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关于xx县盐碱地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1-关于xx县盐碱地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为深入了解我县盐碱地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促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在我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发挥更大作用,近日,县政协主席XXX带领县政协主席会议全体成员、部分政协常委、委员、政协机关干部和有关专家对我县盐碱地综合利用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盐碱地基本情况。全县有耕地XXX万亩,其中,水浇地XX万亩,占耕地面积的XX%,集中分布黄灌区和山前冲洪积平原区;旱地XX万亩,占耕地面积的XX%,主要分布在山区及山前平原区的局部地段。全县有盐碱化耕地面积XX万亩,土壤pH值都大于8.0,其中轻度盐碱化耕地XX万亩;中度盐碱化耕地XX万亩,pH值在8.5左右;重度盐碱化耕地XX万亩,pH值大于9。不同土壤类型pH值差异较大,灰褐土相对较低,pH值小于8.5的面积占土类面积的81.2%;草甸土、风沙土、盐土的pH值较高,大于8.5%的面积分别占土类面积的70.8%、77.3%、79.5%。各土壤类型耕地不同盐化程度的面积统计表土壤盐碱化不仅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而且使土壤物理性恶化,地下水矿化度提高,水变苦,地下水源不能充分利用。同时使大片土地荒芜,农耕地减少,土壤中水、肥等因素互不协调,影响农作物产量。(二)盐碱地项目改造情况。2014年XXX县在6个乡镇18个行政村,示范推广盐碱地改良培肥技术模式,落实完成“秸秆还田+脱硫石膏”补贴面积3.562万亩。落实完成1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盐碱地改良示范片3个,包括XX乡XX村落实集中示范片1000亩;XX乡XX村落实集中示范片1500亩;XX镇XX村落实集中示范片1000亩。2015年XXX县在7个乡镇22个行政村,示范推广盐碱地改良培肥技术模式,落实完成“秸秆还田”补贴面积3.55万亩。落实完成1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盐碱地改良示范片3个,包括XXX乡XX村落实集中示范片1000亩;XX镇XX村落实集中示范片1500亩;XX镇XX村落实集中示范片-2-1000亩。2016年—2017年,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综合示范区5万亩;完成深松灭茬5.6万亩,秸秆粉碎翻压还田2万亩,推广水稻种植1万亩,推广客土压碱0.5万亩,压砂改良0.5万亩。2018年盐碱地改良因自然灾害(洪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三)盐碱地利用情况。近年来,通过推广种植高粱、水稻、枸杞、牧草、水产养殖等技术,改良后的耕地地力逐步恢复,产量不断提高。2019年,我县盐碱地种养殖情况。一是种植抗盐作物改良盐碱。截至目前,在XX镇种植水稻500亩、艾草1300亩、稗草1000亩、高粱7000亩、枸杞100亩、野樱莓300亩、黑枸杞300亩、牧草120亩;XX乡种植水稻2000亩、甜菜1000亩、高粱8000亩;XX镇种植水稻733亩、高粱12000亩,葵花8776亩;XX乡种植水稻5000亩、高粱1000亩、葵花1.3万亩。二是种养综合治理。利用稻鱼种养改造盐碱地综合技术,打造适宜我县推广的稻鱼、稻蟹等生产模式,着力构建稻鱼综合养殖、储运销售、休闲旅游三产业协调共进的现代渔业发展体系。截至目前,沿黄乡镇水产养殖面积6149亩,预计年产水产品约1229吨。其中:XX镇水产养殖面积1800亩,年产量约360吨;XX乡水产养殖池塘40个,养殖面积1992亩,年产量约398吨;XX乡水产养殖池塘45个,养殖面积1400余亩,年产量约280吨,打造了“XX”鲤鱼品牌商标,获得农产品“三品一标”绿色农产品认证;XX镇水产养殖池塘41个,养殖面积957亩,年产约191吨。二、存在困难和问题(一)重视相对还不够,开发利用合力不强。我县对盐碱地巨大的价值认识不足,虽然制定盐碱地开发利用等相关支持政策,但宣传不到位、后续跟进不到位,更未形成全县各部门、社会各界支持参与盐碱地开发利用的氛围,阻碍了盐碱地利用发展。(二)基础设施不完善,资金短缺问题严重。一是黄河灌区的水利工程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受当时条件限制,灌区的给排水系统尚不健全,经过多年的运行,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陈旧老化,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二是弃耕盐碱地整理改造需要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资金投入需求较大,且需要连续几年投入,现有的仅靠个别企业和农民自筹的模式难以满足加快盐碱地改造利用的实际需求。(三)技术力量薄弱,科技支撑体系尚待完善。盐碱地改良有较高的科技含量,需要较强的科技支撑。但我县与科研院校在盐碱地改造方面合作较少,且现有农业推广技术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力量-3-薄弱,加之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导致盐碱地改良推广乏力,仅靠个别企业有限的技术力量很难实现大规模进行盐碱地改造。(四)组织化程度偏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目前全县在盐碱地改造利用方面组织化程度较低,没有形成整体规划、布局,各乡镇各自为阵,特别是在种养殖方面存在一哄而上、攀比现象。如在水稻种植方面,全县没有形成统一的科学化管理,黄灌区各乡镇盲目的跟风大面积种植水稻,品种多样、地块耕作分散、田间管理滞后,机械化作业率较低,生产成本高,销售市场混乱,且有的乡镇稻田种植缺乏排水设施,容易导致周边其它耕地二次盐碱化。(五)养殖品种单一,品牌化程度不高。我县盐碱地渔业养殖品种单一,主要以鲤鱼为主,兼顾草鱼、鲢鱼,虽然引进白对虾、螃蟹养殖,但都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养殖户,规模较小,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市场上销售的黄河鱼价格较贵且品牌混乱,多以村名、自己名字等命名的品牌为主,皆欲独善其身,难以真正形成像“盘锦大米”“五常大米”“武昌鱼”等影响大、具有示范效应、集聚效应地域特色的品牌。三、几点建议(一)加强支持指导,推进盐碱地改造。要从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充分认识盐碱地巨大价值,进一步加快盐碱地资源开发利用,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精心组织,统筹协调,竭力予以推进。要抓紧制定符合实际的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指导意见、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稳步有序有效引导推进业产业发展。