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关于双碱法脱硫工艺的一些问题
双碱法相对于石灰-石膏法对比一、双碱法属于对石灰-石膏法的一种衍生工艺。与石灰—石膏法比较,不足如下:1)双碱法中,理论上,钠盐只在脱硫开始时使用,是一种启动碱液,脱硫开始后,钠盐不再消耗。但是,在脱硫系统中真正中和吸收二氧化硫的是石灰,“双碱法”脱硫本质是“石灰—石膏”脱硫(即在再生池中,钙盐置换钠盐时,随着搅拌机搅动和罗茨风机鼓风,碱液翻滚流动,钙盐和钠盐是混合在一起的,钙盐也随着钠盐喷入到脱硫塔内参加反应;另外,在再生池中,钠盐也随着钙盐进入到钙盐系统中,部分钠盐与石膏一起干燥废弃,即钠盐也要消耗);2)在脱硫产物中,因为钠盐的存在(因钠盐易溶解与水,则钠盐极易吸水受潮),使得脱硫产物—石膏(钙盐)的析出结晶和干燥回收更加困难;3)双碱法脱硫中,因为钠盐需要置换成钙盐,需要专门增加制作一个再生池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和管道,占地大,成本高;而石灰—石膏法则不需要再生池,只有一个脱硫循环池即可,占地小,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6)双碱法中额外增加了钠盐,增加运行成本。钠盐(火碱(NaOH)、纯碱(Na2CO3))大概3000~5000元/吨,而钙盐(生石灰(CaO)、消石灰[Ca(OH)2])只有500元/吨,石灰—石膏法的运行成本很低;7)由于脱硫塔的气体中含有氧,会与洗涤液中的部分Na2SO3发生反应生成Na2SO4。众所周知,Na2SO4是不能被钙离子置换而沉淀下来的(NaOH+CaSO4→Na2SO4+Ca(OH)2),无法从脱硫剂中去除,经多次循环后,Na2SO4量越来越多,脱硫剂液体中的水分就越来越少,脱硫剂中所加的氢氧化钠就无法溶解在其中,从而使脱硫剂严重中毒,不能完成脱硫功能;所以每隔断时间就必须中断设备的运行,排放掉池内所有液体后,再重新开始加水和钠后再运行。这已经是在很多设备连续运行中发现的不可争论的常见问题。用户为了躲避环保局的监督和罚款,一般都是将这些液体偷偷放掉,从而不仅造成设备运行的中断,而且造成Na2SO4的大量外排和二次污染。8)双碱法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钙离子容易进入脱硫塔内,如果要控制住钙离子进入脱硫塔内的量,就要有足够的沉淀分离过程,在本项目中场地紧张(能够达到标准的沉淀分离池占地惊人),设置足够大的沉淀池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双碱法脱硫塔内运行条件为碱性环境,又因为碱液中钠盐的存在,使得钙盐的溶解度更低,钙离子与溶于水的二氧化硫生成坚硬的半水亚硫酸钙结晶,导致塔内严重堵塞。理论上说,双碱法中“钠盐溶解度高而不堵塞管道、不结垢”,但是,实际运行中,双碱法结垢堵塞更严重;采用石灰-石膏法和塔内涡轮增压湍流脱硫工艺,完全可以把SO2排放浓度控制在200mg/Nm3以下,设备简单,占地小,建设和运行成本很低,经济实惠。而且石灰-石膏法脱硫塔内可以在保证脱硫效果的同时在酸性环境下运行,亚硫酸钙被酸溶解,亚硫酸氢根在循环水池中被曝气风机鼓入的空气氧化生成硫酸根,最终产物为松散的两水石膏结晶,不会造成塔内的堵塞。在此对比下,为何还要用设备复杂、故障率高、操作繁琐、维修率高、占地大、建设和运行成本高、前提条件苛刻的双碱法脱硫?二、双碱法堵塞案例亚硫酸钙结晶附着在管道内壁,会逐渐堵塞管道。亚硫酸钙结晶附着在管道内壁,已经堵塞管道。亚硫酸钙结晶附着在循环泵叶轮上,影响水泵的出水量。
本文标题:关于双碱法脱硫工艺的一些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202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