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文化遗产课程教案1、文化遗产基本概念
第一章、文化遗产基本概念第一节、中外文化遗产研究现状第二节、文化遗产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第三节、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第四节、文化遗产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五节、发展前景第一节、中外文化遗产研究现状中国的文化遗产研究1、文化遗产的传统《诗经.商颂.烈祖》歌云:“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锡无疆,及尔斯所。”《周礼.春宫》记述:“天府掌祖庙之守藏…….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史记.孔子世家》记述:“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殷墟遗址的甲骨片179006(完整的近300)——商代宫廷府库的守藏孔子整理修订《诗》《书》《春秋》——中国文献整理和研究的开端明清《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80年代《道藏》、《儒藏》、《中华大典》第一节、中外文化遗产研究现状中国的文化遗产研究2、文献整理清人叶昌炽《藏书记事诗》记述了五代至清末的739位藏书家。文献整理家刘向、刘歆、陆德明、郑樵、纪昀、章学诚、张元济、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中国文献学3、中国书画收藏和研究画绝顾恺之、书圣王羲之、王僧虔《书赋》《论书》《笔意赞》谢赫《画品》唐太宗李世民、宋徽宗赵佶、清代诸帝王故宫博物院5万多件、初唐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法书要录》宋徽宗主持《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康熙帝令文臣编撰《佩文斋书画谱》周密《云烟过眼录》陈思《书小史》《书苑菁华》王士燮《澹圃画品》何良俊《书画铭心录》高士奇《江村销夏录》孙承泽《庚子销夏记》孔广陶《岳雪楼书画录》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第一节、中外文化遗产研究现状中国的文化遗产研究4、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瓷器等价值较高的古器物《史记》《汉书》《后汉书》《说文解字》《水经注》《洛阳伽蓝记》欧阳修《集古录》刘敞《先秦古器记》吕大临《考古图》李公麟《古器图》王黼《宣和博古图》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王俅《啸堂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扩展到玉器、铜镜、钱币、玺印、砖瓦、画像石等。吕大临《考古图》青铜和玉、南宋洪遵《泉志》古钱币,乾隆御纂合称西清四鉴《西清古鉴》《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宁寿鉴古》钱坫《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刘喜海《长安获古编》吴世芬《捃古录金文》吴大澂《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及《愙斋集古录》端方《陶斋吉金录》方濬益《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青铜,钱币梁诗正《钱录》李佐贤《古泉汇》鲍康《续泉汇》,玺印瞿中溶《集古官印考证》陈介祺《十钟山房印举》古镜钱坫《浣花拜石轩镜铭集录》梁廷楠《藤花亭镜谱》20世纪70年代文物界提出建立包括古玉器、古书画、古建筑、古遗址在内的所有文物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大学科——文物学第一节、中外文化遗产研究现状中国的文化遗产研究5、古建筑战国时期的《考工记》王都规划的模式“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鲁班经》《长物志》《园治》、司马迁《春申君列传》郦道元《水经注》《三辅黄图》《终南十志》《洛阳伽蓝记》《梅仙观记》《重修鹅湖书院记》近代学者梁思成和林徽因6、风俗最早甲骨文、《尚书》《周易》《诗经》《国风》《左转》《国语》《山海经》《吕氏春秋》《周礼》《仪礼》《礼记》《史记》《汉书-地理志》《淮南子》应劭《风俗通义》中国第一部民俗学著作,傅毅和张衡都做过《舞赋》7、史学、文学、哲学邯郸淳《笑林》中国第一部,杨泉《物理论》贾斯勰《齐民要术》宋懔《荆楚岁时记》《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永乐大典》《乐府杂录》《乐府诗集》《山歌》《桂枝儿》《古今风谣》等等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方言调查会、风俗调查会、中山大学的民俗学会第一节、中外文化遗产研究现状中国的文化遗产研究8、新中国后1956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制订《十二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方案》将编修地方志列为20个重点项目之一,文革中断,1983年恢复,2012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首轮省、市、县三级志书已出版6700余部。1949年成立的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北京成立,郭沫若任理事长,老舍和钟敬文任副理事长。中国民俗学会于1983年成立。出版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工作。分为中国民族民间歌曲、器乐曲、戏曲音乐、曲艺音乐、舞蹈、故事、歌谣、谚语戏曲、曲艺十大艺术门类,2004年完成,共计298部450册。钟敬文《民俗学概论》1998年中国社会社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第一节、中外文化遗产研究现状外中国的文化遗产研究早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就有收藏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大量的珍贵文物由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整理,同时也研究了这批文物,不仅研究,而且教学、传播知识。可看作是西方重视并研究文化遗产的开端。托勒密.索特尔建立的托勒密王朝,并在亚历山大城创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亚历山大博学园。1683年英国贵族阿什莫林建立的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开馆,标志着世界近代文博事业发展的开端和文化遗产研究新时代的来临。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地理的“大发现”及文艺复兴的陶冶——视野、历史意识——以历史的眼光审视文物。意大利首先出现了一股对文物作历史文化考察的研究热潮,并且迅速影响到西欧各国第一节、中外文化遗产研究现状外中国的文化遗产研究16世纪后期,区别于艺术爱好和艺术史研究的正规历史古物学在英国开创。A、英国学者约翰.利兰周游英格兰和威尔士以调查文物,并对有价值的文物做了登记和说明。B、汉弗莱.勒威则描述了英国安戈尔西岛的史前文物。1572年英国成立了保护国家古物协会。(调查和研究民间古俗—民间传统风俗习惯、仪式信仰、口头创作等)第一节、中外文化遗产研究现状文化遗产学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一些列保护文化遗产的文件。