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涵洞常见病害及处置方法ppt
涵洞常见病害及处置方法涵洞:是公路工程中的小型构造物,虽然在总造价中,其所占比例很小,但涵洞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及使用性能,以及周围农田的灌溉、排水。涵洞定义及分类涵洞:横穿路基的小型泄水构筑物。用于跨越天然沟谷洼地排泄洪水,或用于横跨大小道路作为人、畜和车辆的立交通道,或用于农田灌溉作为水渠。组成:涵洞主要由洞身、基础、端和冀墙组成。洞身由若干管节组成,是涵洞的主体。它埋在路基中,具有一定的纵向坡度,以便排水;端墙和翼墙位于入口和出口及两侧,起挡土和导流作用,同时还可以保护路堤边坡不受水流冲刷。分类按建筑材料可分为砖涵、石涵、混凝土涵、钢筋混凝土涵;按构造可分为拱涵、箱涵、圆涵等。(1)拱涵拱涵的构造由洞身、出入口端墙、翼墙和出入口的铺砌组成。洞身又分为拱圈、边墙(双孔的还有中墩)及基础三部分。拱圈一般采用最小厚度为40cm的等截面圆弧,边墙及中墩用以支承拱圈,边墙内侧为竖直面,外侧为适应拱脚较大水平力而设有斜坡;基础根据孔径大小一般采用整体式或分离式;洞身全长一般不做成整体,而是用沉降缝将洞身分割为若干涵节,以适应不同基底应力导致不均匀下沉产生的不规则断裂。拱涵的出入口均设有端墙和翼墙,作用是保证水流顺畅流入洞内,防冲、防渗及维护路堤的稳定。此外,为防止对出入口基础及路堤的冲刷,在其一定范围内的沟床还应进行铺砌加固。(2)箱涵以盖板取代拱圈,洞身截面变成了箱形,称为盖板箱涵,常采用的跨度在0.75~3.00m间。盖板为梁式结构,其边墙尺寸较拱涵小,工程量节省;盖板箱涵内过水面积比同孔径的拱涵大,排水能力较拱涵为强;高路堤采用盖板涵时,其盖板跨中弯矩要增大,不如拱涵经济,故盖板涵一般只适用于低路堤。此外,目前还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刚架式箱涵、钢筋混凝土卵式拱涵及拼装式箱涵等。其优点为泄洪能力强,圬工量小,结构轻巧,便于预制拼装,缺点是钢材用量较多箱涵(3)圆涵洞身由钢筋混凝土圆管构成,管节形状均较简单,基础工程亦简易,又可在成品厂集中预制。在既有铁路增建涵洞时,用圆涵可便于采用顶进法施工,对铁路运营影响小。但其过水面积远较拱涵、箱涵为小,泄洪能力差,更不适用洪水夹石块的河沟,也不宜用作立交涵或人工灌溉渠道。另外,圆涵涵顶填土愈高,孔径愈大,不仅运输安装不便,而且工程量增大,因此常用的圆涵孔径一般小于2.5m,填土高度不大于15m,所以圆涵适用于孔径小,且沙石料缺乏地区。涵洞常见的病害与处治•涵洞常因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反复承受车辆的荷载振动·设计和施工遗留的缺陷,甚至人为的破坏等而产生各种病害。这种病害均需认真分析原因,采取适当的工程技术措施,及时处治,恢复原结构应有的使用能力,提高其使用质量。具体措施如下:1.洞口·洞低铺砌层破损漏水的处治•(1)一般的破损按原结构修复•(2)破坏较为严重,且有漏水现象时,应按原结构先修复破损处,再用厚度为2cm的水泥砂浆抹面。2.基础局部冲刷悬空的处治•涵洞基础局部悬空,必需立即修补,可用水泥砂浆砌片石或混泥土填实,一般因比原基础加宽10~20cm,并修复或增设洞口·洞底铺砌层和端部截水墙。3.砖·石·混泥土端墙和翼墙外倾·鼓肚或倾斜的处治•(1)由于填土密实不足而沉落挤压,或填土中水分过大土压力增大而造成的外倾或鼓肚,应开挖填土,修理外倾或鼓肚部分,更换回填密实。