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范围及其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范围结合实际情况请将答案匹配为自己所学专业方向进行描述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1)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马克思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论。(3)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奠定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4)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2.什么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是什么?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说明和合理评价。具有以下特点:(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2)依赖性,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影响,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4)难验证性,社会事物一般有较长的运行周期,且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难以进行重复性实验,因而难以验证。3.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真理性、科学性,因而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都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1)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首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其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极具综合性,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一种科学而完备的方法论。(2)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要坚持辩证法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和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都是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同时对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自身。(3)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①首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科学本性。对象世界、人的实践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要想保持并发展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就必须使其与对象的发展演变保持同步的更新。②当代社会实践和现实为开放性提供了现实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性,最关键的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③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精神状态。理论工作者要勇于和善于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自我批判、自我发展、自我超越。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与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需要与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新特点、深刻理解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到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的最大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最关键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要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党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主要表现在:①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②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③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④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⑤人民生活不断改善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⑦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⑧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⑨全方位外交布局深人展开⑩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5.什么是解放思想?试述如何在检验和发展理论中做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指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把主观世界的思维意识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克服那些不符合实际的“习惯思维”和“主观偏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创造性的改造客观世界。解放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是有科学内涵和明确要求的,即“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冲破了把市场和资本主义划等号的传统思维定式,为、确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模式,扫清了思想障碍。这是以思想解放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生动例证。解放思想的标准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解放思想是达到实事求是的途径和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标准和根据。大跃进时期丢掉实事求是去搞“思想解放”,曾闹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笑话。现实中一些盲闯蛮干,追求不切实际的高速度,高指标以及各种短期行为等等,是对实事求是的背离、对解放思想的歪曲,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结果只能是欲速不达、劳民伤财。6.构成社会复杂的大系统的主要要素有哪些?其关系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由人口系统、自然环境系统、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组成的复杂大系统,而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方式与人口、自然地理环境构成了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的社会存在。(2)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由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自然环境系统这五个系统构成。①生产力系统: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大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生产力的要素或子系统,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相互联系方式结合起来,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构成了生产力系统。生产力系统由独立的实体性要素、运筹性要素、渗透性要素等子系统组成。②生产关系系统:生产实践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一个系统,包括三方面的构成要素,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③上层建筑系统:马克思把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称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作为一个系统,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个部分。④人口系统:人口系统是构成一个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等因素。人口因素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⑤自然环境系统:自然环境系统,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自然环境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两大类。(3)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人口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1.人是社会生产力系统的首要要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又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2.人是生产关系系统的承载者和调解者。3.人是上层建筑系统的构成主体。自然环境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1.自然环境系统对人口系统有直接影响。2.自然环境系统与生产力系统相互作用。3.自然环境系统对上层建筑系统的军事、政治和文化也有一定影响。7.人口系统是社会大系统存在的第一前提,那么它与社会大系统的其他组成系统的有哪些关联?人口系统是构成一个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等因素。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口系统是社会大系统存在的第一前提。人口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关系:(1)人是社会生产力系统的首要要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又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只有在一定数量的人口基础上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进行改造自然界的物质生产活动。(2)人是生产关系系统的承载者和调解者。(3)人是上层建筑系统的构成主体。8.联系自己的科学实际,谈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学科价值的理论问题?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入口。我认为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来自于社会矛盾。问题意味着矛盾,但问题不同于矛盾,矛盾的存在和主体意识到矛盾是两回事。由于每个人知识结构、利益取向、价值追求和立场等不同,因此面对同样的矛盾时可能会提出完全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问题。矛盾虽是客观存在的,但问题并不是。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矛盾都可以提升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社会科学研究要想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时代价值、学术价值的“真问题”,仅有“问题意识”还不够,还必须要有问题的“质量意识”。“问题”越有质量,“理论”才会越有分量因此,就必须要善于透过矛盾,提出问题,懂得科学合理地把社会生活中的矛盾转化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时社会中的矛盾,而社会中的矛盾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社会问题也在不断更新,这种发展变化推动着理论——“问题的理性解答”的创新与发展。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要想真正做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就必须与时俱进,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深入了解社会矛盾,从而分析存在的真正问题。作为研究生的我们,更应该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坚定自己的立场,始终做到以变化发展的矛盾为中心,切实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促进问题的解决。9.为什么说在社会历史过程中,人的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社会历史过程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1)社会历史有规律可循,而不是偶然事件的杂乱堆积。社会的历史事件独一无二,但其背后隐藏着社会的历史规律。(2)我们只有把握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当人们没有认识到客观规律的时候,它是盲目的、外在于人的;当人们认识并把握了客观规律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它来为自己服务。透过不可重复的社会历史事件发现社会历史规律。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任务。(3)社会历史过程是人的活动过程,社会历史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人的活动不是主观任意的行为,而是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发展是既合规律又合目的性,既有客观必然性又具有主体能动性的历史过程。10.如何理解“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1)社会是人类的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发展过程也是人的活动过程。研究社会必须从人出发,以人作为出发点。但这里的人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的“现实的人”。(2)社会生活,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价值尺度和根本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社会是人构成的,人也是社会中人。所以,“现实的人”才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现实的人”是处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正是“现实的人”活动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内容。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犹如:“剧中人”与“戏剧”的关系。如果把社会历史发展比作一部历史剧,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既是其编剧和导演,也是演员。历史是人类自编、自导、自演的历史剧。11.为什么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为什么要坚持人民群众的立场?(1)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同时,只有坚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才能回答和解决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和对策思考。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把马克思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范围及其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005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