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讲社会生活礼仪一、公德与秩序1、公德意识公共场所包括街头巷尾、办公室、食堂、教室、走廊、运动场馆、商店、影剧院、集体宿舍、旅游场所、车站码头、会议室、卫生间等一切人人都可以去的地方。在现代社会里,公共场所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而且人们在公共场所接触的机会也增多了,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所谓公德,就是公共道德。说得具体一些,就是在公共场合下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规程、秩序或习惯,即约定俗成的东西。所谓公德意识,就是要有在公共场所里履行和遵守这些约定俗成的思想、观念和自觉性。公德意识的有无或强弱,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它代表一个人的修养水平和文明程度。对一个民族或国家来说,公民的公德意识如何,直接与该民族或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达程度息息相关,因此,公德意识是民族和国家的形象。2、公共秩序公共秩序也可以叫做公共场所的秩序,公共场所的秩序如何,与人们的公德意识密切相关。在正常情况下,公德意识是公共秩序的保证,公共秩序是公德意识的体现。如果一个民族或国家重视对公民的公德意识教育和培养,这个民族或国家的公共秩序必然会较好,反之,则公共秩序必然是一片混乱,到处是脏乱差。有一次,某学校组织到公园去旅游,到湖中去划船,本来水面上是干干净净的,可是有的人把喝过饮料的废瓶就直接往水里丢。这就是缺乏公德的表现。我们都知道前苏联领袖列宁。有一次,他到理发馆去理发,那里已经等着许多人,列宁便问谁是最末的一位。人们都知道列宁的时间极其宝贵,于是争着请列宁先理发。列宁却回答:谢谢同志们。不过这是要不得的,应该按班次和守秩序。我们自己定的法律,应该在一切琐碎的生活里去遵守它。说完就找个椅子坐下来,并从衣袋里掏出一张报纸来看。毫无疑问,列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为什么要提倡人人都遵守公共秩序呢?公共秩序代表着大家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意愿。遵守公共秩序,是对集体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社会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大家都遵守,大家都方便。一个人的行为好坏,直接影响到别人和集体。如果你对别人、对社会不负责任,不遵守公共秩序,就会使许多人受到损害,造成不良影响,像俗语说的:一条鱼腥了一锅汤。在社会上,在学校和集体中,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不应随心所欲,各行其是,而应当时时、处处考虑怎样做才能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有利。如果有一部分人不自觉,或个别人不自觉,都会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我们每个人不仅应当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一切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场所的道德规范,同时,还要积极对不守公共秩序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劝说。二、介绍与见面1.介绍介绍就是通过语言使双方认识或发生一定的关系。介绍是人际交往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规的方式,是人与人进行相互沟通的出发点。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和素不相识的人相识和建立友谊?主要靠相互介绍或自我介绍的形式来进行的。(1)介绍的种种方式:正式介绍、非正式介绍、集体介绍、个人介绍、自我介绍、他人介绍、重点介绍、一般介绍等等。在介绍完毕后,双方应互相握手、点头、微笑、问好,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我们应该注意介绍这种礼仪。*正式介绍的原则是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把男子介绍给女子,把地位低的人介绍给地位高的人,把未婚女子介绍给已婚女子。*非正式介绍是指在非正式场合,大家见面,比较随意自然,不拘礼节,不分尊长,只通报一下姓名即可。