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浅议企业文化的生态化之路
1浅议企业文化的生态化之路当我们还陶醉于工业文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累累硕果时,生态失衡的阴影正悄悄逼近。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不仅经济不能持续发展,还将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十七大吹响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号角,为个人和组织的行为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同时,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对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与变革,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水口山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更应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融入更多的“生态”元素,逐步形成生态型的企业文化。一、从以“人”为中心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积极营造生态式的思想观念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轨,激活了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活力,国家到经济实力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但也不难看到,市场监管还不够完善,各类市场主体但竞争行为还不够规范,“尔虞我诈”的无序竞争、“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等问题,在一些领域一些地区还不同程度存在,在个别地方和企业甚至还非常严2重。所有这些,都是与党中央倡导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思想背道而驰的。因此,企业应该主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识并付诸行动。首先,要树立“经济生态圈”的理念。从各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往来角度看,整个市场好比经济的“自然生态圈”,企业等市场主体都是生态链的一份子。而市场规则就是这个“经济生态圈”的天然法则与规律,谁破坏了这些法则与规律,孤立看是一种损人利己行为,甚至可以得到暂时的现实利益;但从普遍联系和长远的角度看,一旦市场秩序遭到破坏,市场交易成本将急剧上升,而最终这些成本将由交易各方来共同承担。在市场的兵荒马乱中,实际上没有哪一个企业能独善其身,成为最后的赢家。因此,企业人的眼光要从企业转向市场,要从简单的优胜劣汰转向竞争条件下的合作共赢。从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避免不正当竞争提供一个好思想人文环境。其次,要树立“资源生态圈”的理念。整体上,自然界的物质资源非常丰富,足够人类世代享用;从个体看,一些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已经显现危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代已渐行渐远。这种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存在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一方面是存在浪费巨大和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吃子孙饭,断子孙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现象时有3发生。现在,“绿色GDP”已成为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排污权”也已成为热门词汇,企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企业应该从追求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有机统一,综合研究、分析、解决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变中的重大问题,使经济活动从“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简单直线型的生产方式,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无废弃物”的反馈或循环过程,做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机统一。水口山作为有色金属采、选、冶大型联合企业,所开采的铜矿、铅锌矿就是不可再生资源。过去,由于缺乏生态理念,在一段时期实行“有水快流”的生产经营策略,当时的确给企业带来了现实效益,但前几年有色金属价格暴涨,精矿价格翻了四五倍,当年创效之举变成了效益流失之痛。近几年,水口山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开始对矿山休养生息,转而着力建设循环经济体系,在废渣中捕金捉银,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又大幅度减少了环境污染。第三,要树立“人才生态圈”的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才的智力因素在生产力构成中的作用不断升级,在农耕文明时代是“加数效应”,在工业文明时代是“乘数效应”,在生态文明时代是“指数效应”。因此,人才的重要性与流动性也与日俱增。现在,企业靠户籍、靠所有制、靠合同限制4已经留不住人才;要想留住人才,首先必须在观念上跳出企业的小圈圈,从整个人才市场的视角出发,为人才留好发展空间,方能实现人、企共进的良好局面。