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兵团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信息工程学院文献综述题目:《兵团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姓名:隗娓学号:5052209008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七日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论文1兵团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隗娓塔里木大学843300摘要:本文从政府对兵团农业信息化的重视、不断加大投入,以及新疆兵团近年来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新疆兵团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并也从几方面探讨了兵团农业信息化所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现农业信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村现代化,为实现兵团团场跨越式发展提供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支撑。关键词:新疆兵团农业信息化引言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作为中国在新世纪连续出台的第五个“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首次写入《意见》,并强调:“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发挥信息化为农服务作用”,“不断促进生产经营信息化”和“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和管理信息、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这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农业及农村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中国12亿人口中,8亿以上是农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新疆兵团肩负着屯垦戌边的重任,要为新疆稳定和发展作出新贡献,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加强“三农”工作。推进信息化是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推进团场信息化,能够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新团场建设,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因此,新疆兵团新型团场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已势在必行。1.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生产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的转变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如农田灌溉工程中,泵抽水和沟渠灌溉排水的时间、流量全部通过信息自动传输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的仓储内部因子变化的监测、调节和控制完全由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禽棚舍饲养环境的测控和动作实行自控或遥控。(2)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一是农作物栽培管理的自动化。现在国内研制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WMS)和棉花生产管理系统(COTMAS)都可以应用于生产。如农作物施肥,可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论文2以在田间设置自动养分测试仪或设置各种探针,定时获取数据,通过计算机分析数据,确定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使用田间遥控自动施肥机具或与灌溉水结合实现自动施肥。其他耕作管理措施类同。二是农作物病虫防治信息化和自控。在田间设置监测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网发出预测预报,利用计算机模型分析,确定防治时间和方法,采用自控机具或生物防治方法或综合防治方法,对病虫害实行有效的控制。三是畜禽饲养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可以通过埋置于家畜体内的微型电脑及时了解家畜新陈代谢状况,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判断家畜对于饲养条件的要求,及时自动输送饲喂配方饲料,实现科学饲养。(3)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一是建立适合农场自身具体情况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及时进行模拟决策。二是通过进入团场、师局、兵团以至全国和全球的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政策信息,按照市场需求选择合理生产和销售自己的产品,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三是通过进入外部的信息网络,广泛获取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选择和学习最适用的先进技术,装备自己的农场,不断提高农场土地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简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个地州,67个县市境内,作为一个体制独特、计划单列的大型农工商企业集团,农业的支柱产业功能更加突出。1999年兵团农业总产值12206亿元,其中国有农业企业产值占88%。兵团的棉花及长绒棉、甜菜、油料作物、啤酒花、熏衣草的产量、质量居全国农垦系统首位。兵团棉花产量占自治区的45.4%,占全国的16%;油料占自治区的30%;甜菜占自治区的45%左右,占全国的17%。水果占自治区的17%以上;水产品占自治区的22%;棉花单产和人均占有量居全国前列。如果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兵团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必将极大提高兵团现有农业生产资源及各生产要素的素质与活力,使兵团农业整体功能和效益得以极大解放和发挥,同时对人们观念的解放,管理水平的改善,效率的提高及其他诸多方面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装备兵团农业对速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将快速提高兵团农牧团场的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对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提高产值、降低成本、促进科技进步,有着不可估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会给兵团乃至新疆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3.农业信息化的目的农业信息化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在科学数据的指导下进行。要实现农业信息化,就必须依靠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包括农业信息网络、农业数据库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精确农业等诸多领域。为建立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我们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新疆兵团)的主要经济作物“棉花”着手,在建立棉花管理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发了棉花信息管理系统,即建立一个基于Web平台的新疆兵团棉花网络系统,为新疆兵团农业发展的决策者、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生产者以及与农业产业有关的广大用户提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4.新疆兵团农业信息化的发展4.1国家和兵团各级单位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给予重视,逐步加大投资力度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已经把信息化建设列为重点工程,政策和资金的倾斜,为快速发展兵团农业信息化提供陈良玉,陈爱锋.