•(2)以为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发生倾斜时,应先处理基础,一般可以采用更换土壤或扩大基础的方法加固,然后再修理倾斜部分。4.管涵错列变形的处治•(1)管涵错列一般因为基础沉陷造成,应采用扩大基础的方法加固,一般较原基础加宽20cm以上,必要时还应该换基底土壤,并重做沙砾(或砂)垫层。•(2)波纹管涵沉陷造成,应开挖修理,根据管底土质情况,认真重做垫层,但更换管底土壤时,应采用40~60cm厚的三合土为宜,并重做垫层,铁管上面加铺一层10~15cm厚的胶泥防水层或油毡防水层(三层油两层毡),回填较好的土质,分层密实。•(3)四铰管涵的变形任再继续发展,或变形大于直径的0.05时,以影响涵洞强度,如原因清楚,易于修理时,可按原结构及时修复;如原因诸多,难于治理时,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或拱涵等。5.涵洞排水经常出现混浊或杂物的处治•涵洞排水经常出现混浊和或杂物时,很可能造成洞口、洞孔淤积,甚至堵塞,必危及涵洞的安全。因此,应在进水口增设沉於井,以沉淀泥沙杂物,并应经常清理,尤其要在每次洪水过后应立即清除。6.压力式涵管进水口周围路堤经常出现冲刷破损现象的处治•压力式涵管进水口周围路堤,每次水淹过后,经常出现洞穴、缺口和冲刷破坏路基边坡的现象时,应根据路堤土质,采用单层或双层浆砌片石(或混泥土预制板)护坡进行加固,注意做好沙砾垫层(厚度不小于10cm),保持路堤稳定坚实。7.砌体勾缝松动、脱落的处治•砌体勾缝松动、脱落,易引起多种病害,必须及时处治。应做到:•(1)凿掉破损勾缝;•(2)凿毛结合处的旧勾缝;•(3)修补部分必须刷洗干净;•(4)按原结构修补,并注意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保证坚固。8.砌体表面风化剥落处治•砌体表面风化剥落,影响其结构强度的,必须及时处治,保持完好。•(1)清理疏松部分,刷洗干净;•(2)用原结构材料修补剥落部分;•(3)采用高强度水泥砂浆封面,一般喷浆厚度为1~2cm,抹面厚度为2cm均应分2~3次进行,每天以一次为宜。此种病害的处治面较大,一般不会在一个上面,甚至是砌体的全部表面,所以应注意处治面的对称,使结构强度一致、美观。对较大的涵洞,涵台的破损,面积较大且深度大3cm时,可采用桥梁墩台的修理方法。9.砌体面层块石或混泥土预制松动脱落的处治•圬工面层砌块因水流或漂流物冲击、人为撞损、施工不良等,造成砌体表层个别或局部砌块松动、脱落时,必须及时修补,以保持砌体结构应有的强度。•(1)清除松动的脱落部分,冲洗干净;•(2)按原结构修补完整,如松动脱落部分的内部有洞穴时,应先行处理,将空洞清除冲洗干净,压注水泥砂浆,并用石块填实,在修理面层。10.锥坡沉陷破损的处治•由于填土的不实或基础不均匀沉陷而产生的锥坡沉陷破损,应根据不同情况作如下处理:•(1)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陷,应挖开处理,一般可好、根据基底土质,采用扩大基础的办法,将原基础外侧洗刷干净,按原结构加宽20~40cm,新旧部分必须结合坚固。也可采用更换基底土重建的方法,修复锥坡,并应注意做好夯实填土、沙砾垫层、砌石和勾缝。•(2)由于填土不实引起锥坡沉陷破损,修复时必须仔细夯实;如土质不好时,还应掺拌或更换较好的土质。11.砌体出现小洞穴的处治•由于施工时偷工减料,往往当勾缝脱落时,砌缝间出现小洞穴,甚至漏水,一般可作如下处理:•(1)砌体尚未发生变形时,先将洞穴的疏松部分凿除,冲洗干净,用压住法把水泥砂浆或混泥土注入洞穴内填补密实,再修补勾缝;•(2)砌体已局部变形时,应将变形部分拆除,先处治洞穴,阿布、按原结构修复,再修补勾缝;•(3)砌体的某个部分(拱圈、一侧涵台)已严重变形,已成险涵,应拆除后按原结构修复,并注意做好施工中的安全措施。