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青蒿素的发展对于我们的影响
青蒿素的发展对于我们的影响14财务管理(中美合作)1班刘嘉旋1430010025摘要: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其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主要用于间日疟、恶性疟的症状控制,以及耐氯喹虫株的治疗,也可用以治疗凶险型恶性疟,如脑型、黄疸型等。亦可用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盘状红斑狼疮。2011年9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该品为一高效、速效抗疟病。作用于疟原虫红细胞内期,适用于间日疟及恶性疟,特别是抢救脑型疟均有良效。其退热时间及疟原虫转阴时间都较氯喹短。对氯喹有抗药性的疟原虫,使用该品亦有效。关键词:青蒿素:用于人体疾病治疗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青蒿素主要针对疾病:凶险型恶性疟随着2015年9月一则《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新闻发表,青蒿素这种药品重新进入大家的视野,但是其实在这之前,作为一名大学生其实我并没有对青蒿素有足够多的了解,随着我对青蒿素的逐步了解,除了对于青蒿素是一种可以治疗疟疾的药品这一种比较单薄的认识,还知道了这种药品对于生物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让我更加明白为何今年屠呦呦女士能够获得诺贝尔奖项1.对于青蒿素需求的起源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两军深受其害。美国政府曾公开,1967至1970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数十万人。疟疾同样困扰越军。拥有抗疟特效药,成为决定美越两军胜负的重要因素。美国不惜投入大量财力人力,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则求助于中国。(2006.张剑方)1967年的中国,正值“文革”期间,全国几乎所有的科研工作都处于停顿瘫痪状态。但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目的要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由国家科委与总后勤部牵头,组成“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作为一个秘密的军事科研任务,“523”,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2006.张剑方)“523”项目分了几个研究组,其中临床研究协作组,赴疟疾疫区,进行扩大预防药复方的效果观察;中医药协作组一方面查阅文献,一方面深入民间,寻找治疗疟疾的秘方和验方,采集中草药样品,有时还在疫区就地试用观察;还有化学合成药协作组,与药厂合作,进行合成、筛选新药的工作。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李国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李英等一大批人参与其中。屠呦呦加入的是中医药协作组,她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同查阅历代医药记载,挑选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疾药方,并实验这些药方的效果。在统一规划下,全国各地“523”项目组研究人员任务上分工合作、专业上取长补短、技术上互相交流、设备上互通有无。在实施任务的10多年时间里,各研究单位共设计合成了1万多个化合物,广筛了4万多个化学样品,初筛有效的1000余个,其中有14个药物通过了专业鉴定并推广使用。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举全国之力大规模合作项目中,最突出的成果代表便是,研究成功了举世公认的新药青蒿素。2.随之而来的青蒿素的后续发展当年参与“523”任务的人,基本都已进入耄耋之年,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可以说,提炼青蒿素的屠呦呦、罗泽渊;临床上验证青蒿素抗疟功效的李国桥;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并合成蒿甲醚的李英和她的同事们;率先研制复方蒿甲醚的周义清等,都值得铭记,他们是拯救全球5亿疟疾人的中国发明家。李国桥“以身试法”的场景依旧让人惊心:1969年夏天,当时已参与“523”项目的李国桥一直在用针灸法为疟疾患者治病。然而,针灸对无免疫力患者效果一直不好,为了探明疟疾发病原理,李国桥偷偷说服了护士,让他把病人的血抽出来,为自己注射,让自身感染。几天后,发冷、高热等疟疾典型症状立刻显现,甚至比病人情况更严重,接连4天发作,经针灸无效的李国桥服用氯喹,终于11天后治愈,病中的他坚持记录感染数据,寻找疟原虫发育规律。“实验证明针灸对无免疫力患者难以达到良好效果,但由于我们对疟原虫发育规律的掌握,(2006张剑方)当青蒿素出现以后,便敢于很快将其广泛用于临床。”世界卫生组织编著的《疟疾学》,就记录着他和同事们的亲身实验数据和研究结论。每位专家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由于青蒿素发明前后我国还没有专利制度,从1977年开始,青蒿素的研究成果陆续在国内外杂志或国际会议上发表,由于缺少专利保护,研究成果被全世界无偿共享了。(ArtemisiaannuaL.)