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节庆习俗与饮食文化——以甘肃省清水县为例内容摘要:清水县地处陇西山麓,这里气温偏低,因气候与土壤所限,其饮食结构以面食为主,通过以“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春节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中秋节的描写,从而反映出中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农耕和原始文化,古代宗法文化的特征以及崇尚自然和谐的价值观,渗透其中的传统美德以及期盼团圆的民族情结,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而形成一种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关键词:清水县节日饮食春节中秋节文化内涵一、清水县节日饮食介绍清水县地处陇西山麓,东北部和东部是陇山山脉盘龙山。地势陡峭,河谷深切,沟壑遍布。这里气温偏低,降水较多,草木茂盛,因气候、地理、土壤所限,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为小麦、玉米等①,这就决定了其饮食结构以面食为主。主要有馒头、花卷、饼子、饺子、机器面等,这就应证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句话。有什么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就可能产生出与之相适应的人们的生活条件。而饮食所需的食物来源构成与人们所处地区的自然资源有有着直接的联系。【1】由于本地区无霜期短,地产时鲜蔬菜品种和数量都不及关内,因而在旺产季节大量晾干菜以备冬春两季食用,所以就有了我们吃的咸菜和腌制的各种蔬菜,主要以白菜为主,引起适宜在本地种植且价格便宜。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事务的限制力将越来越小,人们也逐渐地拜托了自然地理条件的束缚,饮食生活的地域自然差异也相应缩小,如以前不经常吃的鱼虾,现在已经是餐桌上的常客了。而人们对饮食的营养价值越来越重视,不仅要色香味俱全,而且还要重视食物的搭配。在这样的趋势下,饮食的地理差异也将越来越小,如本地区,在春夏秋三季早晨喝汤,他的种类已越来越多,因其原料到处可见。由于本地自然地理环境,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所以其饮食以咸辣为主,这既反映了气候、土壤对人们饮食习惯和口味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食品调理是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民间俗语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②节庆民俗作为风俗文化的一个方面,其地域性也是显而易见并为人们所熟知。(内容太详细,需要深入论述)二、春节春节,我们又叫“过年”,它作为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自古以来即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因此一过腊月初八,人们便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首先是扫房,一般订为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卫生大扫除,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反映了我国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也反映了人们穷去富来的期盼。按照我国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其用意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把福气扫进门。另外,选择腊月进行大扫除,还与我国的民间信仰有关,据说鬼神到了腊月才会离开人间,所以才进行大扫除,在之前怕触犯了鬼神。房子打扫干净之后,就该置办年货,为过年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而这主要分为三类:其一是过年的食品,主要有鸡鸭鱼肉,蔬菜水果,豆腐等。鸡象征这新的一年“大吉大利”,鱼意味着“年年有余”。还有必不可少的油饼,一般会在腊月二十八的那天炸很多的油饼,还有少部分的麻花,以备自己食用或当作礼物送给亲戚。而现在已经不用来送亲戚了,只是自己食用,也是人们渴望团圆的体现,圆圆的油饼代表团团圆圆。其二过年的用品,年画、对联、鞭炮、烟花等。其三是祭祀用的祭品,香炉、香、蜡烛、黄纸、白纸等。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为自己找个充分的理由添置些新衣服,使自己从头到脚都焕然一新。人们在有条不紊的忙年活动中,翘首以待春节的到来。终于月穷岁尽,迎来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于是,门神、春联粉墨登场,把新年的新气象扩展到祖国的每个角落。贴春联是春节到来的重要标志。每逢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人们就忙着撕下旧的的对联,贴上表达全家愿望的新春联。