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政治经济与社会-第一课
商场里花样繁多的商品玲琅满目的商品《政治经济与社会》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1、商品的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P2一、商品和货币(一)商品过中秋了,爸妈从饭店买来了月饼;奶奶送来了自家养的鸡和种植的大米;姑姑给小忠买了一套衣服。一、商品和货币(一)商品2、商品的特点:①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是通过人类劳动产生的。②商品是用来交换的,不以交换为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商品。思考:辩别以下是否商品1、农民种的粮食、蔬菜留给自己吃的;2、空气、阳光、河里的水;3、自来水;4、医院里的氧气;5、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6、教师节要到了,小明同学把自己动手作的礼品送给教师;7、小王同学从商店买来礼品送给教师;8、义务献血.你为什么要购买食品、衣服、饮料呢?食品充饥衣服御寒饮料解渴都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重点掌握2、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我们平时呼吸的空气——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医院提供的氧气瓶——有使用价值——是商品辨析:“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以上两句话正确吗?重点掌握2、商品的基本属性(2)商品的价值想一想:不同的商品为什么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交换呢?比如:1把斧子=20千克大米。?50元50元不是因为使用价值相同;不是因为如“重量、体积”等自然属性相同;它们的相同点是都耗费了一定的体力和脑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来衡量,一把斧头能够和一袋20千克的大米交换,说明它们耗费了等量的人类劳动,即它们具有等量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2)商品的价值2.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第二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第三阶段: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第四阶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第一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等价物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前提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能够表现其他商品价值大小的商品第二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交换越经常,范围越扩大,物物交换的缺点就越突出。一位美国人到非洲原始丛林旅游,看到水天一色,便想租用部落的独木舟泛游湖上。当他拿出美元去租船时,船的主人拒绝了,提出要用象牙交换。这位美国人于是来到另外一个有象牙的部落用美元购买象牙,不料又遭到拒绝,主人提出要用纱布交换。于是他又来到一个有纱布的部落,用美元购买纱布,不想也遭到拒绝,主人提出用针来交换。他猛然想起帽子上别了几根针,于是他用针换回了纱布,又用纱布换回了象牙。当他拿着象牙来找船主时,船主已经回家了。这位美国人十分沮丧。思考:•1.在故事中,象牙、纱布、针这几种东西的共同点是什么?•2.号称“世界货币”的美元为什么在非洲的原始部落里却“寸步难行”?•3.如果你打算在这个不接受美元的原始部落开发旅游业,你认为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都是商品,充当了等价物物物交换第三阶段: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一般等价物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直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一般等价物也是一种商品,但不同于其它商品,它成为媒介,实现了买和卖的分离第四阶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金银的优点: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就是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模拟现场:一个人在卖衣服,种类繁多,不断有人来问价。于是他不断地回答:短衫一两白银,长袍二两白银,裤子一两半白银‥‥‥,最后他实在不耐烦了,干脆写上了标价牌,于是顾客自己看着标价牌,边看边说出每种衣服的价格。问题讨论:1.哪种衣服价值更大?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货币能起到这种作用?2.卖衣服的人说出来的和标价牌上写的“每件衣服××白银,表现的是什么?2、货币的基本职能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像这种货币所起的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就是货币价值尺度的职能。2、货币的基本职能•商品——货币——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的一般职能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此时的货币应是足值的货币(如金银条块等)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它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的货币,如:美元、日元、欧元、英镑等。下面商品交换中货币执行了哪种职能?A、1台彩电标价3000元B、工厂财务人员向工人发工资C、张三在市场上用10元钱买一斤肉D、李四到银行取回1万元存款的利息E、小明的奶奶临终时把她藏有多年的10块银元留给了小明F、顾客在国际业务部兑换外币学习小结今天,我们从多种多样的商品买卖现象出发,学习了商品的含义和商品的特点,学会识别商品,重点理解了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懂得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我们通过了解货币的产生、发展过程,重点理解了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决定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这些都有助于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3.价格和价值规律视野一:禽流感期间鸡肉的价格一跌再跌视野二: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瓜价视野三:羽绒服的“春天”、“冬天”南与北(1)、影响价格的具体因素影响、引起价格变动差异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供求:价格高于价值卖方市场价格价值X(价值)供求:价格低于价值买方市场供=求均衡市场(2)具体因素影响价格的途径各种具体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供求关系影响价格Y(价格)即使供不应求,一辆普通自行车的价格再涨,也不会比一辆汽车的价格高;即使供过于求,一台彩色电视机的价格再降,也不会比一台收音机便宜。那么:决定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的原因是什么?~249.8万232.8万500元(3)、价格的决定因素为什么不同商品价格不同呢?不同商品价值不同结论:价值决定价格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呢?劳动量劳动量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呢?劳动时间•镜头一:在一个简陋的工作坊里,生产者纯靠手工生产,生产一双布鞋要1小时。•镜头二:在一个现代化生产厂房里,生产者生产一双布鞋要20分钟。•镜头三:根据社会调查,社会上绝大多数的布鞋生产厂生产一双布鞋要花40分钟。用哪一个生产者耗费的劳动时间作为标准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得出结论: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例题: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小王需用12小时,小李需用10小时,老张需用8小时,如果在同一市场上卖,谁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赚钱不亏不赚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亏本商品生产者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结论: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决定价格2、供求影响价格(4)、价值规律①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被称之为价值规律。从商品生产角度谈价值形成从商品交换角度谈价值的实现。等价交换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供>求:价格低于价值,买方市场供<求:价格高于价值,卖方市场价格价值供给=需求:价格=价值均衡市场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养鸡杀鸡无奈漫画分析:(采用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法)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获利增加扩大生产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获利减少缩小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5)、价值规律的作用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什么价值规律能起到这样的刺激作用呢?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单位时间内商品价值总量利润高少不变多多多低多不变少少少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生产条件好、经营管理水平高获利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生产条件差,管理水平低获利少被市场淘汰优胜劣汰1.不同的消费方式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三、消费和消费观(一)常见的消费方式信贷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消费类型适用范围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举例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生活中大部分商品收入稳定、积蓄较少的人购买的大宗商品两权立刻归买主两权逐渐让渡给买主日常用品住房汽车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的比较:三、消费和消费观2、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商品价格、消费心理等。2.消费心理面面观(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求同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名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大多数人买我也买--什么标新立异买什么--少数人有我也要有--讲究实惠,买需要的是理智的消费3.科学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不要过于节俭,抑制消费统筹兼顾合理消费--使消费既能满足现实需要保证身心健康,又能兼顾长远需要促进全面发展。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本文标题:政治经济与社会-第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92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