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心理疏导主讲人:王秀花在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有的是思想问题,有的是心理问题,有的两者兼而有之。概念•心理疏导:•是指当人产生委屈、狂热、郁闷、烦躁、伤感等背离常态的心理情绪时,针对其情绪产生的原因所做的化解和引导,避免其情绪向极端发展,将其引致正常人的心理状态。特征•一是心理疏导强调“主动”•二是心理疏导贵在“随机”•三是心理疏导功在“经常”•四是心理疏导重在“明理”诱发心理问题的六大危险信号第一个危险信号:人际关系紧张;第二个危险信号:成长环境恶劣;第三个危险信号:重大生活事件的强烈刺激;第四大危险信号:环境突然变化;第五大危险信号:压力;第六大危险信号:身体疾病折磨;一、说服劝导二、合理宣泄三、放松调节心理疏导基本方法说服劝导耐心倾听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说服劝导法与谈心的一个重要区别倾听一、面质技术二、解释技术三、自我开放技术劝导说服劝导法是对那些因认知偏差而导致情绪困扰或行为异常的人,进行开导、启发、规劝,帮助其纠正错误认知,恢复理性思考,进而促使情绪和行为改变的心理疏导方法。一、说服劝导(一)倾听一是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并适当地表示理解,不要带偏见和框框,不要做价值评判。二是不仅是用耳朵,更要用心。不但要听懂说服对象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听出他们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甚至是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潜意识。真诚感兴趣1、面质技术面质技术:又称质疑、对质、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我们在运用说服劝导过程中指出说服对象身上存在的矛盾的方法。面质的目的在于协助说服对象促进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境况的深入了解;在于激励说服对象放下自己有意无意的防卫心理、掩饰心理来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在于促进说服对象实现言语与行动的统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一致;在于使说服对象明了自己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盖的能力、优势。面质技术使用时机一是:出现言行不一致的情况;二是理想与现实不一致;三是前后言语不一致。面质技术使用注意事项一是要有事实依据;二是避免个人发泄;三是避免无情攻击。2、解释技术解释是用心理学的某种理论,来描述说服对象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解释技术,使说服对象从一个新的、更全面的角度来重新面对困扰、周围环境及自己,并借助于新的观念和思想来加深了解自身的行为、思想和感情,从而产生领悟,提高认识,促进变化。3、自我开放技术说服劝导自我开放亦称自我暴露,指我们在开展说服劝导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说服对象共同分享。自我开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自我开放,来求得说服对象更多的自我开放,提高认同感。二是通过自我开放,帮助对方进行理性的思考,探求问题的根源。二、合理宣泄法说服劝导合理宣泄就是利用或创造某种条件、情境,以合理的方式把压抑的情绪倾诉和表达出来,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稳定思想情绪。主要包括:一是倾诉;二是运动;三是书写;四是哭泣;五是呐喊。三、放松调节法说服劝导放松调节是为达到肌肉和精神放松的目的所采取的一类行为疗法。主要包括:一是一般身心放松法;二是想象性放松法;三是注意力转移法;四是呼吸放松法。心理疏导案例•郭女士,31岁,大学本科,离异,未生育,北京某外贸公司的行政主管。郭女士出生在北京,1岁时,因父母工作忙无法照看而将其送到北京郊区外祖母处抚养,3岁时弟弟出生,7岁上小学时回到父母身边,感到与父母亲热不起来,父母总是偏向弟弟,无论自己怎样表现都不行。在中学时期聪颖好学,成绩优异。十九岁上大二时,她曾因人际关系的困扰感到焦虑、抑郁休学一年。大学毕业分到条件很好的外贸公司工作,24岁结婚,2年后离异。