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脑卒中的预防策略延安大学咸阳医院2019.08总结与反思脑卒中的预防3脑卒中的危害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人格品德至诚至信专业技术精益求精目录CONTENTS3人格品德至诚至信专业技术精益求精团结进取求精创优诚信为本病人至上1脑卒中基础知识2第一部分脑卒中的危害•在我国,每12秒钟就有1位卒中新发患者,每21秒钟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中风)•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疾病脑卒中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中国第一位死亡疾病原因脑卒中流行病学现状2010中国心血管病报告EuropeanHeartJournal(2012)33,213-220脑卒中患者心梗患者外周动脉病患者与普通人群相比风险增高心肌梗死脑卒中(中风)5–7倍3–4倍2–3倍9倍4倍(仅包括致死性心梗和其他冠心病死亡)2–3倍脑卒中患者面临着高复发风险脑卒中的严重后果第二部分脑卒中基础知识脑卒中又称为中风,是大脑的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堵塞造成的大脑缺血缺氧。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就是通常说的“脑出血”或者“脑溢血”,后者就是通常说的“脑梗塞”或“脑梗死”。何为脑卒中?发生机制脑卒中分类脑卒中快速识别-FAST原则脑卒中快速识别-120原则早发现、早治疗、减少致残率脑卒中的有效治疗•脑卒中的早期治疗最佳时机是在4.5小时或6小时以内。•最有效方法:溶栓治疗,即是应用药物将阻塞脑血管的血栓溶解掉,使血管可以再通,从根本上挽救缺血的脑组织。溶栓治疗是目前循证医学证明的有效治疗脑梗死的方法,实际上也确实可以产生“戏剧性”的效果。经过溶栓治疗,病人瘫痪的肢体在很短时间内可恢复运动,不能言语的病人可很快恢复流利的语言表达。发生脑卒中后,应该选择有条件提供早期诊断、早期血管评估、早期治疗的医院进行诊疗。由专业的神经科医生进行治疗。以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为首选。专科诊治记住简单中风口诀,及时拨打120送往有溶栓能力的医院!早发现、早治疗、减少致残率第三部分脑卒中的预防重在预防卒中可防可控。对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采取有效的一、二级预防措施,可以明显的降低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复发率。脑卒中的一、二级预防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是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的发病随年龄的升高而增高,一般40岁后开始发病,60~65岁后急剧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是60岁以前的2~5倍。姓别:一般男性高于女性。家族史:父母双方直系亲属发生脑卒时年龄小于60岁时即为有家族史。种族:我国北方各少种民族的卒中率高于南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压危险因素常用降压药一般成人<140/90mmHg伴有糖尿病<120/80mmHg伴有肾脏疾病<120/80mmHg*原则:应注意降压不要过急过快降压目标降压药长期、规律服用误区一:以自我感觉估计血压一些病人不是定期检测血压,而是凭借感觉估计血压决定是否吃药,这样往往是不可靠的。因为一些长期高血压患者,已经对高血压“适应”,即使血压明显增高,病人仍然可能没有不适感觉,这样非常危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高血压患者主动定期检测血压,1~2周至少测量一次血压。误区二:用药断断续续有的病人用药不规则,时断时用,导致血压不稳定,甚至一段时期内血压持续较高水平,这样可能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治疗高血压一定要坚持“三心”(信心、决心和恒心),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的损害。降压误区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吸烟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时间提早10~20年。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2~4倍。危害性•饮食疗法讲究“个体化”•运动疗法把握好“度”•药物疗法控制血糖的关键•血糖监测调整治疗方案的“晴雨表”•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如何控制血糖?项目理想良好差血糖空腹4.4~6.1≤7.07.0(mmol/L)非空腹4.4~8.0≤10.010.0HbA1c(%)6.56.5~7.57.5血糖控制目标控制饮食适量运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糖尿病教育目前强调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的原则。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心房颤动•1、成年人(≥40岁)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2、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应在监测INR的情况下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年龄75岁者,INR控制在1.6~2.5;或口服阿司匹林•3、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阿司匹林如何防治?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血脂异常使得血液粘稠,血流缓慢,供应脑的血液量减少•另一方损伤血管内皮,沉积在血管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直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已患脑卒中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2.59mmol/L以下或者使降幅达到30%-40%。血脂异常致病机制他汀类药物预防中风机制1、成年人应定期复查血脂;2、重视并采用生活方式治疗:控制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3、对既往有卒中或冠心病史,且TC高于5mmol/L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4、TG增高选用贝丁酸类药物治疗如何控制血脂?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颈动脉狭窄•美国的研究提示:65岁以上男性颈动脉狭窄50%的检出率为7%~10%,65岁以上女性捡出率为5%~7%。•其中狭窄60%~74%的人群发生卒中为3.0%•狭窄75%~94%的患者卒中发生率为3.7%•狭窄95%~99%者卒中发生率为7.9%治疗方法1.颈动脉内膜剥脱术2.介入治疗•肥胖可通过升高血压间接影响脑卒中的发生。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3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颈动脉狭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肥胖项目理想良好差BMI男性2527≥27(kg/m2)女性2426≥26体重控制目标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无论一次醉酒或长期大量饮酒,都会增加脑出血的机会。每天饮酒的酒精含量超过60克时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明显增加。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过度饮酒•成年男性每天白酒1两,红酒1杯,啤酒1瓶;女性减半。•有基础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建议戒酒。饮酒指导•经常运动的人患脑卒中的概率明显减少。以每天快走30分钟为例,脑卒中的概率可降低30%。•生命在于运动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活动量减少•每次30~60分钟,每周3~4次。•运动强度:最大心率=220-年龄中等运动强度=最大心率×(60%~70%)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减少运动指导•1、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常用量75—150mg/次/天。•氯吡格雷,主要用于高危患者,常用量75mg/次/天。•2、调脂药物:•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脑卒中预防用药综合预防控制高血压防治糖尿病戒烟少酒保持情绪平稳防止大便秘结饮水要充足坚持体育锻炼饮食清淡注意气候变化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约需2000-2700毫升水团结进取求精创优诚信为本病人至上THANKYOU感谢聆听,敬请指导!延安大学咸阳医院2019.08
本文标题:脑卒中预防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014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