但是,如果家中有亲人去世,而未到三年,一般都不会去贴春联,以表对他们离去的不舍和悲痛心情。贴春联也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如吉祥如意,五福临门等字样,在门上倒贴“福”字,一祈新年的福运,他以逐渐成为我国民间流传的习俗。在大门上,我们一般会贴秦琼、敬德等,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但随着我们思想意识的转变,贴门神已由原来的保护家人转变为添加喜庆的一种方式。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宗法血缘组织建立起来的“家帮式”的国家,因此尊祖敬宗的伦理关念对中国人影响深远。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来临,不仅健在的亲人团聚,也要把失去的先人请回家一起过年。因此,在年三十的之前,我们通常会给已逝去的亲人包“纸”已逝去三年的亲人使用黄纸作封皮,白纸包芯,里面放上冥币,在黄纸的中间贴上一张两厘米宽的红纸条。在封皮上注明什么时间烧,谁给包的。而逝去未到三年的亲人用白纸作封皮,不用红纸条,别的和之前的一样,在“纸”的背面写上瑾封两个字。以此来怀念已死去的亲人。在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我们要拿上包的“纸”、香、泡好的茶、酒、两根蜡烛、鞭炮,在家外面的空地上去接先人,我们称之为“接纸”,仪式是点蜡烛、香、烧十六开的黄纸、倒茶、倒酒,磕头、放炮。仪式完毕后,就把“纸”按照辈分的大小依次摆在桌子上,献上油饼,水果等,再次烧香磕头。以此来请先人和我们一起来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祭祖的习俗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感念先祖的恩德,追念先人的孝亲情怀,继怀念先人之志的历史责任感,以及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自觉意识。已经逐渐摒弃了为了祈求祖先的保佑而去祭祖的思想,更多的体现的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正因如此,所以祭祖的时候,严禁隆重恭敬、诚挚,全发自内心深处真诚的敬爱之情。通过传统的祭祖习俗,而人把中华名族敬天法祖,忠孝传家的民族美德进一步发扬光大。蔡云《吴》诗云:“妻孥一室话团圆,鱼肉瓜茄杂果盘;下箸频教听语,家家家里合家欢。”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除夕吃年夜饭的习俗,“合家欢”就是指“年夜饭”。因为是一年中“最后的晚餐”,又是全家团聚的年夜饭,因此大约一年中能见到的最好的饭菜都会摆在年夜饭的饭桌上。而我们的年夜饭主要是“吃火锅”红红火火,“吃饺子”团团圆圆,也有“更岁饺子”之意,吃鸡肉,吉祥如意,吃鱼,年年有余,这些看似平常的饭菜已被人们赋予了无限美好的意蕴。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感到“天天都在过年”,因此年夜饭改善生活水平的内涵在弱化,而团聚的内涵更加凸显出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中国人固有的春节团圆情结,使得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了他们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渴望,阻止不了他们回家的脚步。除夕之夜,万家灯火通明,在家人觥筹交错的祝福声中,在其乐融融的欢声笑语中,反映了中华民族渴望团圆,渴望幸福的民俗文化和难以分解的民族凝聚力。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伴随着烟花炮竹声响,人们在欢乐中产生无限遐想,有人说“它驱走忧虑与恐惧,它震撼生命,听到它阳气明朗的声音,就会在我们的心中炸出自信,增添节日的喜庆成份。”在大年初一、初二、初三,每天早晨起来,收拾好屋子后,就要请出先人,烧纸磕头,放炮。在吃饭之前,要去大门口奠一点菜汤,在桌子上献上饭菜,以此来说明他们随然不在我们身边,但在节日里我们一起进餐,任然是对亲人的思念。初三的下午,就会送走先人,让他们会自己的“家”。大年初一吃完饭后,我们会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大年初二去给舅舅拜年,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走访亲戚。这时,自家的油饼就该派上用场了,远远的油饼代表着团圆,而现在已经没人送它了,主要是各种各样的补品。三、中秋节中秋节我们又称“八月十五”,它寄托着世人国人盼望团圆的愿望,承载着厚重的思乡思亲的真情。由于此夜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此回娘家的媳妇这一天必须返回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故又称团圆节。这一天我们要祭月、吃月饼、吃扁食。“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最重要的标志性的事物就是夜空上的那一轮明月,当明月升起之时,人们便拿出月饼、葡萄、核桃、苹果等来祭月,以喻人间之团圆,选择节日,则好选择月圆的十五为期,以圆月象征人间的团圆,而团圆渗透孝道,除月饼外,中秋节的赏月宴上,水果是重头戏,如葡萄、苹果等都是内具甘美而外形团圆。可以说这些都一再向人们提示着节日团圆的主题,让人们尽情的享受着团圆的甜美。