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考地理:降雨的类型
一、降水的概念、过程、条件1、概念: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结物,如霜、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称为垂直降水。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因周围气压逐渐降低,体积膨胀,温度降低而逐渐变为细小的水滴或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当云滴增大到能克服空气的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且在降落时不被蒸发掉才能形成降水。水汽分子在云滴表面上的凝聚,大小云滴在不断运动中的合并,使云滴不断凝结(或凝华)而增大。云滴增大为雨滴、雪花或其他降水物,最后降至地面。人工降雨是根据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的向云中播撒催化剂促使云滴迅速凝结、合并增大,形成降水。2、产生降水的主要过程有:①天气系统的发展,暖而湿的空气与冷空气交汇,促使暖湿空气被冷空气强迫抬升,或由暖湿空气沿锋面斜坡爬升。②夏日的地方性热力对流,使暖湿空气随强对流上升形成小型积雨云和雷阵雨。③地形的起伏,使其迎风坡产生强迫抬升,但这是一个比较次要的因素。多数情况下,它和前两种过程结合影响降水量的地理分布。3、降水的条件(1)、要有充足的水汽(2)、要使气块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3)、要有较多的凝结核影响降水的因素(1)、海陆位置(2)、地形(3)、大气环流二、降水的类型1、锋面雨:锋面活动时,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就会冷却凝结,成云致雨,这种雨称锋面雨。锋面雨带的形成: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在全球最为显著,形成季风气候在全球也最为显著,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与夏季风的进退及夏季风的强弱有很大关系。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暖空气轻,冷空气重,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锋面雨移动规律:五月雨带该雨带位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可能是夏季风刚刚登陆,正常年份时间大约应是3-5月份,这时暖气团的势力较弱,南下的冷气团经过长途跋涉及变性的原因,还有南方低山丘陵的阻挡,使两股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在此停留较长时间,形成我国南方春季的阴雨连绵的天气。锋面雨移动规律:六月雨带(梅雨天气)我国东部地区6月主要雨带在秦岭以南地区,主要雨区应在江淮地区,此时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气流在江淮地区相遇相持,形成梅雨锋,形成长达一个月左右的降雨天气。此时我国南方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对流较旺盛,午后多对流雨。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南方遇到山地和丘陵的阻挡,产生大量的地形雨。锋面雨移动规律:八月雨带(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我国东部雨带主要位于东北和华北地区,此时我国的降水范围较大;东部季风区只有江淮地区少降水,是由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位置西伸北进,控制江淮地区,使江淮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从而形成炎热干旱的伏旱天气,致使这里的农作物,特别是水稻旱情十分严重;此时若台风频繁登陆,可极大地缓解这里的旱情。锋面雨移动规律:九月雨带9月,太阳直射点逐渐向赤道靠近,至9月23日以后太阳直射到南半球,北半球大陆以降温为主。大陆暖气团势力减弱,冷气团势力增强,使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置不断南移,使9月雨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由于秦巴山地的阻挡,使这里暖气团的势力仍较强,综合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南方地区雨季来得早,退得晚,雨季长,雨大,而北方雨季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雨量小。因而,在降水的季节分配上,愈向北方降水的季节变化愈大,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北方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大。锋面雨移动规律:1、大致四、五月在我国的华南地区登陆,我国的雨季开始2、六月份,冷暖气团在江淮地区相持约一个月时间,形成梅雨准静止锋3、七、八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4、九月份,锋面雨带南撤5、十月份夏季风完全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二、降水的类型2、对流雨:对流雨是大气对流运动引起的降水现象,习惯上也称为热雷雨。其形成机制是近地面层空气受热或高层空气强烈降温,促使低层空气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就会形成对流雨。对流雨时常出现于热带或温带的夏季午后,以热带赤道地区最为常见,因日照很强,蒸发旺盛,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冷却,凝结成雨,雨滴大而重,倾盆急降,且雷电交加,声势吓人,称为雷雨。二、降水的类型3、地形雨:地形雨是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形成的降水。形成降水的山坡正好是迎风的一面,就是迎风坡。而背风的一面,因为气流下沉,温度升高,不再形成降水,为背风坡。地形雨对改变局部小气候有重要影响作用。地形雨(1).exe二、降水的类型3、地形雨:(1)、挪威斯堪的纳维亚山地西坡迎风,降水量达1000~2000毫米,背风坡只有300毫米。(2)、我国台湾山脉的北、东、南都迎风,台北火烧寮达8408毫米,成为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3)印度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11418毫米,也是因为位于喜马拉雅山迎风坡的缘故,成为世界年降雨量最多的地方。而处于背风坡的青藏高原,年降水量却为200~400毫米。二、降水的类型4、气旋(台风)雨:台风雨是指海上一地气压中心的气流上升,四周气流补充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一个巨大的气流旋涡,夹带着水汽高速移动。通常在台风眼也就是台风中心由于盛行上升气流所以非常平静,以晴朗天气为主,而在台风眼的周围通常会有狂风暴雨。二、降水的类型4、气旋(台风)雨:台风雨是指海上一地气压中心的气流上升,四周气流补充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一个巨大的气流旋涡,夹带着水汽高速移动。通常在台风眼也就是台风中心由于盛行上升气流所以非常平静,以晴朗天气为主,而在台风眼的周围通常会有狂风暴雨。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①深居内陆,大陆性强,降水少②位于沿海,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地形①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②高大地形阻挡水汽进入,降水少③赤道附近地势高的地区,对流减弱,降水少大气环流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西风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多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③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④夏季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冬季风(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少⑤受信风影响,降水少;沿海地区,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洋流①暖流增湿,降水较多②寒流减湿,降水较少植被植被覆盖率高(低),降水多(少)水文水域广,降水多,反之少人类活动①城市湿岛、雨岛效应,多上升气流,降水多②植被破坏,地面缺乏保护,气候干旱③兴修水库,降水增多④围湖造田,降水减少降水形成条件充足的水汽①临海;②雨季;③多河湖水域降温条件①逆温;②寒流降温;③夜间降温幅度大(山上冷空气沿坡下沉,气温日较差大等)凝结核工业排放粉尘多相对封闭的地形地表相对封闭,风力较弱,水汽不易扩散,多雨降水多少的成因分析方法多雨少雨气流上升气流下沉低压中心,低气压带控制高压中心,高气压带控制低压槽控制高压脊控制锋面控制单一气团控制地形迎风坡地形背风坡迎岸风离岸风暖流沿岸寒流沿岸夏季风影响冬季风影响赤道地区两极地区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下图为伊犁河谷被誉为“中国天府”、“西域湿岛”。材料二下图为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单位:毫米),伊犁河谷地区地形分布示意图。简要分析伊犁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1、伊犁河谷属于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的地形;2、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容易聚集,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3、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4、河谷地区,汇集了山地降雨和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水比较丰富,成为“西域湿岛”。自古以来,雅安便有“雨城”“华西雨屏”之称。图甲示意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图乙示意雅安月降水量和月降水日数分布。分析雅安有“雨城”之称的原因。1、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地,常受高原下沉气流和盆地暖湿气流影响;2、喇叭形的地形构造,造成暖湿气流只能进不能出;3、夏季受偏南暖湿气流影响大。
本文标题:高考地理:降雨的类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860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