以自然、轻松、愉快为主。*集体介绍,例如在正式会议或宴会上,作为主人,既可以按客人的座次顺序介绍,也可以按身份先从贵宾开始介绍,再介绍一般客人,还要注意女子优先的原则。*自我介绍适用于没有介绍人的场合。如和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等。(2)介绍的注意事项:*介绍者为被介绍者人介绍之前,一定要征求一下被介绍双方的意见,切勿上去开口即讲,显得很唐突,让被介绍者感到措手不及。介绍时提一下名字,是对对方的敬意。如,XX小姐,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这位是XX先生。最好还简短介绍职务、身份,以及特长等。*介绍时,用语要讲究婉转文雅,不要莽撞。应尽量避免称呼上的含混。注意民族、语言习惯。*被介绍者在介绍者询问自己是否有意认识某人时,一般不应拒绝,而应欣然应允。实在不愿意时,则应说明理由。*介绍人和被介绍人都应起立,以示尊重和礼貌;待介绍人介绍完毕后,被介绍双方应微笑点头示意或握手致意。被介绍的应用礼貌的语言向对方问候、点头或握手致意。“你好、很高兴认识你、久仰大名、幸会幸会”,必要时还可以进一步做自我介绍。*在宴会、会议桌、谈判桌上,视情况介绍人和被介绍人可不必起立,被介绍双方可点头微笑致意;如果被介绍双方相隔较远,中间又有障碍物,可举起右手致意,点头微笑致意。*在自我介绍或被人介绍时递上一张名片,是既礼貌,又容易使对方准确记住自己的好办法。名片多用于初次相识,当介绍人介绍后,应立即把名片递上,这时,对方如果有名片,也应回送。接受名片应毕恭毕敬地用双手接过来,然后认真地看一遍,不要看也不看就草草收起。把名片放在桌上时,不要用其它东西压住,显得很不礼貌。2.自我介绍在人际交往中如能正确地利用介绍,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广交朋友,而且有助于自我展示、自我宣传,在交往中消除误会,减少麻烦。自我介绍,即将本人介绍给他人。从礼仪上讲,作自我介绍时应注意下述问题:(1)自我介绍的时机:在下面场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自我介绍。如:应试求学时、在交往中与不相识者相处时、有不相识者表现出对自己感兴趣时、有不相识者要求自己作自我介绍时、有求于人,而对方对自己不甚了解,或一无所知时、旅行途中,与他人不期而遇,并且有必要与之建立临时接触时、自我推荐、自我宣传时、如欲结识某些人或某个人,而又无人引见,如有可能,即可向对方自报家门,自己将自己介绍给对方。(2)自我介绍的注意事项:*注意时机:要抓住时机,在适当的场合进行自我介绍,对方有空闲,而且情绪较好,又有兴趣时,这样就不会打扰对方。*讲究态度:态度一定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应镇定自信、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既不能委委懦懦,又不能虚张声势,轻浮夸张。表示自己渴望认识对方的真诚情感。任何人都以被他人重视为荣幸,如果你态度热忱,对方也会热忱。语气要自然,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在自我介绍时镇定自若,潇洒大方,有助给人以好感;相反,如果你流露出畏怯和紧张,结结巴巴,目光不定,面红耳赤,手忙脚乱,则会为他人所轻视,彼此间的沟通便有了阻隔。*注意时间:自我介绍时还要简洁,言简意赅尽可能地节省时间,以半分钟左右为佳。不宜超过一分钟,而且愈短愈好。话说得多了,不仅显得罗嗦,而且交往对象也未必记得住。为了节省时间,作自我介绍时,还可利用名片、介绍信加以辅助。*注意内容:自我介绍的内容包括3项基本要素:本人的姓名、供职的单位以及具体部门、担任的职务和所从事的具体工作。这3项要素,在自我介绍时,应一气连续报出,这样既有助于给人以完整的印象,又可以节省时间,不说废话。要真实诚恳,实事求是,不可自吹自擂,夸大其辞。*注意方法:进行自我介绍,应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如果有介绍人在场,自我介绍则被视为不礼貌的。应善于用眼神表达自己的友善,表达关心以及沟通的渴望。如果你想认识某人,最好预先获得一些有关他的资料或情况,诸如性格、特长及兴趣爱好。这样在自我介绍后,便很容易融洽交谈。在获得对方的姓名之后,不妨口头加重语气重复一次,因为每个人最乐意听到自己的名字。(3)自我介绍的具体形式:*应酬式:适用于某些公共场合和一般性的社交场合,这种自我介绍最为简洁,往往只包括姓名一项即可。“你好,我叫XX。”“你好,我是XX。”*工作式:适用于工作场合,它包括本人姓名、供职单位及其部门、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等。如“你好,我叫XX,是XX公司的销售经理。”“我叫XX,在XX学校读书。”*交流式:适用于社交活动中,希望与交往对象进一步交流与沟通。