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现代诗歌专题——整体阅读
123今日寄语:没有专注力的人生,就仿佛大睁着双眼却什么也看不见。——村上春树现代诗专题复习——诗歌整体阅读学习目标:1.把握现代诗的考点设置。2.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和流派演进。3.掌握读懂现代诗的方法。一、考点简介近几年高考中,直接考查的很少,但在实际考试中间接考查一直未间断过,比如有时和仿写结合考查,有时还将现代诗歌鉴赏与写作相结合。而山东高考模拟考试中直接考查了一首现当代诗歌《刈禾女之歌》,选材是体现劳动的。题型是两道选择题和两道问答题,选择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简答题考查理解关键词句和表达技巧。分值由原来的12分增加为16分,二、基础知识1.诗歌的内涵。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2.诗歌的起源、发展。①起源:诗歌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②发展:它经历了《诗经》→《楚辞》→汉乐府诗(代表者:建安七子)→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新诗的发展历程。3.中国现代诗歌(1)中国现代诗歌的概念。中国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2)中国现代诗歌的诞生。中国现代诗歌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形式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他的《女神》中大部分作品写于1920年前后,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开一代诗风。4.诗歌的主要分类(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叙事诗和抒情诗①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②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等。(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①格律诗: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③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和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④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5.诗歌的特点(1)分行排列押韵,读起来顺口,而且应富有感情地去读,不能像读新闻那样客观冷静、语气平缓。(2)押韵押韵有一韵到底,或每节换韵,韵脚的韵母要相同。有些新诗外表看起来并不押韵,但它符合内在情感的逻辑停顿,读起来也不觉得不顺口。句式的排列或对仗或参差,要整齐匀称、错落有致。(3)饱含真情比如流沙河的《哄小儿》样的诗句,虽然是普通的场景,却表达出极为复杂、悲痛、深切的思想感情,感人泪下。(4)立意新颖王夫之说过:“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苏轼也说:“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这是强调意的重要性,实际上意不光重要,还应该新颖,应该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意来,应该有独特新奇的发现和感受。如辛笛的《寄心》,简朴自然,平中见奇。经过一夜的不平静,决定把这颗心,贴上八分邮票,寄出去就是了。莫要跑到外面去,去到外面有人骂,只怪爸爸连累你,乖乖儿,快用鞭子打。(5)联想自然联想自然即从眼前的事物触发灵感,联想到彼事物,把彼此自然联结起来,没有牵强附会之感。如杨树林的《雄鸡》,由祖国地形图想到了雄鸡,由雄鸡想到了羽毛,由羽毛想到了“飞”,寄托了作者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一片赤子之情。高高的黑板前,老师把祖国的版图悬起,望着“雄鸡”他久久伫立,我愿变成她身上的一根翎羽,——羽毛丰满了,她就能从地球上腾起,一片片心湖荡起了旋律,浪花中汇成同一个心曲。(6)跳跃自如诗歌不能像小说那样,细微末节,娓娓到来,也不能像散文那样,抓住某个片断,尽情挥洒,大肆渲染,它要在极短的篇章里包蕴极其复杂的思想内容,有时时空跨度很大,因此需要自然过渡,跳跃自如。如曾卓的《我遥望》,这首诗前后两节,一节一个层面,中间一个大断层之间,如果写散文、小说的话,正是用武之地,而写诗只能这样跨,用“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作为跳跃的翅膀,从年轻时跳到六十岁,中间留给读者去思考、去补充,蕴味无穷。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7)凝练集中凝练,指语言,集中,指主题,即能够用极其精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高度概括、集中地反映生活,言简意深,在有限的诗句之内,容纳丰富的思想内容。如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原诗十八节,诗人只选取了一个最难忘的镜头,即“一低头的温柔”,把这位日本女子内心说不出的情意、掩不住的隐秘、别离的忧愁、莫名的委屈等等都表现出来了,诗人感觉她恰似水莲花那样秀美、纯洁、娇弱而又灵动,再听她软语温存的一声“珍重”,交织着“蜜甜”与“忧愁”,她把思念留给了自己,仍把祝福给了对方,最后的那一声音译的沙扬娜拉(再见),更是情韵摇曳,萦回不绝。这首诗可以说凝练集中之至了。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8)节奏和谐在反复朗读中品味,体会诗歌节奏展示的美感。这就要求把握好轻重感、韵律感,把作者所要强调交代的情感重音读出来。如贺敬之《桂林山水歌》开头,通过反复品读,可以“神”“仙”“情”“梦”等字眼感受到桂林秀丽山水的个性:神姿仙态,如情似梦,迷离奇妙,妙不可言。神仙谁都没有见过,但云雾中影影绰绰出现的仙女形象,唤起了人们那种捉摸不定的美感,而情和梦也是不确定的,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就深刻地体会诗歌所具有的韵律美、节奏美,可以去想象那最深沉的情爱和最美丽的梦境,从风姿绰约的桂林山水图中,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读出语言美的感受。