12.涵头跳车的处治•涵头跳车是因涵顶两端或涵顶填土沉陷造成的,应分别进行处理:•(1)路面轻度下沉,基层和土基较密实稳定时,可只加辅面层,采用原面层材料修理平整;•(2)因沉陷已造成面层和基层出现破损现象,但土层尚稳定时,可重做基层,并调整平整度,再铺面层;•(3)土基下沉,路面破损较严重时,必须先处理上层,再重铺基层和面层。⒈涵洞加固•1)砖石拱涵加固•砖石拱涵加固,一般采用拱圈上加拱或拱下加拱的方法。拱上填土较高,且净空又较大时,可采用拱下加拱的方法,并根据涵台完好的情况,可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加固。•(1)涵台完好时,可在拱脚下部根据加厚尺寸凿开安置拱脚石槽,同时凿毛原拱圈表面,洗刷干净,用高强度水泥砂浆将新旧拱圈连接成一个坚固的整体。•(2)涵台不够完好时,应一并加固。先将表面的疏松部分和勾缝凿除,凿毛表面,洗刷干净,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将新旧部分结合坚固。2)圆形管涵加固•圆形管涵主要有:钢精混泥土圆管涵(属刚性管节);四铰圆管涵(属柔性管节);混泥土圆管涵等。•上述圆形管涵,如涵顶填土在3m以上时,可承受较大载重,一般不用加固;如其填土在3m以内时,钢筋混泥土、混泥土管涵可采用管外加一层套壳的方法。但是,结构计算虽然较易,施工却苦难较多。四铰管的加固困难较大。因此,可随同路线改造的技术标准,均以改建为钢筋混泥土圆管涵为宜,或根据当地建筑材料来源改建为其他污工涵洞。当然,混泥土管涵的加固数量较少,施工也不很困难,在有条件的地方,应采用管外浇筑一层混泥土套壳的方法。•总之,涵洞加固,均应查明原因,根据要求的技术标准,进行验算和经济分析,采取实用又经济的工程技术措施。2.涵洞改造•涵洞改造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涵洞偏小;二是破损严重的危险涵洞。•(1)对于泄水面积不足的偏小的洞应该考虑新建,不再重复。(2)对于破损严重的危险涵洞,必须查清原因,一般有以下四种:•①原涵洞何载标准过低,不适应交通量的增大和重型车的增多所致;•②涵洞基地的土质不良,原设计和施工未做处理,因此发生不均匀沉陷而造成的严重的破损;•③施工质量差•④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如地震等。•根据上述原因,涵洞改建必须精心设计、施工,主要做到以下三点:•(1)在设计洪水条件下应具备充分的抗洪能力,也就是涵洞孔径设计要适当;•(2)按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并注意不良地基的处理,以满足何载要求:•(3)陡坡涵洞上下游的排水工程,必须根据地形、地质和水流情况进行设计、合理布置。•对于依据水流形态断面设计有困难的较大派水工程,依据水流形态断面设计有困难的较大派水工程,应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的规定通过计算进行设计。
本文标题:涵洞常见病害及处置方法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3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