•郭女士聪颖好学,业务纯熟,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能吃苦;同时要求他人也很严格。总想把事情办得更好,把人际关系处理好,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可是事以愿违,总得不到满意的回报,似乎整个世界都对自己不公平。特别是离异之后,有一次对下属提出了批评,听到了这样的背后议论:连自己的老公都处不好,这样的变态女人谁受得了呀。为此她陷入了极度的沮丧之中,从内心里感到不愿意见到任何人,不愿意做任何事,经常埋怨自己这样无能,。不知为什么,一遇到开会汇报情况、接待来客,指导、批评下属时就紧张、焦虑,还会出现憋不住小便马上往厕所跑的毛病。心理疏导案例•我为郭女士进行过6次个别咨询和2次团体咨询。•郭女士到咨询中心来的主要原因是:她时常为自己同他人的关系处不好,对完成工作任务缺乏自信心而感到焦虑、沮丧。她对咨询也抱着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她担心咨询师会像她的同事、朋友一样认为她心理变态;另一方面,她又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她,解决她的困难,从困境中把她拖出来,但是又怀疑咨询师能否将困扰她近20年的问题解决。经过二次咨询,建立了咨访关系。消除了她上面的顾虑后,郭女士列出她希望咨询能够达到的目标:•1、能更好地处理因人际关系紧张给她带来的各种麻烦;•2、增强工作上的自信心、能顺利的完成她的工作任务;•3、减少因沮丧造成的自闭心理;•4、消除过低的自我评价;•5、改掉紧张就要上厕所的毛病。心理疏导案例•收集临床资料、评估问题之后,在第三次会谈时我向她简单介绍了心理疏导疗法(TDP)的基本理论以及心理疏导治疗模式:不知―知―认识―实践―效果―再认识―再实践―效果巩固。•从心理基础认知开始,解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的作用因素。产生心理问题一定有其主客观原因,人生在世不可能不受到外部客观世界的作用和刺激。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刺激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临床心理学把这种自然和社会的作用和刺激称之为“心理--社会因素”。•假如人们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以稳定的情绪和满意的心境保证心理活动的均衡和协调;在与人相处时对别人积极、肯定的态度多于消极、否定的态度,做到尽可能的宽容与忍让,对于其所属的集体有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情感,求得一种相容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本身具有健全的意志,能够有效地控制自身的冲动,并有对挫折和失意的耐受力和应变力;能够把握周围的环境,适应和对付变换多端的世界,保持主动积极的心理过程和平衡稳定的心理状态,那基本上就不会发生心理疾病了。可惜人们很难做到上述的这一切,因此,自然和社会对人的种种作用和刺激就成为心理疾病的客观原因。心理疏导案例•心理疏导疗法重视对来访者积滞阻塞的负性心理状态进行疏通引导,疏积通滞是引导的前提和基础,引导是疏通的目标,也是疏通的发展与继续。通过疏导,有序地将多年的心理症结、内心深处的隐情等充分表达出来,帮助其分析整合,自我认知。使来访者在逐步认知的过程中提高自信、自我领悟、自我转变的能力。•二次摄入性谈话,对负性情绪的宣泄是必要的,同时完成了基本信息的收集。我把她表述出来的早年经历、社会交往情况、心理困惑感受、信念、对事物的态度、想法和行为进行了整理,让她带回去留作家庭作业,以期使她看出,她的信念与情绪及行为反应之间,在那些地方存在不合理的成分,尝试着从中找出相应的因果关系。•我向郭女士解释,每次会谈后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部分,对自己的信念的思考、检查越认真,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我还强调:咨询的目标不是要消除所有的负性感受,只是学会使自我感受与事件相符合,解除过度的心理反应。•在咨询初期,将咨询的重点主要集中于两个不同的问题上:对早年时认为父母不疼爱自己、偏爱弟弟,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评价等产生的沮丧、对立、敌意等负性心理情绪进行分析认知;这种负性心理情绪在自己的家庭、婚姻、以及工作职场的人际关系表现有无关联与影响。从分析主要的非功能性情绪、认知和行为入手,讨论产生心理问题诸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制定咨询方案。