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中国的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
中国的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1课程导入•1、请同学描述自己所在的社区,碰到哪些难题,如何解决的?•2、和谐社区的标志?如何构建?2主要内容•第一节中国社区服务•第二节中国社区建设•第三节中国的和谐社区建设3教学要求:•1、重点了解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的在中国的起源、发展脉络、存在问题、对策与趋势•2、学会因地制宜的设计社区建设方案与项目4教学重点、难点•1、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关系;•2、社区服务的功能和局限性;•3、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模式•4、学会在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因地制宜的设计社区服务方案与项目5教学方式•1、讲授法•2、参与式教学•3、案例教学•4、方案设计•5、观看音像资料6第一节中国社区服务•主要内容•一、社区服务的内涵•二、社区服务的起源•三、社区服务的特征•四、社区服务的功能•五、社区服务的内容•六、社区服务的运行7891011鼠标一点家中尽享社区服务(深圳新闻网2006年04月22日)•深圳福田首个社区服务信息平台(21日)开通,居民足不出户家中大小事均可“搞掂”。类似找保姆、修电器、订机票、修电器等社区服务,将通过电话和网络完成。•家住福田区香蜜二村的季先生,成为首批享用该平台服务的居民之一,他拨打了服务热线88801222,告诉接线员,“我想订一份嘉好快餐的凉瓜炒蛋外卖。”二十分钟后,该外卖就送到了季先生家中。12问题导入•1、城市社区居民生活有哪些不便利的地方?•2、城市社区居民有哪些服务需求?•3、这些需求由何种机构或组织、何种途径予以满足?13一、社区服务的内涵(一)社区服务的概念所谓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倡导和组织下居民所进行的自助服务,是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的社会服务,是一种公益性质的福利性、便民、利民服务,是一种为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社会服务。是社区建设的一个阶段;是其内容的一部分;14(二)社区服务的内涵六方面的含义:1.政府在社区服务中起主导作用(1)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2)其能力和作用也是有限的,应“有所为,有所不为”。152.社区服务以街道和居委会为依托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是社区服务的组织机构。3.社区服务以群众性的互助活动为基础4.社区服务面向本社区全体居民16讨论:•社区服务与商业服务都是社会服务,二者有何区别?17区别•(1)服务对象不同。•社区服务的基本对象是社区内的“三无”老人、孤残人、优抚对象,以及老、青、少、幼和一部分居民群众;而商业服务行业面向社区的所有成员。•(2)服务目的不同。社区服务以福利服务为主,非以盈利为目的;而商业服务追逐的目标是盈利。18•(3)行业性质不同。社区服务是指社会化的福利服务事业,政府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持;而商业服务行业进入市场竞争,没有相应的政策倾斜。•(4)服务方式不同。•社区服务的服务者与被服务者是一种互济互助的奉献关系;商业性服务服务者与被服务者是一种单纯经济关系。19•(5)服务效果不同。•社区服务追求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社区稳定,而商业服务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20结论:5.社区服务注重社会效益6.社区服务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21二、社区服务的起源•“社区服务”一词在国外有的称为“社区照顾”。社区服务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产生的。为了满足在工业化大生产、城市化的社会形势中激发的各种需求,社区服务应运而生。22•早在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后,社区服务作为一种解决贫民阶层的贫困问题的社会福利形式而出现。•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也出现了以社区为层面解决弱势群体需求的社区服务的组织和机构。23•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发生重大变化,单位办福利逐渐为社会办福利所取代,社区服务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24问题:•社区服务产生的条件?25三、社区服务的特征(一)资金采取政府补助、社会集资、个人捐赠、适当收费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二)组织形式采取政府机构与民间机构相结合,政府指导和民间机构的创造性相结合,专业服务人员与志愿人员、社区居民互相服务相结合。(三)服务设施齐全,按社区的实际需要,合理布局。(四)服务项目以社区居民社会生活需要为目标,福利性与服务性相结合,内容广泛,方式灵活。(五)由点到面,形成社区服务的工作系统与服务网络。26四、社区服务的功能1.社会福利功能。2.社会整合功能。3.社会控制功能。4.精神文明功能。27五、社区服务的内容案例一:当前,济南各界,特别社区正在掀起向生前曾经担任历下区南北历山街社区居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的杨秀芝同志学习的热潮。她首创了济南市富有特色的“十不出居”便民服务。28案例二济南市七里山街道办事处第三居委会便民服务“十不出居”更是青出于蓝,闻名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29社区服务项目?•报道:杨秀芝注意到辖区内没有服务网点,居民下班后买点油盐都很困难,便摆起了零利润的“服务摊”,后来又发展成“提篮小卖”、代销店,直至办起了全区第一个便民服务商店;•80年代,居民生活逐渐改善。知天命之年的杨秀芝根据居民需求,办起了缝纫组、维修组、面条加工组、奶站、小饭桌等一系列便民服务点,30社区阅读3132中介服务33电脑大夫34(一)面向各类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1)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包括: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生活服务;娱乐服务;法律服务;•(2)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包括:康复服务;生活服务;教育服务;就业服务。•(3)为青少年提供的服务。包括:生活服务;教育服务。•(4)为贫困者提供的服务。包括:最低生活保障服务;社区互助。•(5)为下岗失业工人提供的服务。包括:提供就业信息;劳动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35社区医疗36•(二)面向社区普通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三)面向辖区单位的“后勤”服务37六、社区服务的运行•(一)社区服务的筹资模式•1.世界各国社区服务的筹资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模式和市场主导模式两种382.我国社区服务的现行筹资模式我国社区服务的资金筹集主要来源于三条渠道:•一是政府对社区服务的资金投入;•二是社会捐助;•三是社区服务的收益。39社会福利彩票40社会捐助向山区捐助衣物41发展趋势:•采取多元化的筹集模式,在政府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前提下,提倡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适度引入产业化的经营理念。