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9)形象生动形象,本义是指人物或事物的形体外貌,具有可视可闻可触可感的性质。现在人们把“形”与“象”组合成一个复合词,作为艺术概念,指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图画,包括人物、环境、景物等。诗的形象是诗人情感的物化,是由诗人的主观感受凝固而成的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的真、善、美的统一体。如曹增书的《笑》:“倚着春俏丽的肩膀/秋,憨厚地笑了”,这首诗是“春花秋实”的形象化表现,诗人妙用拟人化手法,一倚一笑,一憨一俏,形象生动,情趣盎然,真是一幅奇妙的镜头。(10)意境优美意,指意脉,即思想感情的脉络;境,指境象,即意脉贯注的对象。意境合称,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外界事物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境界。也就是说,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为一体,通过艺术手段描绘出来,构成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使读者可以从有限感知无限,得到一种韵味无穷的美感。如沙鸥的《新月》,小船似的新月勾起了诗人的怀乡之情,爽性当真乘船回到了春暖花开的故乡,故乡的亲人正在梦中,“我在梦中靠岸”情深意美,极写其两地相思、魂牵梦绕的情景,意味深长。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你睡着了吗?我在你梦中靠岸。(11)虚实相生像与不像、似与不似、切与不切、不即不离等说法不同,意思一样,都可以归结为虚实处理问题。诗歌也一样,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才能把读者带到一个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亦真亦幻、迷离朦胧的艺术境界中去。如王小泥的《初春的家园》,这首诗,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拟人、比喻、通感、错觉、象征等)加以“变形”,使语言“陌生化”,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给人以既明白可解、又新鲜别致的感觉,增强了艺术魅力。鸡鸣起伏,雨点儿在屋瓦上,弹奏《十面埋伏》,当雀鸟啼亮木格格小窗,母亲已从窗外菜园里,掐来一筲箕湿漉漉的黎明。石磨吟唱出两桶清香小曲,姐姐把它凝成一锅乳白的晨曦,我举起筷子,母亲瞪我一眼,她怕我夹碎了,姐姐水嫩嫩的叫卖声……苍老的父亲,牵着水牛走向田间,牛鞭,抽醒几声蛙鸣,一曲山歌,在群山间回荡往复,于最高的尖尖山上,化为一只啸天的老鹰……三、中国现代诗歌流派的演进(一)20世纪初至1920年代:尝试派、文学研究会(人生派)、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湖畔诗派、新格律诗派(新月派)、中国早期象征诗派1.尝试派——胡适、俞平伯、刘半农蝴蝶胡适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2.人生派——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代表作家:周作人、冰心、鲁迅、朱自清3.创造社——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代表作家:郭沫若、宗白华4.湖畔诗人——以写作爱情诗而最为有名。代表作家: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5.新月派——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代表作家:徐志摩、林徽因、闻一多、卞之琳、(二)19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群(现代主义)、七月派、汉园三诗人1.现代主义(包括汉园三诗人)——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表现形式上,不追求严格的格律,诗的韵律靠诗情的抑扬顿挫来表达,多用象征、暗示构成诗的意境。2.七月派——政治抒情诗。代表作家:艾青、胡风、田间(三)1940年代:九叶诗派◆195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新现代主义(现代派诗群)、蓝星诗群(蓝星诗社)、创世纪诗群(创世纪诗社)1.九叶派——他们在新诗写作中追求现实与艺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美。代表作家:穆旦、杜运燮2.现代派——自由诗运动。代表作家:纪弦、郑愁予愿这些唯美的现代诗不只是浮光掠影的过客,而是同学们心中最美丽的归人……(四)1970年代:朦胧派(白洋淀诗群)、中国新现实主义朦胧派(白洋淀诗群)——反思人的本质问题,通过琐碎的意象含蓄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代表作家:北岛、舒婷、芒克、顾城、食指◆舒婷《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五)1980年代:新边塞诗派、大学生诗派、第三代诗群、莽汉主义、整体主义、海上诗派、圆明园诗派、撒娇派、英雄写作、他们诗群、丑石诗群、非非主义(红色写作)、神性写作、新乡土诗派、知识分子写作诗群神性写作——拷问自己的灵魂,将灵魂或者说绝对精神放在首位,主张诗意的本质是一种宇宙真理。代表作家:海子、骆一禾、戈麦。◆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麦地与诗人,答复》◆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西藏》◆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九月》◆我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倦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岁月易逝,一滴不剩……◆《以梦为马》◆从此再不提起过去,痛苦或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秋日黄昏》
本文标题:现代诗歌专题——整体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927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