地方官学“文翁兴学”汉元帝时设立郡国五经百石卒吏,管理地方官学。按行政单位设立学校:郡国设学,县邑设校,乡设庠,聚设序。办学目的:一是培养本郡的属吏,同时向朝廷推荐特别优秀的学生;二是定期举行“乡饮酒”、“乡射”等传统的行礼活动推行道德教化。3.私学按阶段分书馆与经馆两种。(1)书馆又称书舍,蒙学性质的教育,入学年龄八九岁。前期进行识字与书法教育(《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后期开始接触儒学基础内容,注重培养思想观念与伦理道德。个别教学,注重口授与背诵。(2)经馆又称精舍、精庐,程度较高可与太学相比,专攻一经或数经。4.今古文经学之争今文经:汉初凭经学大师的记忆、背诵、口耳相传,以汉代隶书书写的六经旧典,发展在先;重在阐述“微言大义”,根据政治的需要解释经学,迎合统治者的意志。并糅入阴阳五行的思想,组建谶纬化。古文经:汉武帝时从地下或孔壁中挖掘出来,或通过其他途径保存下来的儒经藏本,初本是先秦的古汉字,发展在后。重本源,详考据,意在恢复传统儒学精神,具有较多的学术意味,但表现出保守、繁琐的倾向。(1)章句之学与师法、家法章句:经师教学所用的讲义。师法:汉初立为博士或著名经学大师的经说。家法:大师的弟子对师说的发展,自成一家之言,被学术界和朝廷认可。(2)经学会议与石经石渠阁会议: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白虎观会议: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班固:《白虎通义》第八讲(下)董仲舒、王充的教育思想一、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著述《春秋繁露》、《对贤良策》(二)三大文教政策“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三)论人性和教育作用1.人性是人天生的素质(“生之质”)。2.人性之“质”中,有“仁气”和“贪气”(封建社会道德为标准)。3.人性与善性是善的可能性和内在根据;善是性的可能性和内在根据在教育条件下向具备一定道德之善的现实人格转化的结果。(善:封建社会伦理道德)4.人性三种“斗筲之性,中民之性,圣人之性”(四)论道德教育1.德教是立政之本“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道之大原出于天”2.道德教育核心内容:“三纲五常”“三纲”是道德的基本准则,“五常”则是与个体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实践等心理、行为能力相关的道德观念。3.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1)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2)“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对个体生命价值与权力的尊重;“义”:个人对社会及其他个体的责任与义务。(3)“必仁且智”:情感与认知的统一“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五)论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六艺”为主,尤重《春秋》2.教学方法强勉努力专心致志精思要旨二、王充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思想特征王充(公元27年—约100年),字仲任,浙江上虞人。《论衡》思想特征:1.“天道自然”2.万物自生、万物一元(元气)3.人死神灭(二)论人性和教育作用1.教育与人性的改良决定人性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正性、随性、遭性。“正者,禀五常之性也。”“随者,随父母之性也。”“遭者,遭得恶物象之故也。”强调胎教。2.教育对改造社会的作用教育的隐效性。(三)教育目标:“文人”与“鸿儒”知识分子分五类: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四)教育内容:博通百家(五)论学习1.学知与闻见2.思考与求是3.“问难”与“距师”
本文标题:秦汉时期的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04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