42(二)社区服务的人力资源•1.专职人员•2.兼职人员•3.志愿者(专题)43(三)社区服务的管理模式•1.政府在社区服务中居主导地位•(1)各级政府宏观管理•(2)民政部门具体指导•(3)有关部门通力合作442.社区居委会直接管理社区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性组织。”453.居民对社区服务管理的参与•社区直选•居民委员会•直接参与46第二节中国社区建设•本节主要内容:•一、社区建设的起源•二、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与特征三、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四、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五、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47一、社区建设的起源•(一)城市社区建设的前奏•从城市基层社区来说,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展了一些社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可以说建国后30多年的城市街道、居委会工作,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社区服务工作,为社区建设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构成了社区建设的前奏。48(二)社区建设的启动•20世纪90年代初期,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借鉴国外“社区发展”的概念,结合中国实际,明确提出了“社区建设”的口号。•1991年5月,民政部领导在听取城市基层组织工作情况后,提出基层组织要抓好“社区建设”的新思路。49二、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与特征•(一)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的过程,还是社会基层组织结构重组和社会资源整合的过程。50(二)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概括而言,社区建设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社会性•2.群众性3.地域性•4.综合性5.计划性51三、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关键,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52四、社区建设的原则•一是区域发展原则。•二是群众参与原则。•三是协调发展原则。•四是自我发展的原则。•五是利益共享原则。53五、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中国“社区建设”推进的主要模式有三种:•(一)以街道为主的行政型模式•目前相当一些地方还处于阶段。•(二)街道、居委会的混合型模式•该模式正逐步形成。•(三)自制型模式•如南京鼓楼社区,但该种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可能普及。54(一)国外社区管理中的政府行为分析1.类型行政型管理模式--新加坡自治型管理模式--美国混合型管理模式--日本六、国外社区管理中的政府行为分析及启示552.行政型管理模式中的政府行为在行政主导型管理模式中,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紧密结合,政府对社区的干预较为直接和具体。政府中专设管理机构,作为政府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负责社区管理,社区管理行政性较强,官方色彩较浓。56•新加坡社区管理中五大政府行为—国家住宅发展局:政府主导、强化组织、统一指挥财政支持;机构设置;活动发起;人才培训。573.自治型管理模式中的政府行为•自治型管理模式的最大的特点是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相对分离,政府对社区的管理主要以间接方式进行,主要职能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去规范和制约社区内不同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协调社区内的各种利益关系并为社区成员的民主参与提供制度保障。•欧美等大多数国家实行社区自治型管理模式58•美国政府行为特点:大力培育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对社区规划的制定较为严格合理;重视社区居民的参与;强调法制建设,实施依法管理。594.混合型管理模式中的政府行为•介于前两种模式之间,在混合模式中,政府对社区的干预较为宽松,社区管理以自治为主,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对社区工作和社区建设的规划和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60•日本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政府指导、支持和监督政府对社区的管理基本上采用间接手段居民开始主动参加社区部分领域的管理61行政型混合型自治型产生背景缺乏法制传统!市场经济不健全,民主观念淡薄等受西方文化传统的影响,特别是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民主化进程加快具有法制和民主传统,市场经济健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政社关系政社不分部分分开完全分离社区管理主体政府及其社区管理机构社区和政府各自的管理机构社区及其自治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主导政府支持、社区组织和居民参与,共建共管中介参与,市场运作,居民志愿服务结果表现大政府、小社会,行政病严重朝自治方向发展小政府、大社会,居民自治表:国外三种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比较62(二)对我国社区管理中政府行为运作的启示1.社区管理的主客体相统一,非政府组织运作2.制定科学的社区规划3.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扶持非政府组织4.注重居民和社区的全面参与5.强调法治,依法行政63第三节中国和谐社区的建设•本节主要内容•一、和谐社区的概念•二、和谐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三、和谐社区建设基本原则•四、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目标•五、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64第三节中国和谐社区的建设•观看视频:和谐社区的当家人65一、和谐社区的概念•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会、社区与生态、社区与群众处于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健康的、成熟的社区。66二、和谐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为依据,认真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程度较高、社会秩序稳定、社会保障充分、生活环境舒适、公共服务完善、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现代城市社会生活共同体,为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6
本文标题:中国的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55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