要积极营造共同推进盐碱地发展的氛围,积极争取各级大力支持,引导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为盐碱地发展导好向、服好务。(二)突出科技引领,强化人才支撑。一是积极与盐碱地改良、改造先进地区、相关科研院所“联姻”(如XX镇与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达成“乌鱼”养殖项目),研究推广适合我县盐碱地种养殖(特色水产)经济作物,通过集中推广,保障种养殖品质。二是搭建盐碱地改良种养殖引才引智平台,聘用外地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并吸纳熟悉我县种养殖情况的技术人员,组成如水稻、渔业产业技术综合服务队,因时因地开展技术服务,并注重建立长效用人机制,规避因人才流动而造成技术服务的缺失。同时,需抓好基层种养殖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和技术提升培训,着力培养一支适应我县现代种养殖业发展需要、知识结构合理、掌握种养殖业新技术推广队伍,为我县现代养殖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三)用活各项政策,夯实农业基础。一是积极争取国家、XX区、XX市盐碱地改造整理等项目,-4-在原有灌溉基础设施上,进一步科学规划,加快各类渠系的配套建设,完善渠系节水改造。同时,要对沿黄地区原有三大排涝干渠进行修缮、加固重新启用,且在沿河乡镇新建2—3个平原水库,内涝时可把雨水引入水库,旱季时可引水灌溉。再有条件的乡镇推行井黄双灌,逐步改变大水漫灌的传统经营方式。二是以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为基础,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高效利用闲置盐碱地。对没有确权的盐碱地要由政府牵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详实的数据库,由乡镇府或行政村进行科学规划,加大对未确权的盐碱地改造利用,通过采取承包、租凭、股份制等形式交付企业(农民)进行开发利用,达到互利共赢,增加集体收入。同时,要制定出台盐碱地改良综合利用补助奖励政策,为进一步推动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打好基础。三是盘活盐碱地土地资源,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化,支持龙头企业创建水稻、渔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鼓励和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流转承包土地、鱼塘,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使集体收入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四)推进产业发展,发挥盐碱地富民带动效应。要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讲求实效的原则,把盐碱地改良与调整产业结构、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等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挖掘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合理进行布局,综合考虑市场发展前景等因素选择产业发展模式,重点发展独具沿黄特色的种植、养殖、湿地旅游、休闲娱乐等产业。县委、政府需聘请专家对沿黄盐碱地做长远规划,并出台相关建设性指导意见,沿黄乡镇也需结合盐碱地实际,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渔则渔、宜游则游,避免产业发展雷同及重复建设,推动盐碱地产业百花齐放、不断做大做强。要积极引导沿河乡镇、村建立发展合作互助、信息共享平台,由乡镇负责统筹协调、村集体经营或者村企合作经营,有效提高盐碱地资源利用效率、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使沿黄村集体经济增长有渠道、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有依托。要加快推动盐碱地实现公司化运营,采取地企合作等形式,广泛招商引资,高起点、严要求推动产业项目建设,同时大力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有效加快产业化进程,更好地提高盐碱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建议:在XX省道两侧盐碱地进行集中规划开发,打造集体验、养生、创意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区,对现有渔业养殖、水稻种植、特色飞禽养殖进行整合延伸,发展打造以食、钓、赏、娱休闲渔业区;以水稻+螃蟹、荷花+小龙虾等种养殖共生休闲农业观光、采摘区,融合当地人文、水脉开发各具特色的“土右鱼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垂钓竞赛及垂钓、冬捕休闲等活动。利用行业协会组织,完善“公司+协会+农户”利益结构机制,构建及水稻、水产等种养殖、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体系,实现各乡镇种养殖产业互补、联动协调发展。(五)创新融资模式,抓好金融扶持。金融部门拓展金融支农惠农的新路子。通过财政担保或提-5-供风险补偿金的方式健全相应的担保机制,以小的担保资金撬动大的银行信贷。如: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通过效益分析、风险评估、需求对接后进行集中扶持。或者企业与农户签订水稻种植收购订单合同,并为签约农户提供秧苗、肥料、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农户出现生产资金缺口时,可以凭订单合同、企业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在核实订单合同真实有效后,即可办理贷款,秋收后企业负责从应付收购款中向银行归还农户贷款。银行可通过企业专用账户为农户设立“一卡通”账户,企业将收购款汇入订单农户的银行账户,实现企业与农户利益捆绑,银行和客户利益双赢。(六)注重品牌效应,实施品牌引领工程。一是加快我县盐碱地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加大投入、优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全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二是整合市场上存在的各类品牌,设计和培育能体现我县地域特色、品质特性的统一品牌,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建议打造以“XX”冠名的区域公共品牌,做好XX县优质农产品LOGO的宣传、推广工作,提升品牌效应,对产品的销售起到有效的拉动作用。政协XXX县委员会2019年7月6日
本文标题:关于xx县盐碱地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27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