其中重要的有:1、1954年的《海牙公约》2、1962年的《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3、1972年《世遗公约》和《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4、1976年的《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5、1978年的《关于保护可移动文化财产的建议》6、1989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7、1999年设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8、2001年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9、2003年的《非遗公约》10、2005年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关于2是对保护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的世界性倡导;3的通过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世界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事业的开端;后面一些列的文件体现了从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到重视报矿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第一节、中外文化遗产研究现状文化遗产学的形成1、法国——大革命时代颁布的《共和二年法令》对任何一类艺术品的都应保护。1840年法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文物法——梅里美《历史性建筑法案》1913年法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文化遗产保护法《保护历史古迹法》1962年法国颁布了世界第一部关于历史街区和城市古迹保护的法规《历史街区保护法》60年代法国开展了世界上首次“大到教堂,小到汤匙”的科学性、系统性及标准化的文物大普查。1984年法国又在世界上首创设立“文化遗产日”(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日为“文化遗产日”)中央政府管理机构、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民间组织三位一体的文化遗产管理体系。社会共识:“一个民族文化的丧失,将意味着这个民族文明的终结”2、意大利——古罗马帝国的奠基地和欧洲文艺复兴的兴盛地,国土面积不过30.13万平方公里,境内古教堂约10万座,古修道院1500座,古庭园近4万个,古建筑约5万个保存较好的古城历史中心区有900多个,博物馆近4000座,图书馆和档案馆约3000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全世界约60%的历史、考古、艺术资源集中在意大利。截止2013年意大利已有49处文化和自然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数量居世界首位。意大利-世界上最早成立隶属于国家文化遗产部专门保护文化遗产的文物宪兵的武装警察部队第一节、中外文化遗产研究现状文化遗产学的形成3、美国——1966年美国制定了《国家历史保护法》政府专设的独立机构——保护历史遗产顾问委员会1949会由美国国会批准成立的国家历史保护基金会(27万)2013年美国的国家公园体系包括59个国家公园、300多处自然与历史胜地、12000多处历史遗迹和建筑,8500多座纪念碑(馆)遗址及国家公墓,占地面积达33.8万平方米。1984年确定国家第一条遗产长廊并通过了《伊利诺伊和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廊道法》以来,至2013年已确定包括8条国家遗产廊道在内的49个国家遗产区域。(不仅有价值的历史遗迹、遗物、遗址和自然景区,兼顾自然、历史、文化、教育、经济、科学等多种因素相关联的遗物、遗迹、遗址及景区作区域性、整体性的保护和利用)“保护美国”总统年度奖第一节、中外文化遗产研究现状文化遗产学的形成4、日本——虽是岛国但是文化遗产保护强国,是世界上尤为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并使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的国家之一。1871年明治维新初,日本颁布了《古器旧物保存法》1897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古社寺保存法》1919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192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国宝保存法》1950年日本政府颁布《文化财产保护法》不仅概况完善以往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内容,还在世界上首次出了“无形文化财产”的概念。1996年通过修订后的《文化财产保护法》。1950年开始,日本在世界上率先实行“人间国宝”的认定和保护制度。(“人间国宝“指对民间传统工艺和工艺造诣高深、身怀绝技的艺人和工匠)第一节、中外文化遗产研究现状文化遗产学的形成5、韩国——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是在直接借鉴日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情而不断调整和强化的。其力度之强,措施之细,甚至较他国有过之而不及。1962年韩国颁布了第一部保护文化遗产的综合性法律《文化财产保护法》制定了较合理的“活的人类财富”保护制度并且建立了较完备的管理体例。韩国将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乃至民间艺人都一一编号,纳入政府保护并给予财政资助,同时为了传承确定为“技艺掌握者”“重要文化财产保有者”“人间国宝”的称号,而资源学习年轻人免费受业。不仅高度的重视保护,尤其重视利用,大力进行民族民间文化观光资源和工艺商品的开发。第一节、中外文化遗产研究现状文化遗产学的形成6、中国——1906年清政府民政部颁布了《保存古物推广办法》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古物保存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1961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文物保护行政法规————《文化保护管理暂行条例》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25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5年中国加入《世遗公约》而成为其缔约国之一。1991年第八届公约缔约国大会上,中国当选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1992、1993年的第16届、1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连续当选为副主席。2004年8月中国正式加入《非遗公约》。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首次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提到了民族生存发展之基础和国家文化安全之保障的高度。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2009年国家新修订的《学科分类与代码》首次将“文化遗产学”确定为国家标准中的一个学科并纳入中国的学科体系。(代码8507030)第一节、中外文化遗产研究现状文化遗产学的形成6、中国遗产体系概念系统分类系统命名系统知识系统实践系统保护系统第二节、文化遗产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一、文化遗产学研究的对象第一、文化遗产学不是研究某一类的文化遗产为对象,即不限于不同形态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也不限于不同种类的文化遗产,而是现存所有的文化遗产。第二、文化遗产学主要研究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不同种类的文化遗产的总体构成和相互关系。第三、文化遗产学主要研究不同形态、不同种类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和现实意义。第四、文化遗产学主要研
本文标题:文化遗产课程教案1、文化遗产基本概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7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