在传统节庆所烘托的团圆气氛之中,骨肉之间“一家人”的感觉,在同喜同乐共食的接触中,是心心相印,真真切切的。同时,正是子孙自觉依从因循儒学的孝道,节日里的父母长者就得以尽情含饴享受子孙成群之乐,并将这种感觉延伸到平时的每个日子,使骨肉亲情得以日新常新。【2】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入无恨月常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月亮终于出现最圆满时刻,可地上的人儿却不团圆,此时,月亮的圆满非但不能让人感觉满意和充实,反而易勾起人的无限离别。正如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不仅有对秋月的吟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更有对弟弟子由的深切思念,热烈希望和美好祝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人们心中,月亮和故乡是联系在一起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兄》是游子思乡的最美好表达【3】,也是他们渴望和亲人团聚。一轮圆月会令人们又喜又悲,愁肠百结,实是中国人的民族信仰使然。在中国的传统式思维方式中,天人合一信仰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人们认为月亮的阴晴圆缺,恰好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和人生际遇相吻合,因此,当天空高悬一轮圆月时,人们满心祈望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美满如意。与此同时,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对“圆”的期待又格外的强烈。因为“圆”代表了圆满、周全和完备。对“圆”的期待就意味着天地万物都呈现出一种圆满美好的和谐状态,因此,八月十五的月亮作为一年之中做圆满的时刻,就特别令中国人满足。正因如此,以月亮为“符号”的中秋会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一方面,它融合了聚合与分散,团圆与思乡,圆满于缺憾的重重矛盾;另一方面,于此矛盾的心绪中,圆月又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共同期许——团圆与和谐:生活平和安定,事业和顺进步,家庭和美团圆,天下和平稳定,邻里和睦相守。④文化内涵(一)农耕和原始文化观念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决定了早期的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人们发明了农具,培育出新的农作物,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制度,形成了一些农事习俗,创作了农事诗、各式图形等,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根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周代叫“年”。“载”、“岁”、“年”都是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收的寓意。关于春节的另一种说法是: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秋报的遗俗,因为农历八月十五恰好是粮食成熟的时刻,以此来庆祝丰收的喜悦。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原始先民的崇拜形式之一,如对灶神、祭祖、祭月到赏月则都是他们的崇拜。(二)古代宗法文化的特征中国长期处在宗法制社会形态下,人们重血统人伦,讲究礼教德治,长幼尊卑,贵贱有别。宗法制社会形态下的一系列要求在传统节日中找到了很好的依托。春节祭祖,把人置于血亲人伦之中,体现了一种“人道亲亲”。《礼记·大传》中这样解释“人道亲亲”:“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通过这种方式整个家族就以血亲人伦为纽带联系在一起了。无论是祭祖还是拜月,都有严格的仪式,通过一系列的固定仪式,实现了“尊尊”———长幼尊卑,贵贱有别,并且这种等级差别也与血亲人伦有关。通过传统节日中的血亲人伦纽带。把尊尊与亲亲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国家同构结局。【4】(三)崇尚自然和和谐的价值观从中国传统节日体系的形式来看,春节、中秋节都分布在一年中的特定季节上,是依照自然时序,适应气候周期变化的规律安排的。所谓“道法自然”节日首先源于自然之道,源于大自然运行的周期,从人们在节日中的活动来看,春节迎春,中秋赏月都是在接受自然的恩赐,向自然学习,与天合德,从而达到“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即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理想。在传统节日里我们还常常向天地万物的神灵祈福,人们
本文标题:节庆习俗与饮食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004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