心理疏导案例•行为目标:•1、学会以更有效的方式与父母及其他交往关系人进行情感沟通,而不是以敌对的、挑衅的方式对待他们。•2、改变完美主义倾向及由完美主义而产生的对职业的过高要求。•3、纠正紧张尿频现象。•情绪目标:•1、降低在家庭、职业社会交往方面感到的沮丧和无助感。•2、降低由人们对自己所持偏见而产生的愤怒。•3、降低因工作中的困难而产生的焦虑。•认知目标:认识和分析原认知偏差,转向正确认知。•1、“我不应该总是面对这么多困难和责难,生活不应该如此不公平”。•2、“我很努力了,社会和家庭必须认可我所做的每一件事”。•3、“因为我过去的生活一直不快活,未来肯定也是这样,我没有什么希望了。”心理疏导案例•把世上的不合意、不公平视为难以忍受(这导致了她的愤怒和挫折感)。或当自己的行为不能得到他人认可、接受时,她也认为那是难以忍受的(这导致了她的沮丧)。其实,这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即难以忍受,与其忍受,不如去死。这也是其各种不合理信念的核心之一。如何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如何对待他人的评价,四次咨询我们开始了这个具体疏导,以下是对话节选:•访(郭女士):我父母只是为了工作方便,把我扔在外祖母家,不关心我的情感需要。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就是很自私的。我那么小,他们真舍得扔下我。一想到这个情景,我就怨恨他们。•咨(咨询师):你很小的时候被送到外祖母家,不能在父母家庭中生活,你感到很不满,我是能理解的,你还有其他的感受吗?•访:是的,还有我觉得非常沮丧的,是我回到父母身边之后,好像无论我做什么他们都不满意,我那时就感到他们根本就不喜欢我,他们真正上心的是宠爱我的弟弟,还要我让着他照顾他喜欢他!我干脆就不理他们,我已厌倦了总是那样毫无乐趣的生活。•咨:当父母要求你照顾弟弟,你在想什么?•访:我那时才7岁,自己都照顾不好,我哪能懂那么多,会那么完美地去照顾他?他们告诉我,让着他照顾他喜欢他,才是好姐姐。我努力去做了,可是从来没有得到他们的表扬。相反,我做得越多受的批评越多,这不好了那不对了整天都是我的不是,有时无端受到责骂和惩罚。弟弟到了7岁,就是17岁,他们也没有要求他去做曾经要求我去做的事,他从来都不用做,可在他们眼里他从来都是乖乖宝。凭什么总来批评我?他们没有理由批评我。就是现在,当他们夸奖弟弟如何如何能干时,我还感到很不舒服。心理疏导案例•咨:你是不是认为他们“没有理由批评你”的背后是“不应该批评你”?•访:他们就是不应该么!你是不是打算告诉我,他们批评我是对的,是件好事?•咨:这当然不是好事,对你来说这是很让你难以理解的感到痛苦的!我想你非常希望被家人接受,不希望和他们处得这么僵,是吗?•访:是的。可是很多事并不是因为我的错。由于父亲和母亲的性格不和原因,经常为一些小事争吵。遇见这种情况,我小的时候吓的直哭,躲在角落里发抖,尿过裤子。长大一点心里发紧却无可奈何,有时没有我的干系他们也要找我的碴儿说是我引起的而遭责骂。由于这个原因好像家里的气氛经常很紧张,在家里感觉很不开心。而且看到父母脸色和悦自己心里就放松一点,看到父母脸色不好,自己心里就很紧张,生怕哪一点没做好得到责骂。•咨:小时候的你,生长在一个争吵和粗暴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以及父母对你的教养方式问题,使年幼的你时时刻刻生活在紧张中,尤其是做错事和照顾不好弟弟时,父母的责骂和惩罚,会让你产生强烈的紧张恐惧。但是那个时候小,没有办法和父母抗衡,为了保护自己,采取的行为方式就是,尽量少犯错误、尽可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不让干什么就不去干什么,用这种方法尽量去取悦父母的高兴,尽量把事情做好期望得到父母的表扬与鼓励。这些方式都没有换来父母的鼓励和关爱,你为此感到无奈与沮丧。心理疏导案例•访:小时和自己一起长大的邻家的一个孩子玩的特别好,但父亲却时不时地对说别来找我玩,对我说你就知道玩,家里的事儿都不干了,你要好好复习功课,以后上大学。久而久之她们也不来找我了,上初中后我基本上就没怎么出过门(有时父亲还说这是我优点),所以有时出门心里就有点紧张。•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自己几乎没有交到什么好朋友,尽管自己上了这么多年学。在我心里总有这种感觉自己和别人交往时彼此之间有一种隔膜,很难和别人到交心的深层次的交流。•每天感到没有精神,无心工作。许多本该作好的许多以前经常做的工作,现在却没有做好,和同事们的关系不好,缺少协作和支持,不能高效出
本文标题:心理疏导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46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