直到1985年4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专利,后续许多青蒿素研究成果都申请了专利。由于我国的新药研究起步较晚,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遍建立了规范,对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临床研究、工厂生产都有一套严格要求,我们却对此不知晓。1982年9月,我国想要提供国外临床试用药物和争取国际注册时,碰到了国际规则的难关。当年,美国FDA的检查员查看了国内多家制药厂制剂车间,认为没有一家符合药品GMP认证要求。只能通过国际合作,通过几个国外大公司的网络销售,我国几个生产企业成了原料供应厂。直到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直接向外销售的情况才终于有了进步。3.不仅仅青蒿素本身可以用来治病,青蒿素的衍生物也可以被开发治疗更多疾病蒿素的发现和研制,是人类防治疟疾史上一件大事,也是继喹啉类抗疟药后一次重大突破。青蒿素发现后,蒿甲醚、复方蒿甲醚等青蒿素类抗疟药的诞生,使人类利用青蒿素抗疟达到新高度。据了解,青蒿素类抗疟药由我国自主研发并被国际医药界公认,已成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目前使用青蒿素的国家超过30个。虽然国内疟疾已得到有效遏制,但非洲、东南亚等地疟疾依然猖獗,每年全球用于疟疾防治经费达15亿美元。因此中国抗疟药生产蕴含极大商机。如果中国企业不想仅仅作为原料供应商,唯一的办法是要创新,申请专利保护,取得世卫组织的“通行证”。(屠呦呦.2009)当年参与“523”任务的很多专家依然奋战在第一线,(张剑方2006)从青蒿优质品种的栽培研究,青蒿的规范种植、青蒿素的提炼生产,青蒿素复方新药的药学、药理毒性、临床研究,到药品生产,重新整合成符合国际标准的抗疟药研发生产的产业链。(屠呦呦.2009)目前在青蒿素的其它生物活性研究方面,则已从抗疟扩大到抗血吸虫病及其它寄生虫病、抗肿瘤、免疫抑制等多个领域。李英向记者介绍了上海药物所与所内外合作研究的青蒿素衍生物最新成果,其中一个青蒿素类免疫抑制候选药的临床前研究基本完成,有望顺利进入一期临床试验。(屠呦呦.2009)4.屠呦呦女士对于青蒿素所做出的贡献屠呦呦,一个以往并不为人熟知的81岁女药学家,近日因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奖国际上公认仅次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大奖,而走进公众视野。这是迄今中国生物医学界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级别大奖。1997年以来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近一半是拉斯克奖得主。屠呦呦获得的是临床医学奖项,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也因为这个奖,让中国的“青蒿素”研究更引人瞩目,从1967年开始、堪比“两弹一星”研究的“523”项目逐渐浮出水面。甚至围绕“青蒿素”发现历史的争论,也越发使局外人扑朔迷离。记者联系到当年与屠呦呦一起参与“523”项目的一批科学家,通过他们的讲述,力求还原一个大奖背后的历史。(饶毅张大庆黎润红.2015)总结与展望对于青蒿素的研究我相信不会就此止步不前,可能在未来不是很久的时间里会有更大的突破,与此同时我们对于许多疾病可能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深层次的理解,对于的疟疾的治疗我们在过去走了太多了弯路,青蒿素的发展让我看到在生物学工程方面想要有突破必须首先要有一个十分完整健全的体系,因为人体生物学类的研究完全不同于物理类研究,他要求在对于人体极高的了解程度上结合对于药理的研究并且要随时跟进人体对于不同生物材料的反应,而这种反应是不可测算的也是不可预测的,会获得什么样的结果可能科学家也不会知道,如此看来我们对于许多恶性疾病还有很长的研究的道路需要走,但是随着青蒿素的发现,我们对于针对性治疗的药物发现过程有了进一步理论体系的完善,而且,就青蒿素的发现让我们对于恶性疟疾有了治疗之法,在接下来的时光里,我们对于疟疾也可能随着青蒿素的治疗过程会有新的发现参考与文献饶毅张大庆黎润红.2015.《呦呦有蒿:屠呦呦与青蒿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屠呦呦.2009年1月《青蒿素及青蒿类药物》化学工业出版社张剑方2006年《迟到的报告-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羊城晚报出版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所1971-1978版《中药青蒿的抗疟研究》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1997《一种新型的半倍内酯-青蒿素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1979《青蒿素的结构和反应》北京大学医学部2013年1期《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2卷第4期(2011年)《523任务与青蒿抗疟作用的再发现》黎润红2015《523任务与青蒿素发现的历史探究》《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年04期植物黄花蒿ArtemisiaannuaL.
本文标题:青蒿素的发展对于我们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53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