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2):67-71.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论文3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兵团“十五”期间加大了作物种子、肥料、播种、灌溉、收获和田间数据采集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推广力度,提高了农作物种植、管理、收获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尤其在农业节水方面,截止2004年全兵团已有1/3的耕地实现了节水灌溉。2000年春季,兵团开始实施国家“863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新疆兵团示范区”项目建设,在兵团推广应用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兵团农业开始逐步由传统生产技术向以农业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精准农业过渡。《兵团农牧团场信息化集成与示范》项目被农业部列为“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重点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七十七团为加强信息化管理,确保信息化顺利进行,该团决定利用三年时间整合现有农业信息资源,对团场的农业、畜牧业、工业等生产管理、经营进行全程信息化改造,搭建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平台,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信息化团场管理模式。4.2兵团农业信息化发展初步形成规模,信息体系逐步完善兵团农业信息体系基本建成,并积极开展了工作。各信息服务部门设有专门从事农情信息工作的采编人员和负责信息网站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的农业部门都配备了专、兼职的农情信息工作人员,农业信息网络逐步成形完善。兵团信息中心开发的兵团农情信息专网,通过兵团信息中心网络平台,上与农业部信息中心相联,下与14个师和二、五师的28个团场相联,实现了农业信息网络化管理。网上链接了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中国棉花信息网、中国标准信息网等专业网站,既实现了兵团、师、团三级农情信息网上上报、各类数据自动汇总、文字资料分类入库管理,又可实现农情信息的上传下达,兵团、师、团三级相互传递政务信息、科技资讯和市场动态,为各级领导宏观决策和生产经营提供信息服务。4.3农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渗透到农业生产各方面农业信息化是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1)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2)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3)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兵团有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试验、示范推广的优质棉基地,也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和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单位。为了进一步推广兵团六大精准农业技术,全面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兵团进行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管理系统的试验示范工作。经过几年的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如地理信息服务系统GIS、棉花栽培管理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平衡施肥计算机推荐系统、自动化灌溉系统等12个子系统已经或正在开发应用,并初见成效。兵团研制的滴灌控制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方式,对土壤水份进行自动监测和数据储存。具有移动性强、控制范围大的特点,可以利用手机移动通讯网络进行远程遥控及双向通讯,只要在移动网络服务区,无论任何一部电话或一部手机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远程遥控。部分师、团根据农田面积大、管理人员较少的状况,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田管理水平,开发研制农田管理信息系统,使传统的农田管理由人工现场管理转向了远程控制管理,节省人力,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管理的综合水平。在农业实践中,不少团场结合实际,建立了棉花生长模拟系统和棉花智能决策系统,在计算机上实现对棉花生育过程及产量的模拟与预测,为棉花生产超前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最新信息和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定时提供作物栽培操作规程;根据生产管理、生产实际需要提供实时在线技术咨询、服务;提供多项区域性农业种植计划优化方案,供辅助决策。朱珍.基于成本与收益分析的馆藏资源建设原则[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5):21~22.李玉梅,迟伟凡.略论我国研究型大学馆藏建设的基本特点及成因[J].图书馆论坛,2006,(4):147~149.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论文45.新疆建设兵团农业信息化发展问题兵团现有175个农牧团场绝大多数远离中心城市,形成了点多、面广、布局分散的格局。虽然兵团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看来,基础还比较薄弱,体系还很不健全,地区间、院所间还很不平衡,资源分散、缺乏共享、社会化程度低、职工队伍不稳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善,尚未形成良好的科研条件支撑环境。长期以来,中央和地方偏重于城镇信息化的建设投资,对团场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不但造成团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团场信息化网络和传播体系不健全,而且导致团场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不足、信息服务业落后和团场信息资源稀缺,团场信息化程度不高,团场信息化服务产业化水平较低,信息化进村入户难,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5.1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企业和社会对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建设缺乏全面的认识,行业系统对国家、兵团下发的信息化和信息产业政策文件缺乏理解和落实。5.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信息网络资源结构不合理,共享程度低,过剩与不足并存;数据库建设滞后,面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开放型数据库不多;信息的采集、更新缺乏时效性;适用技术的应用不够普及;信息服务业力量分散,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市场占有率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少,企业创新开发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5.3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作用不明显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信息网络应用主要还是停留在信息浏览方面,未能与生产和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计算机和网络在经济领域的普及率还比较低。各部门在开展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忽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现象,缺乏资源共享意识。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
本文标题:兵团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58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