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论社会历史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论社会历史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摘要:人类社会是一个历史过程,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的集合。社会历史的发展,既是渐进的也是飞跃的;既是前进的也是充满曲折的,而在这整个社会历史的过程中都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在和谐社会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关键词:社会历史过程;客观规律性;主体选择性;和谐社会社会历史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着的一个过程,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同自然界是一样的,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是有自身的规律,现实社会中的人,是社会历史进程的主体,这一主体是以其自身的实践活动和实践中的物质基础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深刻揭示了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一系列规律,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一、社会历史进程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相统一的发展动力在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客观规律性和主体选择性辩证地统一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实践既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又是客观规律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现实基础。(一)社会历史进程中客观规律性的现实条件客观规律是社会历史进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条件,是一切历史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恩格斯说过:“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①这些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历史活动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但是,客观规律是人开展活动的现实条件,客观基础,是客观存在的。1、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全部基础“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②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力量,都是以往活动的产物。人们拥有的生产能力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因为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是历史发展的条件,就像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他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2、历史是一个合力。在社会历史的进程并不是单个的力量的作用,而是各种合力作用的结果,历史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主体的选择只有符合客观规律,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二)社会历史进程中主体选择性的可能因素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空间。社会历史发展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所以主体的选择最终决定于主体的利益,这一选择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关键。1、自然界与社会发展的互补自然界的发展是自发的、盲目的、无意识的社会发展则是自觉的、有意识的。二者的区别,集中表现为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包括选择“做什么”和“怎么做”,即包括选择实践目标、实践手段、实践方法等。主体选择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实践活动的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这种选择并非只有非此即彼的正确选择或错误选择,还包括最优选择、次优选择等。2、主体选择的关键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作为社会历史进程的主体,主体的选择使历史的发展具有方向性,因为“从根本性质来说,所谓社会规律或历史规律,不过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即贯穿于人的活动之中并制约着人的活动的那种客观必然性的关系。脱离了人的活动而谈论’历史规律,’只能是历史的神秘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生产方式的主体,因而也就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二、树立科学发展观是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和谐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进程中的正确选择,而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是客观规律与主体选择相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一)要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现实条件和谐社会的发展要在客观的社会基础上进行,只有充分尊重这一切客观规律,我才能科学的发展社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的和谐社会,首先,要尊重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不能违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要充分尊重我们所处的国内外环境,知识经济的时代,全球化的时代,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而且只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有发展的机会;再次,要充分尊重我们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我们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不能违背这一政治制度,我们发展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的文化是中华文化,只有在尊重这样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谈发展。这是我们所拥有的所有客观的物质条件,也是我们发展和谐社会的现实条件。(二)主体要提高自身素质,发挥正确的能动作用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是主体,主体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发挥能动的作用,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人的解放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需条件之一,没有“人”这一主体的发展,是不会有社会的进步的。只有为人创造、提供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物质的、精神的主客观条件,才能提高其身体素质、文化修养、技能水平、道德素养,最终才能做到充分地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主体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前所走的“群众路线”、“统一战线”等路线,带来了革命性的胜利;改革开放之后所走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战略,带来的时代性的发展;然而,对于主体的个体而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律”、勤奋上进、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不断超越、等都是我们所有作为改造自然,建设社会的主体该有的素质。总之,社会历史的进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统一的结果。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才能建设好和谐社会。(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注解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2009年版,第601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995年版,第532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2009年版,第544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5页。
本文标题:论社会历史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02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