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在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1-在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套开召开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XXX市对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的部署要求,从讲政治的高度,对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安排。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是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极大激发市场活力的战略举措。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推进这项改革,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下面,我再强调两个方面。一、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矛盾近年来,我市在”放管服“改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市“放管服”改革工作与中央提出的“五个为”(即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和“六个一”(即企业开办时间再减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一半,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仍有一定差距,深化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决不能有“差不多”、“歇歇脚”的松懈思想。(一)对改革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一是一些部门利益固化,缺乏大局意识,缺乏“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勇气,部门负责人对改革工作不重视、不研究,对政府下放的审批事项情况掌握不多、情况不明,推进工作无从下手。二是存在岗位职责不清、人员配备不齐等问题,工作人员责任不明、业务不熟、效率不高,工作缺乏连续性和专业性。三是有些窗口单位还没有完全实现从管理企业向服务企业的转变,服务意识不强,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在个别单位和个别工作人员身上仍有发生。四是科局和基层镇办对接不够,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意识不强,涉及部门负责的事项沟通配合不够。(二)审批事项不集中,授权不到位行政审批权力下沉不到位,形式授权、“两头”办理问题仍有发生。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审批事项涉及部门多、环节多、事项多、材料多,相关单位沟通不及时,互相牵制,延长审批时间。有些审批事项虽在窗口受理,但单位未能充分授权,证照发放仍在原单位,窗口只扮演了“收发室”“咨询处”的角色,窗口办事人员“两头跑”,人为增加工作量和办事环节,影响了办件效率。(三)网上行政效率较低-2-虽然搭建了网络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部分行政许可类事项网上办理,但由于部门之间信息无法共享,政务服务系统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问题还很突出,加之对于“互联网+政务”的宣传力度不够、办事流程不明确,使企业和群众办事仍停留在传统模式,网上办件量较少。(四)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虽然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但部门间监管职能交错、边界不清、事中事后协同监管难,多头执法和重复检查现象仍然存在。执法电子化手段没有得到充分推广和运用,“互联网+监管”模式扔在探索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监管方式,建立全覆盖、常态化、连续性的监管模式还需要不断强化。(五)体制机制建设滞后依托“智慧城市”平台的网上政务服务未进入实质阶段,不能满足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再造及除行政审批事项外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需求。服务平台和服务资源整合不到位,审批事项办理仍然存在“两层皮”现象。二、抓住重点,精准发力施策“放管服”改革的放、管、服三个环节密切相连、环环相扣。要更加彻底地“放”,激发市场活力、增添发展动力;要最大限度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事时间,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要科学有效地“管”,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环境;要有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提升监管能力,确保管得住、管得好。要积极到位地“服”,增进办事便利,提升服务品质。(一)在“放”上做减法1、继续推进审批服务集中办理。按照我市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区综合政务服务大厅搬迁进度,各部门要借此机会认真梳理自身工作,再对标、再提高,明确需进驻大厅的审批事项,做到“应进必进、授权到位”。一是不断完善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构建“无差别”审批大厅,加快构建综合窗口,打造“一窗通办”模式,使后台办理人员从“单部门办理”向“多部门协同办理”转变,构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政务服务新模式。二是持续优化不动产交易登记服务,以集成提效能,推进线下“只进一扇门”,推动实体大厅“多门”变“一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问题,力争达成将不动产登记业务缩短到12天的目标。三是探索构建“审批资料共享库”,对各审批事项申请需提交的证明、申请、登记、证照等材料进行收集上传,形成申请材料电子档案,凡是在大厅提交的材料,下次办理事项,不再重复提交,让后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持续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实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打破行政审批单位按序逐家进行行政-3-审批模式,对涉及两个及以上部门共同审批办理事项,实行由一个中心(部门或窗口)协调、组织各责任部门同步审批办理的行政审批模式,做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统一收费、限时办结”。3、继续落实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探索“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切实提升以“减证”推动“简政”工作水平。进一步梳理事项之间的“关联”点,理顺业务联系点、审批衔接程序,超前谋划,切实减轻群众、企业办事负担,增强群众获得感。(二)在“管”上做加法1、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扩大“双随机、一公开”覆盖范围,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压实监管责任,切实解决政府监管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不断细化“双随机一公开”方案,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推进监管工作向纵深开展。2、施行综合监管。深入推进市场监管、农牧林水、资源环境、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综合执法改革,文章系壹号秘书微信公众号原创发布,侵权必究。全面推行跨部门“随机联查”,杜绝选择执法、人情稽查。对同时涉及多部门的检查事项,实现一次性完成检查,一次性对外公示,解决“多顶大盖帽管一顶小草帽”问题。3、落实信用监管。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加大信用信息推送和公示力度,实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监管信息互联互通,强化监管执法与司法衔接。相关部门要重视监管工作中的互联互通机制,各行政管理部门对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事项,要逐条逐项列出监管目录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监管工作流程,确保监管无缝衔接。(三)在“服”上做乘法1.改善营商环境,优化政务服务。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抓实抓细“放管服”改革政策落实,解决项目落地“中梗阻”“最后一公里”“一刀切”等问题,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优质服务,改善营商环境,实现服务大提升、建设零干扰、发展无障碍。同时继续推进“暖企”行动,充分挖掘民间投资潜力,切实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办理手续难等问题,助推民营经济发展。2.发挥区位优势,加强沟通合作。借助中央推进东北全面振兴政策支持,结合我市实际,加强统筹谋划、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形式,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合理流动,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产业转移,吸引项目、投资在我市落地,力争建立起横向联动、纵向衔接、定期会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构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宽范围、广领域的合作体系,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合作政策体系和保障措施。3.激发双创活力,提供科技保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4-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鼓励大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大产学研联动,加强与北林大、内医大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办公文库原创发布力促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加大创新型高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流动激励机制,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我市发展提供提供智力保障和科技支撑。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放管服”改革既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又涉及党和政府作风、形象的转变提升,责任重大,意义非凡。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坚持以行动为准则、以目标为导向、以结果论成败,压实责任、狠抓落实、扎实推进,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各地区、各部门主要领导同志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切实抓好自身承担的“放管服”改革工作任务。要学深学透改革精神,加强组织领导,结合部门工作实际,主动融入发展改革大局,特别是部门一把手要担起推进“放管服”改革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推动落实。(二)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放管服”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是政务服务局一家的工作,需要协同配合、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强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和政策对接,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三)鼓励探索创新,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担当、敢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健全完善“放管服”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支持各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敢闯敢试,并及时总结改革工作经验,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进行宣传,不断加强舆论引导和典型推介,积极营造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四)强化督促检查,严肃追责问责把“放管服”改革落实情况作为督查重点,完善督查机制,适时督查通报改革进展情况。对督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形成问题清单,责成有关部门限期整改,坚决防止有问题不落实,有问题不整改等问题发生,同时,建立追责问责机制,对出现问题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
本文标题:在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28602 .html