它大体应包括介绍者的姓名、工作、籍贯、学历、兴趣及与交往对象的某些熟人的关系。如“你好,我叫XX,在XX工作。我是XX的同学,都是XX人。”*礼仪式:适用于讲座、报告、演出、庆典、仪式等一些正规而隆重的场合。包括姓名、单位、职务等,同时还应加入一些适当的谦辞、敬辞。如“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叫XX,是XX学校的学生。我代表学校全体学生欢迎大家光临我校,希望大家……。”*问答式:适用于应试、应聘和公务交往。问答式的自我介绍,应该是有问必答,问什么就答什么。3、介绍他人在社交场合,我们往往有为不相识者彼此引见一下的义务,这便是为他人作介绍。为他人作介绍,有三点应作得合乎礼仪:*是介绍人的问题。在公务交往中,介绍人应由公关礼仪人员、秘书担任;在社交场合,介绍人则应由女主人或被介绍的双方均有一定交情者充任。*是被介绍者的先后顺序问题。礼仪规定:尊者有权先了解情况,因此男士应被介绍给女士、晚辈应被介绍给长辈、下级应被介绍给上级、客人应被介绍给主人、迟到者应被介绍给先到者。熟悉的人介绍给不熟悉的人,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把家人介绍给同事、朋友。*是介绍的内容问题。为他人介绍的内容,大体与自我介绍的内容相仿,可酌情在三项要素的基础上进行增减。作为第三者介绍他人相识时,要先向双方打一声招呼,让被介绍的双方都有所准备。4、他人介绍他人介绍是经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的一种介绍方式。他人介绍通常是双向的,即将被介绍者双方各自均作一番介绍。遇到下列情况,有必要进行他人介绍。*与家人外出,路遇家人不相识的同事或朋友。*本人的接待对象遇见了其不相识的人士,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在家中或办公地点,接待彼此不相识的客人或来访者。*打算推介某人加入某一方面的交际圈。*受到为他人作介绍的邀请。*陪同上司、长者、来宾时,遇见了其不相识者,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陪同亲友前去拜访亲友不相识者。5、称呼礼仪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记住对方的名字,并把它叫出来,等于给对方一个很巧妙的赞美。而若是把他的名字给忘了或写错了,你就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因此对它不能随便乱用。选择称呼要合乎常规,要照顾被称呼者的个人习惯,入乡随俗。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要庄重、正式、礼貌。(1)称呼注意事项*要区分不同对象和场合。如到同学或同事家,对其父母就不能称职务或同志,要称伯父、伯母或叔叔、阿姨。小名、昵称不宜在公开场合出现。*称绰号要讲分寸。一般只用于同龄人之间,在非严肃场合显得亲切,但不能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更不能侮辱人格。*语言文明。如有些人开口就是喂、老头子、卖菜的、当兵的等,既贬低了别人,也摸黑了自己。在多人交谈的场合,要顾及主从关系。称呼人的顺序,一般为先上后下,先长后幼,先疏后亲,先女后男。*要考虑习惯。如称老大爷,农民感觉亲切。又如天津人称年轻姑娘为大姐,陕西人习惯称师傅,山东农村的男子乐于被称为二哥。(2)日常生活中的称呼*职务性称呼:在职务前加上姓或名,适用于正式的场合。*职称性称呼:在职称前加上姓或名,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行业性称呼:对于从事某些特定行业的人,可直接称呼对方的职业,如老师、医生、会计、律师等,在职业前加上姓氏、姓名。*性别性称呼:约定俗成按性别不同,分别称为“小姐”、“女士”、“先生”。“小姐”是未婚女性,“女士”是已婚女性。也是在国际交往中贯用的称呼。*姓名性称呼:一个人的姓名是他最熟悉、最甜美、最妙不可言的一种声音。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可以直呼其姓名;只呼其姓,要在姓前加上“老、大、小”等前缀;只呼其名,通常限于同性之间。上司称呼下级、长辈称呼晚辈、亲友、同学、邻里之间,也可使用这种称呼。对复姓(欧阳、司马、诸葛、西门等)可直接呼姓。在港、澳、台地区还用我国传统的习惯,女性结婚后,其姓往往是双份的。如李梦颖小姐嫁给王科先生后,她的姓名即为王李梦颖,这时,应当称她为王太太。俄罗斯人的姓名一般有三个字节组成。姓名的排列顺序
本文标题:社会生活礼仪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84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