现在,包括水口山在内的许多国有企业面临人才流失困境,一方面反映人们就业观念的进步,一企定终身不再是固定模式;一方面也反映了国有企业人才激励机制不活,薪酬水平缺乏弹性和市场竞争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个性和系统安排。因此,确立人才生态圈的理念成为国企的现实需要和当务之急。这一理念一旦确立,我们的视野就更开阔,就会依照国内乃至国际人才市场的宏观环境与规则这一大的“人才生态圈”,来规划企业内部小的“人才生态圈”,设计出相应的薪酬体系和量身定做式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进而为企业成功吸引、留住和发展人才服务,为企业长期发展服务。二、从单一竞争走向多元融合,尽快形成生态式的企业文化链。随着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环保型企业得到的政策性扶持更多、发展空间更大。企业要顺应这一大趋势,在发展战略上就要致力完善自身生态产业链或成为其中的一环,在企业文化取向上就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形成兼收并蓄的开发式文化内核。如果企业实行的是内向拓展,以发展自身循环经济体系5为方向,那么,企业就需要形成与生态产业链相呼应的文化链。换句话说,当企业投资新的产业,就必须有相应的文化来整合与跟进。只有产业与文化声息相通,形成彼此呼应的一环扣一环的链条对子,才能推动循环经济体系的高效运行。如果企业实行的是外向联合,以资产或资本为纽带,通过多元化战略来参与构建外部循环经济体系,那么,企业就需要形成跨行业文化甚至跨民族文化的文化链。不如此,便无法整合新的联合企业或协作企业的人力资源,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管企业实行那一种战略,都需要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有机融合。2009年底,中国五矿集团正式入主湖南有色,水口山也随之进入了中央军团。一年多来,五矿总部各职能部门相继到湖南有色各旗下企业调研,公司决策层也把“对接五矿”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双向对接、全面对接的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必然是题中之义。大量事实证明,文化成功融合是产业成功整合的重要基石。五矿靠贸易起家、靠贸易发展,因此五矿的六十年,天然带有“商人”的因子,对市场的敏感、价格的敏感、利润的敏感与生俱来,因此其决策眼光是市场化、国际化的,文化底蕴是务实与精准。水口山作为驰名中外的铅锌产地,存续百余年,有着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其最深的底蕴当是矿6山文化,崇尚粗犷与协作。两个企业的文化融合,应首先从“务实”与“协作”开始,使制度下的务实合作成为企业文化的主成分;而水口山企业文化的“粗犷”因子应在矿山系统保留与发扬,并融入到五矿的战略管理;五矿文化的“精准”元素,应延伸到水口山的冶炼系统和日常管理。这样,整合后的新企业既形成了稳固的文化内核,又在融合中体现了各分部的文化特色,从而为产业成功整合奠定基础。三、从“利”字优先走向“义—利”相合,大力构建生态式的经济伦理观。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谋求利润最大化是当仁不让的最高宗旨。于是,“利”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理由,成为企业的原生态。要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求企业文化内涵之一的经济伦理,从营利观进化到义利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企业外部来看,生态型的经济伦理观要求企业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环境责任。比如“三废”治理的投入,从财务意义上说,是对经济效益的抵消,但它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在当今具有生态化倾向的经济政策环境下(如排污权定额与交易),企业要谋求更多的“利”,也必须担当起相应的社会生态责任。水松地区是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重点区域之一,水口山集团公司及附近民营企业的三废治理关乎湘江流域76000万人民的生命健康。为此,水口山近几年斥巨资,淘汰了铅冶炼“烧结锅”等落后工艺,完成了六厂、八厂低空污染治理工程、四厂电絮凝法废水深度净化工程,去年申报的3个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全部进入国家发改委首批启动项目等等,加快了企业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奋进步伐,努力还松柏人民一片蓝天碧水。从企业内部来看,生态型的经济伦理观则主要强调分配伦理。现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大格局已经形成,并大大激发了经济的活力。但也不难看出,这种分配机制也并非尽善尽美,不仅在于各要素对利润的贡献实际很难准确界定,导致事实上的分配不公;更在于由于劳动者个体智力和财力的差异,致使一些地方和企业的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有所动摇,企业和社会的不安定因数增加。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分配伦理,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层层落实厂务公开制度的具体要求,严禁侵害职工合法权益,还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弱势群体倾注更多的人性关怀,在企业中生成更多的和谐音符。尤其在当前国际经济复苏缓慢、有色金属市场宽幅调整的今天,生态式的企业文化、互助式的矿区和谐,是水口山抓住机遇、攻坚克难、跨越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审计监察部仇荣科)
本文标题:浅议企业文化的生态化之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08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